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士人曰:使死而不佳,死者皆逃归矣,一死不返,以是之其佳也。不得不说,史今,的确是一个好名字。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窗外几声布谷鸟叫,提醒我麦收的时节到了。从来不觉得麦浪滚滚有多好看,有人看来是景色,在我看来那只是一片累人的活儿。

  • 柜员机前取钱,两台机子,最前面一个存款大户,一个取款大户,队伍停滞不前,怨声载道。我心说,你俩就别忙和啦,钱多的直接把钱给钱少的就完了。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据说民主的实施需要民众具有“民主素质”,我不知道有什么比公开透明理性的参与本身更能训练民众的“民主素质”,正如我不能想象除了跳到水里学习游泳,还有什么别的学会游泳的方式。——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这样说。

  • 很多片子的夜里外景戏,其实都是白天拍的,后期再将色调调暗。一来省钱,夜戏打光耗费资金;二来省事,不用黑灯瞎火干活儿。不过,拍摄出的夜景效果也是偷懒后必须承担的后果。这样的片子包括《士兵突击》、《三枪拍案惊奇》等。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士兵突击》中,长安街夜景从车外闪过,史今班长坐在车中痛哭的镜头,情节好,表演好,音乐更好。看一次,难受一次。

  • 不得不说,史今,的确是一个好名字。朋友曾言,他很早就想过给自己的孩子命名史今。结果,孩子还没来,这好名字先火了。如果他将来仍坚持此名,重名率一定高得多了。不过他也不用太担心,就算加上史沫特莱、史莱克,姓史的也不会太多吧。

  • 下午在北戴河海滨戏水。听到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水真凉啊,一句是水真咸啊。

  • 下午在海滩坐着,想起零八奥运会前夕,山东海滨浒苔从生,海水一片惨绿。在日照,热血张同学就在这样的绿色海洋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行,终于将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遗失海底。不幸中的万幸,那块表是防水的。

  • 据说,台湾金曲奖是华语乐坛中,唯一不事先告知到场嘉宾获奖结果的评选奖项。对那些已经对预知结果习以为常的嘉宾来说,这简直太不可思议和难以接受。穿那么好那么少颠儿颠儿地跑了去,到头来却没人家的奖,你们评委会对得起人家吗?人家哪儿不好,不就是做音乐不灵吗?

  • 一部老电视剧的主题歌,一句歌词这样写道,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儿,用于形容一个姑娘的样子。一直不太相信谁能长成这样。今天我就变这样儿了,方法就是胳膊别抹防晒霜。

  • 排演《龙须沟》时,焦菊隐曾概括话剧应具备三要素:丰富深厚的生活基础,真实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话,说得多好啊。

  • 签字笔笔芯没水儿之后,马上再去领几根新笔,而不是换一根笔芯。在很多人看来,这在公司里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啊。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刘恒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似乎很是难得,怎么改编怎么成。不仅小说原作好,改成电影《没事偷着乐》好,又改成同名电视剧,还是好。1998年左右第一次看到原作,喜欢到连看了两遍。这两天,又抽空听了一遍小说电台音频。

  • 很多报道都爱写,某某风趣地说,幽默地说,或者某某妙语连珠等等,再往下看,哪有什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可言,四平八稳的几句话而已。说这种写法有些幽默,可能还靠谱。

  • 幸福的事情千千万,修好家庭生活用品算一件。

  • 老乡见老乡,两眼直放光。既然家乡近,价钱让一让?感情归感情,减价不应当。俺这是买卖,还得来一枪。

  • 每次坐在理发店的座椅上,面对锃光瓦亮的电推和剃刀,都是一副任人宰割逆来顺受的样子。一是出于对御用造型师技艺的信任,第二,也是最主要的,是出于对自己形象的信任:有优质的形象打底,你们再祸害能祸害到哪儿去?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这两天,开始听田连元先生的《隋唐》。他的讲述细致入微,刻画人物情感颇为细腻。刚才听到秦琼卖马一段,讲到那匹黄骠马被主人牵出马棚后,在秦琼的身上蹭了蹭,似乎已经知道自己将要被落难的主人卖掉。秦琼的眼泪下来了。我的,也差点儿下来。此前听过多次单田芳先生的隋唐,这种感觉还从来没有过。

  • 记者职业四大窝囊:哪里出事往哪跑,累死累活挣得少,刚刚写好又撤稿,采访对象比自己小。

  • 有观点认为,京剧这种艺术形式似乎只适合表现古代题材,展现当代的事则不伦不类,艺术性也大为降低。《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当年紧跟革命形势虽有破坏艺术之嫌,但也多少突破了此前京剧题材的局限。而且据说,江青当年对样板戏创作还是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比如“智斗”一段的舞台调度。

  • 很长时间以来,有个想法一直在脑海徘徊,不敢说出来。现在趁着夜静更深,大胆一说:我觉得星座这事儿连伪科学都算不上,只能说是真迷信,只不过披上了时尚流行的外衣而已。过去信迷信有信得害人害己的,今天迷信星座倒不至于严重至此。

  • 人生四大美事儿:平房带小院儿,老来娶小伴儿,码字码成腕儿,光膀吃肉串儿。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微博上,宋丹丹这样纪念梁左——梁左,走进人民日报大院一楼的小屋,站在你微笑的照片前哭泣,一晃十年了。这十年间凡有大事发生,你就会跳到我的脑海里,让我感叹“他真就这样走了吗?”你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我至今见过最了不起的喜剧大师,也是我一生中难得的挚友。人生短暂无常,恩怨随风逝去,留下的人都记住了你的好。你安心等,朋友终究相聚。

  • 听听广播好处多。好处之一就是,能听到多年都不曾想起的老歌。比如刚才,久违的迪斯科舞曲前奏响起,竟然放出一首《我不是坏小孩》。当年,歌词被记在我的手抄歌本里。歌中唱到:我现在的想法已经超出你们的时代,请你们替我想想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白驹过隙,当年的坏小孩儿,已有下一代坏小孩儿了。

  • 几乎是一种定律:蛋糕落下来总是奶油一面先着地,大雨落下来总是在下班高峰时。受着吧。

  • 中阿大战在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连夜赶制了一副对联,想贴在中国队球场大门上,吓唬吓唬阿曼。下联:国足裹足不前。上联,没有。横批:还这德性。

  • 读冯梦龙《古今笑》,发现这么一篇。叶衡罢相归。一日病,问诸客曰:某且死,但未知死后佳否?一士人曰:甚佳。叶惊问何以知之。士人曰:使死而不佳,死者皆逃归矣,一死不返,以是之其佳也。想一想,最早听到这一笑话应在小学五年级,想不到出处原来在这里。

  • 冯梦龙《古今笑》一则。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诵唐人诗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僧闻而笑之。贵人问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想想如今各地各单位如何接待领导吧,才忙三日?美死你了!而且,是没人敢当面说老僧那样的抱怨话的。

  • 午宴中。有人朗诵《将进酒》,高了。不是我。

往日断章 | 人生何处不尴尬(二十九)
  • 孟非在节目中点评了一句:你这个马屁拍得慌不择路。玩笑归玩笑,日常生活尤其工作过程中,这种慌不择路的马屁见得多了。哦,或者说闻得多了。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