小时候,在北方,尤其在北京天津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个穿一身白大褂的大爷,推个自行车,自行车的后面用松紧带绑着一个透明玻璃箱子,里面竟然有序地摆着一块块沾了黄豆面的橙黄色驴打滚,中间夹了新鲜到发亮的红豆沙。

如今,玻璃箱售卖的驴打滚已经很少很少见了,大部分都在小吃店、市场或者超市里售卖,少了走街串巷、沿街吆喝的亲切感,但仍是很多北方人心中抹之不去的儿时记忆。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如今长大成人,质地软糯、香味四溢的驴打滚,咬一口黄豆面沾满嘴角,咀嚼一下,豆沙的甜味从口腔甜到心底......每一块驴打滚都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朴实无华,默默讲述着美食背后的文化、记忆和感动。

驴打滚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用料

——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清水100g · 桂花酱5ml

食用油3ml · 豆沙馅400g

黄豆面250g · 糯米粉100g

步骤

——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 起锅烧热,将250g黄豆面倒入锅中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2/ 用中小火炒黄豆面,期间不停翻炒使之受热均匀,炒至颜色稍稍变深,香味散出即可。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3/ 炒熟的黄豆面过筛到案板上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4/ 100g糯米粉倒入碗中,加水拌匀。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5/ 拌至手抓起白浆呈现流质状态为佳。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6/ 在不锈钢盆里或可以入蒸锅的碗里铺上一层保鲜膜。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7/ 保鲜膜上刷一层油,防止蒸熟后粘住内壁。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8/ 把白浆倒入不锈钢盆里。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9/ 放入蒸锅,蒸制5分钟后取出。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0/ 倒扣到撒有黄豆面的案板上,揭开保鲜膜。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1/ 用擀面杖把蒸熟的糕体擀薄。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2/ 豆沙馅中加入桂花酱拌匀,提升豆沙的浓香。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3/ 抹豆沙馅,底部留出一道边的空间。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4/ 双手从顶端开始向内卷起。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5/ 撒上黄豆面,均匀涂抹。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16/ 最后刀面沾水,切段即可。

“驴打滚”的故事

自己做的驴打滚,好吃到想打滚!

“驴打滚”从做法到叫法都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抻着脖子喊出来的儿化音、形容驴在地上打滚沾了一层泥的具象表达,无不代表了古老的满洲文化与沉淀的历史传承。

作为满洲地区的传统小吃,最早起源于承德,因为那里出产一种黍米,当地人称为黄米,被人们广为用于年糕、黏食的制作。恰好,满族人生性嗜黏食,这食物又不易消化,对于过着狩猎生活的满族祖先来说,每日披星戴月、奔波在外,以此食物饱腹充饥便成为再合理不过的事。‘“驴打滚”便是从黏食中演变出来的产物。

清朝年间,因为八旗子弟钟爱黏食,“驴打滚”很快流向京城,久而久之,便在北京扎根生长,渐渐成为现今人们心中广为流传的北京小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