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利用叛徒陈海,谋划了诱捕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的“梅岭事件”。5月2日,陈毅和中共梅岭区委书记黄赞龙从梅山的杨梅坑下山,穿过莲花梁,直奔大余县城。

主题诵读 | 谢淞峰:梅岭三章「总第894期」

早晨8点 | 诵读经典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作品:梅岭三章 | 朗诵:谢淞峰

来源:安远县欣山镇机关党支部

报送:安远县委组织部

主题诵读 | 谢淞峰:梅岭三章「总第894期」主题诵读 | 谢淞峰:梅岭三章「总第894期」

1936年年底,赣粤边游击区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1937年4月底,项英、陈毅在梅岭召开会议,研究兵运工作。在国民党粤军第四十六师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原名陈宏)也参加了会议,他在返回大余途中被捕叛变。国民党利用叛徒陈海,谋划了诱捕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的“梅岭事件”。

有一天,中共赣粤边特委接到内线交通员的一封机密信。信中说: 党中央派人来了,带来了重要指示,要负责的同志到大余城南一个饭店里会面。写信人是陈海。

与党中央暂时失去联系的项英、陈毅,听到党中央派人带来了消息,自然十分高兴。为探明虚实,陈毅决定亲自到大余县城走一趟。

5月2日,陈毅和中共梅岭区委书记黄赞龙从梅山的杨梅坑下山,穿过莲花梁,直奔大余县城。他们先找到陈海的住处,看见一个妇女正在门前洗衣服,黄赞龙估计她是陈海的老婆,就问她:“陈海先生在家吗?"

她因不认识陈毅、黄赞龙,就告诉说:“到团部去了。”

陈毅把“团部”听成了“糖铺”(当时特委在大余西水门外的梅风桥头开了一家广启安糖铺),两人便直奔糖铺而去。

当他们转弯走向糖铺时,看见国民党军正在那里搜查。糖铺的老工人告诉他们:“陈海叛变了,你们快走!”

此时,大街已经开始戒严,国民党军正在街上盘查行人。为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分道返回梅山。

当陈毅赶到山上时,他被一个国民党士兵抓住问:“老表,给我带个路。”

陈毅推托说:“我是城里的教书先生,到这里来买茶叶,也不熟悉路。”

陈毅趁其不备,迅速逃进山里。

凭着多年的经验,陈毅很快找到了隐蔽在林子里的同志。然而情况紧急,项英、陈毅分析了情况,估计国民党军还会再来,决定马上离开斋坑。陈毅忍着腿伤,和大家爬山越岭,一口气走了30多里,在斋坑北边的一座山里隐蔽起来。但山上什么吃的也没有,只能捡些苦菜叶子充饥。果然不出所料,敌人的大队人马开进山来,将同志们原先住过的那个棚子包围得严严实实。这次,敌人带来了狼犬、探照灯,但没有找到陈毅等人。敌人十分不甘心,又继续增兵,把梅山围困了20余天。

在这期间,陈毅历尽艰险,伤病复发,生命安危系于一发。但是,他始终充满共产主义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陈毅隐藏在茅草丛中,敌人就在附近号叫着搜捕时,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谢忠英 实习生:李方 编校: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陈昱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