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怎奈魏文侯非要李克说出个所以然来,李克只好字字珠玑地提出了这用人的五条准则:“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看一个人在到达极端状态时,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坚持自己的人格与道德,而不是随意触碰法律的边缘。

在西汉史学家刘向创作的一篇散文《说苑·政理》中,就讲述了一个李克教导魏文侯应该如何招揽贤士、辨贤任能,最终,才能使百姓信服的小故事。

当然,魏文侯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大王问臣下应该如何用人,臣下说了五条标准,让至今的人受益无穷

魏文侯是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他在位时礼贤下士,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文侯曾就选魏文子还是翟璜为相之事,虚心请教过李克,没想到,李克竟推辞了这个请求。李克表示: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不能逾越了等级差异,而共同考虑问题,关系疏密程度不同的人,不能跨越了亲密界限,而共同谈论问题,所以,请原谅我不能逾越了君臣的地位差异。

可是,怎奈魏文侯非要李克说出个所以然来,李克只好字字珠玑地提出了这用人的五条准则:“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可以说,李克提出的这五项用人标准,即使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王问臣下应该如何用人,臣下说了五条标准,让至今的人受益无穷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我们先来具体的解读一下这五条准则。

第一条,居视其所亲。“居”这个字的意思,既是住所,也可以是地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看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与居住的环境,看他都与哪些人有所交集。换句话说,就是“要打破表象,究其本质”,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那么,就去实地观察他的日常生活周围的人们。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试想一下,如果他的周围都是些数不清的富商与官宦,那么,十有八九他也会有着同样的身份;而如果他的身边大多都是些平民百姓,那么,他则一定是个清正廉洁,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有识之士。

第二条,富视其所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观察一个富有起来的人,就要看他如何分配那些属于自己的财产,之后,再看他是否会救济平民。一个正直且善良的人,在他们的眼中,功名利禄皆为尘土,他们绝不会将金钱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人,则是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换来世界的理想大同。

反之,如果一个人变得很富有,却对他人吝啬计较,那么,就对他敬而远之吧。

大王问臣下应该如何用人,臣下说了五条标准,让至今的人受益无穷

第三条,达视其所举。“达”这个字可与“通”连词,通达世上类类种种的学问与见解。

一个不通达人文与科学的人,不会了解历史与文化,不会懂得自然与科学,当然,也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一个人不通达社情与民意的人,不会了解人民的疾苦,便只会采取暴力;

一个不通达事情与道理的人,做事没有逻辑,思想不够成熟,不能从全局考虑,必然不能以理服人,自然而然,得就会引起组织上上下下怨声载道。

... ...

由此可见,真正做到“达”并不容易,它对人的要求十分之高。看一个人是否真正通达,光听他花言巧语是没有半分意义的,只有观察他的举动,在嘴上的肯定不行,重要的是要看其实际行动,这样方能证明他是否能做到全方位的通达。

大王问臣下应该如何用人,臣下说了五条标准,让至今的人受益无穷

第四条,穷视其所不为。“穷”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指贫穷,而是指一种极端的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看一个人在到达极端状态时,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坚持自己的人格与道德,而不是随意触碰法律的边缘。

在极端状态下的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当一个人有权有势,无人敢劝阻之时,能做到谨慎处世,廉洁自省;

当一个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之时,能把生的希望毅然留给他人,而将自己的生命视如草芥。当然,如果一个人不仅贪生怕死,还妄图用他人的生命来换自己的生命,那实在为天理所不容。

第五条,贫视其所不取。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看一个人在贫困时,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将贫困最小程度得影响到自己。

看他是否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谨遵道德;

看他是否能不为五斗米弯腰,守住自己的气节;

看他是否能依然视需要帮助的亲戚朋友为己出,依然用血缘里的善良维持着大家族的爱。

大王问臣下应该如何用人,臣下说了五条标准,让至今的人受益无穷

李克的这五条用人标准,既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也没有繁文缛节的形象工程。它从五个方面,登堂入室地剖析了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这样,既重视人的性格,又重视人的精神;既考察人的品质,又注重人的能力;既体现挖掘本质的原则,又包含存在思维的体系。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魏文侯想考察的两个对象:一个是魏文子,一个是翟璜,两人都是世卿之列,因此,这五条用人标准是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虽然,时代在改变,但是,这几条准则依然适用于我们当下的现代民主制度。

毕竟,考察一个人是善还是恶,与时代无关,与政策无关,与阶级无关,只与人的本质息息相关。

参考资料:

【《说苑·政理》、《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