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颈椎固定方法的比较

Salam 等人比较了不同固定转运方法对颈椎骨折患者颈椎固定牢靠的影响,发现长脊柱转运板+颈托及真空充气垫+颈托对颈椎制动效果最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长脊柱转运板+颈托表现更好。(Rahmatalla, S., DeShaw, J., Stilley, J., Denning, G., & Jennissen, C. (2018).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Methods for Immobilizing the Cervical Spine. SPINE, 1.)

不同颈椎固定方法,A 单独的小转运床,B 转运床+颈托,C 长脊柱板+颈托,D 真空充气垫+颈托。

2

脊柱结核治疗策略

脊柱结核治疗的具体策略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统一的意见,Abhay 等人近期发表了针对脊柱结核药物标准化短期(6 月)与长期(12 月)应用方案至少 2 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采用 6 月或 12 月方案,在治疗后 24 月时基本上所有病例的结核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仅有 1 例患者(12 月用药组)出现结核脓肿需要引流。(Nene, A. M., Patil, S., Kathare, A. P., Nagad, P., Nene, A., & Kapadia, F. (2018). Six vs Twelve Months of Anti Tubercula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iopsy Proven Spinal Tuberculosis. SPINE, 1.)

结核的标准化治疗策略包括:

  • 强化治疗期 2 月,药物为:利福平 10 mg/kg,异烟肼 5 mg/kg,乙胺丁醇 15 mg/kg,吡嗪酰胺 25 mg/kg;
  • 维持治疗期 4 月或 10 月,药物为利福平 10 mg/kg,异烟肼 5 mg/kg,若患者结核细菌检查结果无法获取,在维持治疗其继续使用乙胺丁醇 15 mg/kg。

大家也可以参考 uptodate 指南上的推荐意见👇

第一阶段,强化疗阶段强化阶段通常采取四联药物持续治疗 2 个月,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采用这种方案的目的在于,尽量降低在异烟肼原发性耐药率较高(4%)的地区发生利福平继发性耐药的可能性。若在强化治疗阶段结束前得到药敏试验数据,并且其显示分离株对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敏感,则可停用乙胺丁醇(该药的使用并不影响整个治疗持续时间)。若必须将吡嗪酰胺从强化治疗阶段排除(如,因为严重肝病、痛风或妊娠),则该治疗阶段应每日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持续 2 个月,并且继续治疗阶段应延长至 7 个月(总疗程延长至 9 个月)第二阶段,继续治疗阶段 继续治疗阶段(最初 2 个月之后使用的方案)通常采取二联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至少 4 个月,因此总疗程为 6 个月。以下患者继续治疗阶段应延长至 7 个月(总疗程 9 个月):初始胸片示空洞型肺结核并且 2 个月强化治疗阶段后痰培养呈阳性的患者;强化治疗阶段不包括 2 个月吡嗪酰胺治疗的患者。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3

颈椎退行性滑移会持续进展吗?

既往研究认为,对颈椎退行性的滑移,一般不太会持续进展,但近期 Park 等人发表的文章指出,对颈椎滑移的病例进行超过 5 年的长期随访,发现超过 10% 的病例会出现颈椎滑移的进展。(Park, M. S., Moon, S.-H., Oh, J. K., Lee, H. W., & Riew, K. D. (2018). Natural History of Cervical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SPINE, 1.)

滑移进展的特点👇

1. 与初始评估时是否出现滑移无关,初始诊断为滑移或无滑移的人群,后期都有一定概率出现颈椎滑移进展;

2. 颈椎滑移在老年人和颈椎前滑移人群中较容易出现进展;

3. 颈椎出现滑移与否并不对临床症状产生影响。

颈椎椎体滑移测量方案:中立位 X 片,滑移下位椎体后缘做垂直线,从头端滑移椎体的后下角做垂线,垂直后缘线,距离即为滑移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章将滑移是否进展的标准定为了 2 mm,即在随访结束时,颈椎中立位 X 片上,颈椎后缘或前缘滑动超过 2 mm。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将颈椎动力位片移位超过 3.5 mm 或 3 mm 定义为不稳定,这提示颈椎本身是有一定的活动度的,将 2 mm 这个处于正常屈伸活动范围的距离定义为滑移可能仍有待商榷。

4

脊髓型颈椎病脆性骨折发生率?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容易出现步态不稳,理论上讲从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骨折跌倒的概率,但这一结论并没有文献报道。

Jason 等人对超过万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此类患者采取保守,或者手术治疗方案对其后脆性骨折发生率(脆性骨折包括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腰椎)有显著影响,手术治疗患者脆性骨折发生风险显著降低,而保守治疗患者脆性骨折率则显著增加(Horowitz, J. A., Puvanesarajah, V., Jain, A., Raad, M., Gjolaj, J. P., Shen, F. H., & Hassanzadeh, H. (2018). Fragility Fracture Risk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yelopathy. SPINE, 1.)

5

急性 OVCF 采取 PKP ?

Masatoshi 等人既往对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病例的磁共振研究发现,急性 OVCF 病例在磁共振 T2 相出现高信号或弥漫低信号,采取保守治疗提示后期可能存在骨不愈合可能。

因此对此类患者 Masatoshi 等人建议可考虑采取经皮后凸成形术。近期他们发表了对此类病例进行了长期随访的研究结果,发现PKP 可以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功能预后。(Hoshino, M., Takahashi, S., Yasuda, H., Terai, H., Watanabe, K., Hayashi, K., … Nakamura, H. (2018). Balloon Kyphoplasty Versu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with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SPINE, 1.)

急性 OVCF 病例,磁共振提示保守预后不佳的征象:A,T2 液体高信号积聚,B,T2 低弥散信号(面积超过骨折椎体的 50%)

6

day surgery 更好吗?

day surgery 越来越普及,几乎涵盖了骨科所有的手术,大到关节置换,小到囊肿切除,都有 day surgery 报道,国内很多医院都在推行这个理念。

segal 等人报道了颈椎单节段突出椎间盘置换术门诊和住院手术病例术后 30 天内相关指标的对比情况,发现两者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门诊0.6%,住院1.4%),再手术率(门诊0.4%,住院0.6%),再住院率(门诊0.8%,住院0.9%)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Segal, D. N., Wilson, J. M., Staley, C., & Yoon, T. S. (2018).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Single-Level Cervical Total Disc Replacement. SPINE, 1.)

编辑|Seaweed

配图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