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闪闪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我是被吹神的,我就是有点兴趣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则重庆神童不满自己高考成绩的新闻刷屏。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一岁会认字,两岁自学英语,五岁从学前班直接跳级到二年级,十一岁把自家阳台改造成化学实验室,十五岁参加高考取得了理科667的好成绩。

网友们大发感慨:给我们留条活路吧。

诗词姑娘武亦姝被清华高分录取的热度还没减退,武父被扒出身为律师合伙人又开了自家的书院,大家不免猜测这个少年一定又是一个在高知家庭中顺遂成长的孩子。

但没想到,小姜并没有那么幸运。

2岁时父母离婚,他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几年前,父亲因一次意外患了脑动脉血管瘤,如今一直处于休养状态。2016年,姜奶奶又被查出恶性膀胱癌,爷爷也长期受糖尿病的困扰,家中早已债台高筑,多年不食荤腥。

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敞亮的房间、没有丰富的课外班、连各种做化学实验的器材都是身边的好心人资助的。

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接踵而至的遭遇,小姜从未放弃,反而对学习有着更大的期许和热情。

在接受采访时小姜这样评价自己:我其实就是智商稍微好一点,有可能还差一点,只是有兴趣爱好而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爱为学问之始。

优越的环境、显赫的身份、富足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必须的,感兴趣,才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样子。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兴趣是一个人的最强内驱力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爱好的人都是“植物人”。

他们每天学着自己讨厌的东西、做着自己无感的工作,要么浑浑噩噩,在生活中“装死”;要么怨天尤人,在原地止步不前。

能专注投入到自己兴趣爱好中的人呢?

知乎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概括兴趣于人的作用的:兴趣是最纯粹的内在驱动,内在驱动是最好的精力管理,它可以带来美好的心流体验以及更多的附加价值。

兴趣是内外动机最顺畅的沟通者,它能帮助一个人找到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还记得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吗。

他是俞敏洪在北大学生期间的班长,出了名的书痴。

在一次演讲中,俞校长这样说道:“那会北大每个月给我们的生活费是22元钱,王强就把钱一分为二,一办用来买饭菜票、一半用来买书。在那个年代,书的平均价格是5毛钱一本,王强每个月能买20本书左右,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毕业,他无疑成了我们之中拥有最多藏书的人。很多年后,王强还开着他多年前买的第一辆小轿车,可家中的藏书却无人能敌。”

对书的痴爱,也让王强一步步走上人生新的高峰,不仅是知名的古书爱好者和收藏家,更是获得了牛津大学授予的终身院士荣衔。

高中同学达哥因为身高矮,总遭到同学们的嘲笑,随着大家的刻意疏远,他一直深感自卑,无心学习。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对国际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不断的研究和练习,棋艺越来越精湛,在比赛中同学们总是输给他,最后连老师都甘拜下风。

渐渐地,达哥变得自信起来,人缘也越来越好,最终也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心有所向,所以步有所往,所以人有所成。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兴趣是一个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李开复曾多次强调:“10-15年之后,50%人类的工作将会部分或全部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们的孩子就处于这个大变动的时代,与其指望所学的专业或从事的行业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浪潮中立足,不如从兴趣出发,培养孩子舍我其谁的核心竞争力。

上个月,孙莉PO微博祝贺女儿多多在钢琴比赛中获奖。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网友评价:看了多多你才知道和普通孩子的成长差别到底有多大。

参加国际时装周的走秀、独自撰写英文剧本、出演话剧,兴趣广泛的多多全面发展,把众多同龄人远远甩在了身后。

不得不说,这种竞争力是黄磊夫妇给到女儿的比万贯家财更为重要的东西。

电视剧《小别离》中,刺头小宇是个不爱学、调皮捣蛋的男孩,在申请美国的高中时,本来各项学科成绩都不占优势,但却因为在面试时表演了一段架子鼓,而被考官录取了。

大概小宇自己也未曾想过,平时泄愤、玩闹的兴趣爱好竟变成了自己的“武器”;又或者,考官看中的是不是他打鼓的技巧或姿态,而是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

有实验研究表明:坚持一个兴趣长于十年的人,在事情的专注度和毅力上是远远超出同辈的。

当自律和自省已经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完全可以迁移并应用于任何领域的学习能力上来。

这才是孩子能够安身于未来的实力和保障。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发现、挖掘孩子的兴趣激发点,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兴趣习惯。

1.弱化教育的功利性

在大部分父母眼中,兴趣是有鄙视链存在的。

玩滑雪、马术、潜水的瞧不起学钢琴、篮球、游泳的,但二者都无法撼动奥数、英语的顶端地位。

兴趣一旦被教育的功利性裹挟,就算不在乎“高级不高级”,也一定会考虑“有用或没用”。

于是,有的父母只允许孩子阅读学校推荐的书目,还有父母因孩子所长不是重点学校的招生项目就强制孩子更换、放弃。

这样打着“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打击孩子自信心和积极性的行为,又怎能帮助孩子发现、发展人生的闪光点呢。

在现实生活中,反倒是那些痴迷于短期看来“无用功”的孩子,常在不知不觉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放下得失心、摘掉有色眼镜,陪孩子一起探索,而不是处处设限。

2.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前阵子,伊能静晒出了儿子送他的母亲节礼物,并评价:妈妈你很酷。

但她坦言:最好的礼物是孩子独立的人格。

原来,即将上大学的儿子兴趣广泛,“作词写歌、画画、跳舞、拍短片、写小说、设计服装、舞台剧,眼花撩乱。但是功课从来没有低于A。”

这一切,得益于这位超人妈妈懂得尊重孩子自己在兴趣上的的选择、适时退出。

但这位超人妈妈也不是天生就有超能力的。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早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幻乐之城》时,她就曾跟工作人员聊起自己和儿子第一次吵架的场景。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原来,儿子想学剪辑,她却看中了编剧。儿子接下来的几句话才让她幡然醒悟:

“你用你知道的事情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有去过!”

这她才最终认可了孩子的选择,在母亲的信任和支持下,孩子也交了一份令她满意的答卷。

3.懂得坚持、敢于放弃

表姐的女儿兰兰从小开始学习游泳,小学二年级时已经拿下了省里大大小小好多奖项。

教练看中了兰兰的天赋,想收她为旗下弟子,走专业运动员的路线。

当我们都为兰兰感到高兴时,表姐却拒绝了教练的邀约。

我问表姐:小时候兰兰哭闹着不愿下水、练习时偷懒,没人接送,你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现在终于学成,怎么又不游了呢。

她说:“以前对兰兰的严格管理是要教会她如何坚持,但现在兰兰还小,我不想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替她决定她自己的人生轨迹。况且,一旦走上了专业的路线,就等于拒绝了其他可能。我希望兰兰将来能接触更多的东西,有更多的兴趣和可能性。”

真是为表姐的智慧点赞。

坚持的意义,是排除各种兴趣本身,最后能在孩子身上留下的最重要的东西。

但允许暂停、甚至允许放弃,并不是对孩子的喜新厌旧或懒惰拖拉听之任之,而是转头寻找人生另外风景的智慧和勇气。

15岁神童高考667分:跟这件事比,什么家境学区房都弱爆了


如果说,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进入痴迷的状态,那么兴趣的培养一定是最快的捷径。

这条道路或许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它一定能指引未来的方向。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条路上,发现自己、取悦自己、成就自己!

黄闪闪,一颗有着文艺心的90后辣妈,专注幼儿教育,愿在大千世界中成为一名朴实的写字人。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