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三)萧宝夤

据说在庚子国难以后,慈禧曾留下一句名言: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作为一个统治者,能说出这些话实在是令人发指。只不过,慈禧既不是说这话的最后一人,更不是这句话的原创者。中国历史上统治阶层有这种想法的,绝不在少数。

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极其频繁。每当一个王朝覆灭的时候,都会有许多宗室后人面临着去和留的问题——留,可能要面临新王朝的屠刀;走,就只能背井离乡去投奔北魏去了。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在萧道成屠灭了整个刘宋皇室以后,这个问题越来越不是问题。因此,当南齐被萧衍取代以后,萧宝卷的弟弟萧宝夤立刻就脚底抹油,渡江北去,逃到了北魏控制下的寿春。

现在从南京到寿春,高铁可能也就一个多点儿;但是在南北朝时期,又是前朝宗室子弟,那这一路就不轻松了。萧宝夤昼伏夜出,化妆潜逃,才十五六岁就已经憔悴的不像个孩子了。当他终于逃离南朝的时候,他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哇的一下嚎啕大哭起来。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然而对于这位南朝逃跑过来的末代皇弟,北魏这边却并没有萧宝夤想想中的那么激动,反而一举一动都有章程。后来他才知道,是因为之前早就有一个和他遭遇几乎一模一样的皇族来过了。

早在宋的废帝刘子业继位之初,其叔父刘昶就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从南边跑到了北边。对于这位“弃暗投明”的南方皇子,北魏这边可谓是礼遇甚厚,甚至还把公主嫁给了他,封他做齐郡公、宋王。他的儿子也娶了孝文帝的妹妹(就是之前告嫂子通奸的那位),可谓荣宠一身。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刘昶虽不是因为亡国才北逃的,可当萧道成把他全族灭了以后,还是激愤异常。每次跟人提到这事的时候,四五十岁的大男人都哭得一塌糊涂。后来孝文帝组织南征,他也被派去参战。在阵前他哭得像个泪人,请求士兵们为他报仇。而最后的战果,则是他这支“哀兵”被齐军打的一败涂地,差点全军覆没。

刘昶善终后没几年,萧宝夤就又逃到了北方。这次来,北魏既有了可以依据的成例,也避免了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尴尬。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封了萧宝夤做梁郡公、齐王,要他马上参加对梁的战争以报国仇家恨。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在这里必须吐槽一下北魏的这个安排,完全就是在调侃甚至是调戏萧宝夤。当时萧宝夤还不到二十岁,让这么一个之前基本就不懂军事的家伙(他要是懂,也不至于看着他哥死在萧衍手里)去参加南征,甚至还担任主帅,岂不是儿戏?

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个想法。萧宝夤部刚与梁军接触的时候,萧宝夤靠着单枪匹马的英勇以及北魏军队的高素质,打了几个胜仗。而当梁军将领决开淮水以后,完全不懂得如何布阵的魏军就被淹的七零八落,当时就阵亡了半数以上。此战,以北魏惨败告终。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回到洛阳以后,一堆北魏贵族吵吵嚷嚷,认为这完全是萧宝夤没打算好好打所导致的,甚至还有人怀疑他是南方派来的间谍,要求皇帝处死他。还好宣武帝元恪饶了萧宝夤一命,只是把他暂时从对梁前线迁到了别处而已。

在日后的北魏的各个战场,萧宝夤都表现的可圈可点,从而也为他重新赢得了北魏君臣的信任。等到宣武帝去世后,他又被调到了淮河一线参与对梁战争。这一次,他火烧梁军十一营,打的萧衍都亲自写信想要劝降他。萧宝夤冷冷一笑,将劝降书交到了洛阳,向北魏朝廷显示自己的忠心不二,绝不向南朝屈服之意。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看来看去,萧宝夤似乎都没有背叛北魏的理由。年少就来到北方的他,一直深受北魏器重,老婆孩子也都扎根北方久矣。而在南朝已经基本没有社会关系的他,对新投降来的梁朝宗室,也是极尽排挤之能事,似乎根本没有给自己南归留下后路。

这个看法,应该是当时很多人都有的。甚至有的时候,被称为“善于吏职”的萧宝夤的自己,也许都会陷于这种幻觉之中。晚年的他,镇守在北魏西陲,数次击败当地已经风起云涌的起义军,成为了北魏的方面大员,潼关以西几乎全部受他节制。而当其地盘和权力都达到顶峰的时候,萧宝夤的想法也就不单纯了。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当时的北魏已经是风雨飘摇,内部陷入了极其动荡不安的境地。六镇起义爆发以后,时局更是扑朔迷离。在关中坐拥无数精兵强将的萧宝夤,也在别人的劝说下动了心思,在长安称了皇帝。

只可惜这位伪齐皇帝(按北魏的叫法)实在是运气不好,刚称帝不久就被前来讨伐的北魏正规军击败,只能率残部投降了六镇义军。而在尔朱荣崛起以后,六镇兵也兵败如山倒,萧宝夤也被生擒,被赐死在了洛阳宫中。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把萧宝夤的这一生捋一遍,实在是不得不感叹:作为一个皇室的“汉奸”,他将自己和南朝彻底割裂开,一心一意地为曾经的敌国服务;而当北魏逐渐衰落的时候,他又没能守住底线,做起了光复大齐的美梦。最后的结果,就是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曾经有个段子,说1945年7月当伪军,1949年9月投国军,都是眼光犀利独特的人。萧宝夤,大概就相当于这种人。

在萧宝夤准备起事的时候,北魏朝廷也觉得异常,派出了一位特使前往调查。而这位特使刚一走到萧宝夤的防区,就被萧宝夤剁了。他的死,也暴露了萧宝夤的企图,实现了他人生的最后意义。

皇族当汉奸的传统,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已经成为习惯了

而这位特使的名气,要比萧宝夤的名气要大的多得多,他就是写作《水经注》的郦道元。那么,郦道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咱们下回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