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南希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也并非是能杀死人类的扎伊尔埃博拉,而是它的“姊妹”雷顿埃博拉,至于为什么它对人类没有危害,不好说,也说不准。其实,发现埃博拉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是埃博拉第一次在美国领土,还是华盛顿的城市中心内被找到,一旦有人感染上病毒,那么对整个城市的人们来讲将会是一场比“生化危机”还要可怕的灾难。

之前,知乎上曾有这么一个问题讨论度很高:

未来人类灭绝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

看到问题时,小编本以为大多人的回答会是像地震、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或是核战争这样的自毁行为,而事实众人却一致将目光投向了“病毒”,这么一个看似离我们很近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病毒是可怕的,每个人都曾和它不同的“兄弟姐妹”碰过面。比如,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得的水痘以及每年都会爆发几次的流感,这都是败病毒所赐,但他们称不上“恐怖”,恐怖的是像天花这样的三级病毒,甚至像埃博拉这样的四级病毒,它们的恐怖是“摧毁式”的。

当然,用级别程度去形容病毒还不够贴切,最近播出的一部灾难题材的迷你剧《血疫》,真实地让人直面了埃博拉病毒的恐怖。

该剧集由FOX台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手打造,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的非虚构作品《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不过小编觉得与其叫它“剧集”,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埃博拉的“纪录片”。

影片一开始,一个名为夏尔·莫内的男人准备乘坐飞机去医院,他满脸脓包,呼吸困难,体内就像有根巨大的搅拌棒在不停地搅动着五脏六腑,吐出来的东西都是黑色的黏液状,当然这呕吐物中也有他已经液化的器官。

此刻的他,像一盆被皮肤包裹着的血汤,很快便因感染马尔堡病毒而死去。

这样的开头为影片在渲染埃博拉的恐怖做了铺垫,如此可怕的马尔堡病毒,有着30%的致死率,而整部影片要讲述的,它的“姊妹病毒”埃博拉病毒,致死率则高达90%。

影片中,在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工作的南希,收到了一块来自猴子身上的血块。她本以为会化验出猿猴出血热病毒,但在显微镜下,南希却发现了像埃博拉病毒一类的丝状病毒。

其实,发现埃博拉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是埃博拉第一次在美国领土,还是华盛顿的城市中心内被找到,一旦有人感染上病毒,那么对整个城市的人们来讲将会是一场比“生化危机”还要可怕的灾难。

万幸的是,在经历各种恐慌和应急措施之后,这颗看似危险的高速子弹与人类擦肩而过。而南希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也并非是能杀死人类的扎伊尔埃博拉,而是它的“姊妹”雷顿埃博拉,至于为什么它对人类没有危害,不好说,也说不准。

我们真的一样?我们真的不一样?

不过剧中另一条时间线的男主卡特就没那么幸运了。画面来到埃博拉病毒的原籍——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旁,从影片中来看这里基本就是一个非洲原始部落。

卡特在埃博拉首次爆发时就找到了这里,当地医疗卫生和条件极其落后,一个针头可以坚持用一两天,为十几个人注射。正是因为当地人过于欠缺卫生常识,且坚持与家人扎堆生活的部落传统,导致当地的人们全部感染上病毒。

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当地政府军射杀了全部感染病毒的人,因此疫情才没有大面积蔓延开去。这样听起来是挺简单,在影片中看见这一幕时小编简直吓得头皮发麻。

而全剧的最终,将重点放在了书中并未太多强调的环保部分。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都曾以动物、植物作为自己的宿主,然而随着热带生物圈频繁遭到破坏,这些病毒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宿主,而新的宿主也就是我们,人类。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

埃博拉从发现至今已经38年,医学界仍未找到埃博拉病毒准确的来源。

前两天,小编看到一则新闻,“日本政府将引进埃博拉病毒,目的是为了在奥运会期间加强对相关疾病的检查”。

咱们先别管这一说法是不是细思极恐或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美国曾为了研究埃博拉疫苗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都未成功,日本却想要在半年内完成研究,你说难(扯)不难(扯)?

综上,小编认为,目前来看疫苗的诞生仍是遥遥无期。

不过,这也不禁让人想起剧中的一句经典台词,“Monster will come back”,只是下一次,在人类还未扛起对抗怪兽的武器时,这个死亡率高达90%的病毒是否会以更凶猛的方式攻击人类呢?

那么,那个能将人类一波带走的病毒,可能真的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