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如果力量允许,惩治一下李傕、郭汜这些首恶的罪人也是正确的选择,但由于上面王允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凉州出现了朝廷将要杀掉所有凉州人的谣言,激起了他们反抗的斗志。王允通过迷惑董卓,暗中联络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士孙瑞、杨瓒等人,密商对付董卓的办法,后来他成功说服吕布,促使吕布下决心为朝廷铲除董卓。

东汉末期,由于朝政腐败,国家处于混乱不堪之中,汉灵帝死后,其长子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皇帝年少,所以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开始争夺朝政大权。后来外戚大将军何进密诏地方军阀董卓进京,企图借助董卓之力帮助其对付十常侍,没想到董卓还路上时,他就被宦官们杀死了,结果董卓率军赶到后,立即控制了少帝刘辩和朝政大权。当时汉朝中央仍有不少忠于汉室的大臣,他们对董卓的暴行进行了反抗和批判,结果很多人被董卓害死。但有一个人,他见无力公开对付董卓,便采取了暗中谋划的策略,结果还真成功了,这个人就是司徒王允。那么,王允铲除董卓后,掌握了汉朝中央大权,他为何不调集兵力对付董卓的余党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董卓乱政

第一,董卓虽死,但中央权威低下,地方势力不受控的局面并未改变。

东汉末年,国家政局之所以越来越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央权威越来越低,一些地方势力借助镇压黄巾起义的机会逐渐强大起来,不再完全听命于朝廷的调遣,而且当时的东汉朝廷也的确不值得地方大臣为其卖力,因为实在是太黑暗了。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王允迷惑董卓

王允通过迷惑董卓,暗中联络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士孙瑞、杨瓒等人,密商对付董卓的办法,后来他成功说服吕布,促使吕布下决心为朝廷铲除董卓。结果吕布趁董卓不备之机,成功与手下十多名心腹亲兵将董卓刺杀。杀死董卓后,皇帝命王允录尚书事,总摄朝政,吕布也被封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二人一文一武,本有可能重振朝纲,逐渐挽回朝廷的不利局面。可由于他们当初的合作并不全是出于为朝廷的公心,所以合作成功后,他们并未拿出有效的方案重振朝廷权威,王允虽然做了一些事,但却无力彻底扭转朝廷的不利局面。

第二,王允成功后,居功自傲,没有认识到自己即将遇到的危机。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王允剧照

​王允为人“性刚棱疾恶”,灭掉董卓后,他受到朝野上下的赞誉,几乎成了汉室的大英雄,面临这样重大的胜利,55岁的王允开始飘飘然,甚至“自谓无复患难”。王允“不循权宜之计”的做事方法,使他逐渐失去人心,失去了和大臣们推心置腹的机会。王允总摄朝政期间,还干了一件特别失人心的事,就是诛杀了汉末名士蔡邕。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蔡邕剧照

​蔡邕在董卓擅权的时候,被董卓强行征召为其效力,董卓对他倒是不错,所以,他听说董卓被杀死时,正和王允在一起,这令他感到很突然,不禁为其叹息了两句。王允见状,怒斥蔡邕说:“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如果只是怒斥蔡邕,王允做的倒是很得当,可当时已经膨胀的王允,却抓住不放,令人将蔡邕收监下狱,准备处死。蔡邕为了完成编辑“汉史”的任务,急忙向王允请求饶命,以“黥首刖足”之刑惩罚自己,太尉马日磾等人也为蔡邕求情,可王允却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而使毁谤之书《史记》流传为由,拒绝了众人的求情,最终处死了蔡邕。

蔡邕之死,对王允名声的影响非常坏,人们都认为王允执掌的汉朝廷仍旧是没有希望的朝廷,所以很多有识之士逐渐远离王允总摄的朝廷。当然,王允也并不是什么准备都没做,他提拔同郡人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为三辅,即把京师附近的地区划分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但这些准备并不够,人心的离散和军事准备的不足,为其后面被害埋下隐患。

第三,处置董卓余党不当,激发矛盾升级,并缺乏妥善的军事防御。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王允

​董卓死后,其手下以李傕、郭汜为首的凉州军还在,此时,王允主要犯了两个错误:

一是态度摇摆不定。一开始,李、郭二人曾向朝廷上表求赦,但遭王允拒绝。王允在处置董卓余党的时候,表现出反复无常,始末不一的态度。《后汉书》记载,王允开始时是想赦免董卓余党的,吕布也曾劝他这样处理。可在与大臣们商议时,他又说了一番惹下大祸的话,他说:“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核心意思就是赦免他们无罪,不是使他们安心的最好办法,不如让他们接受惩罚。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李傕、郭汜剧照

二是军事部署不利。王允除了没有及早安抚凉州兵的不安,还进行了不妥当的军事部署。本来如果力量允许,惩治一下李傕、郭汜这些首恶的罪人也是正确的选择,但由于上面王允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凉州出现了朝廷将要杀掉所有凉州人的谣言,激起了他们反抗的斗志。王允试图趁机夺下凉州兵将领的兵权,遣散凉州兵,当时有人向其建议说,凉州人素惮关东兵,可以任命皇甫嵩为将军,让其担任凉州兵的统帅,安抚其军心,再慢慢观察其变化。王允却以这样会引起关东兵不满为由,拒绝了。

王允能诛杀董卓,为何不能处置凉州兵?他为何把自己推上绝路?

王允穷途末路

​李傕、郭汜在贾诩的建议下,聚集了数万凉州兵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杀向长安。王允匆忙间派吕布迎战,可惜兵力不足,后援不济,任凭吕布再怎么骁勇也不是凉州狼兵的对手。当时地方势力也没有多少人真心出兵相助,所以没多久,长安就被陷落,吕布率领残兵打算带王允一同逃跑。王允没有听从,最后被李、郭二人捉拿下狱,为防止王允提拔的宋翼、王宏二人讨伐他们,他们以朝廷名义召宋翼、王宏到长安,将二人与王允一起斩杀,王允时年56岁,同时其十多位族人也遭杀害。就这样,只有对汉朝满腔热情,却无掌控大局才能的王允,最终黯然落幕。

参考资料:《后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