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让“泾河蓝”更持久,如何防控臭氧污染,实现“冬病夏治”,让市民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泾河新城将打好这8场硬仗。打好秋冬季污染治理硬仗。

泾河新城:打好8场硬仗 让“泾河蓝”更持久

不知何时起“泾河蓝”悄然刷屏朋友圈,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泾河的那一抹蓝。实在是美不可言。据统计,截至上半年泾河新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7天,PM2.5平均浓度76ug/m3。

根据陕西省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数据显示,泾河新城6月份收获了23个优良天,刷新了自建站以来6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最佳纪录,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天,并且在西咸新区5大新城中位列首位,在西安市各区县各开发区中排名第三。

如何让“泾河蓝”更持久,如何防控臭氧污染,实现“冬病夏治”,让市民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泾河新城将打好这8场硬仗。

泾河新城:打好8场硬仗 让“泾河蓝”更持久

打好结构调整硬仗

依法依规关停退出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产能。推进永乐工业园、温商高端制造产业园、美国科技产业园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散乱污”企业搬迁入园及提升改造。

打好工业污染治理硬仗

加大超标排放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停产整治。开展工业窑炉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工业炉窑的排查力度,完善各类工业炉窑管理清单。实施VOCs专项整治,对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电子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VOCs排放进行整治。

打好煤炭管控硬仗

禁止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即已征地范围)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和燃油。

打好清洁能源替代硬仗

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及地热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优化热源点规划布局,力争实现集中供热“煤改气”锅炉全部投运。积极发展地热能,新推广无干扰地热供热面积不少于16万平方米。

泾河新城:打好8场硬仗 让“泾河蓝”更持久

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硬仗

摸排本区域经行柴油货车和物流园区货车的路线,合理规划货车通道,有效减少柴油货车尾气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推进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

打好扬尘污染治理硬仗

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建立房建、市政、水利、绿化、交通、拆迁等在建工地项目动态清单。建立渣土运输备案登记制度,对渣土处置(运输)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运输车辆密闭并达到现行在用车排放标准。建立渣土清运“严管重罚”制度。严厉打击黑渣土车。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

打好禁燃禁放硬仗

新城范围内全面禁售禁放烟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垃圾、废弃物等行为,强化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推行健康安全祭祀仪式,引导群众破除露天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祭品等陈规陋习。

打好秋冬季污染治理硬仗

开展秋冬季攻坚行动。制定并实施新城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减排清单,细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修订、完善、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