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X”释为“贝丘”,虽然是化繁为简的一种解读法,但是,“丘”字是象形字,本意指平地上的两座土山(图11),其字型和方足布“X”上的右侧钱文完全不同。贝丘虽在齐地,但方足布“X”却不会是齐国货币,其铸造者应该是赵国。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前些天在天眷堂拍了一枚灵石坑方足布(图1),钱币上手后,除了欣赏、把玩之外,便是翻阅资料,希望尽可能对钱文信息再多些了解。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在查找这枚方足布钱文资料时,发现虽然钱面上的两个字笔画简单、清晰,但泉界对其释读却分歧较大。简单而言,从民国至当下,主要有“榆即”“贝丘”“齐贝”“贝地”四种读法。

第一种观点释为“榆即”。钱文两字是“榆即”的省体(图2),左“即”右“榆”。《中国钱币大辞典》持此观点。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第二种观点释为“贝丘”。左字为“贝”,右字为“丘”(图3),传形。《古泉大全》及《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持此观点。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第三种观点释为“齐贝”。左字为“贝”,右字为“齐”。这是当下钱币界最通行的读法,国内知名拍卖网站及评级公司多持此说。至于为何如此释读,目前尚未查到相关解释,个人推测,可能是认为右字为“齐”字的省书(图4)。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第四种观点释为“贝地”。左字为“贝”,右字为“也”,是“地”的省书(图5),传形。这是何琳仪先生的观点。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关于这四种观点的合理性,我们逐一来看。(在未有结论之前,我们姑且先将这种方足布钱文称作“X”。)

一,“榆即”。先秦时“即”和“次”发音相似,可以通用,因此,“榆即”就是“榆次”,其地在今山西榆次北。

方足布“X”的出土地点,主要有今天山西的祁县、芮城、襄汾、屯留、灵石、浮山、阳高,河北易县、灵寿以及河南洛阳、郑州等地。其中山西境内的几个出土地点,都和榆次非常靠近。因此,单从铸地来看,“X”释为“榆次”较为合理。

但是,因为存世有未省体简写的“榆即”尖足布和方足布(图6),还有简写并书的尖足布“榆即半”(图7),其写法都和“X”有所差异,因此从字型来看,将“X”释为“榆次”又有点牵强。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二,“贝丘”。由于左侧钱文就是一个“贝”字的常规写法之一(图8),因此将其释作“贝”最合情理。因为方足布上的钱文均是地名,而先秦文献中带“贝”字的地名只有“贝丘”。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关于贝(浿)丘,先秦有两处,一处在今天淄博西北(图9),即《水经注·淄水》所载:“博昌县南近渑水,有地名贝丘,在齐城西北四十里。《春秋》庄公八年,齐侯田于贝丘。”一处在今天临清正南(图10),即《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五》所载:“清平县府北七十里,北至临清州五十里。……贝丘城在县西北,或以为即春秋时齐贝丘地。”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两处贝丘都属齐地,靠近淄博的在齐国腹地,靠近临清的在齐、赵边界。查阅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发现到了战国时,齐国境内叫“贝丘”的只有一处,即临清南面、毗邻赵国的贝丘。

将“X”释为“贝丘”,虽然是化繁为简的一种解读法,但是,“丘”字是象形字,本意指平地上的两座土山(图11),其字型和方足布“X”上的右侧钱文完全不同。因此,直接释作“贝丘”显然不妥。


一枚方足布钱文的释读


三,“齐贝”。“齐贝”字面意思是齐国之贝丘,因为带有国名“齐”字,则必然是齐国铸造的货币。这种国名加地名的钱文组合,在方足布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但与部分齐刀钱文中带“齐”字的特征倒也吻合。

如果方足布“X”是齐国货币,则存在两点疑问:一是齐国货币以刀币、圆钱、铜贝为主,并无布币;二是目前方足布“X”的主要出土地点,都不在原齐国境内。

如何解释?最大的可能就是:方足布“X”是齐国为了与三晋地区交流而专门铸行的、非自己体系的货币。

战国时虽然各国政治、军事冲突不断,但彼此之间商贸往来却是始终存在的。临清贝丘地处齐、赵边界,又位于沟通黄河和济水的运河沿岸,在交通、商贸中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在此铸造“外贸货币”存在可能。类似情况虽然少见,但并非唯一,如赵国主流刀币是直刀,但也曾铸造过“蔺”字大型尖首刀以及直背小型尖首刀,用来与边地民族进行交流。

但是,方足布“X”的存世量较大,在方足布中,仅次于“安阳”“平阳”“宅阳”等第一梯队,是第二梯队中的常见品种。如果是齐国专门铸造的“外贸货币”,

铸量肯定不会太大。因此,将“X”释为“齐贝”并不太合适。

四,“贝地”。“地”是常见的古代地名后缀,“贝地”的意思就是叫“贝”的地方,也就是贝丘。贝丘虽在齐地,但方足布“X”却不会是齐国货币,其铸造者应该是赵国。

战国时,边境之地,归属不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常有之事。贝丘地处齐、赵边界,因此很有可能赵国曾经一度占据贝丘。

戴志强先生认为,方足布上的钱文地名,并不一定是铸造地点的绝对标志,而是铸行区域,或是发行人、发行单位、发行国的一个代码。因此,赵国在占据了贝丘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对该地的主权,而铸造了方足布“贝地”。正因为是赵币,因此其形制、文字风格、出土地点,都和赵国方足布完全契合。

综上分析,方足布“X”的释法有四种,但地点只有两处,即榆即(次)和贝丘。在“X”的两字钱文中,“贝”字可以明确释读,因此“X”地望为贝丘的可能性更大,而“丘”字写法与钱文完全不同,该币又不会是齐国铸造。因此,将“X”释作“榆即”“贝丘”“齐贝”都不合适,相较而言,释作“贝地”最为合理。

(注:本文图片中的所有字型,均查自《说文解字》《字源》《金文编字典》等工具书。)

作者:徐成先生 天眷堂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