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仅仅是王荣华和李淑芳,《戏码头》开播以来,全国各地众多的秦腔名家纷纷登上这个大气恢弘、美轮美奂的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了秦腔独特的艺术魅力。另外一位肖派关门弟子、秦腔名家——李淑芳则带来的《三滴血》精彩选段,这出百年前在武汉戏码头一炮而红的名段,更是再现了当年易俗社前辈们的艺术盛景。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三秦城阙,大小荧屏上播的是秦腔;

关中沟壑,村村高音喇叭唱的是秦腔;

地头田间,西北人畅快淋漓吼的是秦腔;

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

城镇剧院、高台演出的,除了秦腔,还是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但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过。在漫长的岁月风烟里,西北五省可谓没有任何一个戏曲种类,能够拥有像秦腔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秦腔,这个非常古老的戏种,据说是从西周时代流传至今。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秦腔乐曲。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与温和婉转的越剧、昆曲等南方戏种截然不同,秦腔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其风格粗犷,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以至于常常被称为“吼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秦腔与文化创作血脉相关。小说《白鹿原》曾被改编成秦腔现代大剧,秦腔的文化深深融入到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创作之中。他曾经说:“如以时间而论,秦腔是我平生所看到的所有剧种中的第一个剧种,秦腔在我关于戏剧欣赏的选择里,是不可动摇的。”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秦腔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也相当深远。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中受秦腔影响颇深:《红高粱》中生命力的张扬、高昂、充满激情,特别是“颠轿”等场面令人血脉贲张;《秋菊打官司》中,许多地方直接采用秦腔;《英雄》里,秦兵则高呼“风,风,大风......”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当代中国音乐中,秦腔的影子也时常可见。赵季平从秦腔中得出灵感,写出《红高粱》的主题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一时风靡大江南北,在歌坛上刮起一股“西北风”。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秦腔并没有老去,它也在与时俱进。青年歌手谭维维在央视春晚上演唱的一首大气磅礴的《华阴老腔一声吼》,将秦腔与摇滚融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既然说到秦腔,不可避免的要说到易俗社。这个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的戏曲团体与武汉戏码头的渊源颇深:1921年4月,易俗社到武汉演出,在此成立'陕西易俗社汉口分社',历时一年半之久,陕西秦腔在汉口六渡桥唱响,地方名流争先一睹为快,长乐戏园夜场场场满座……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样的盛况百年后在武汉《戏码头》“昔日重现”,湖北卫视携手白燕升团队重磅推出的电视戏曲文化栏目《戏码头》上,再次响起秦腔那苍劲悲怆的嗓音,三日绕梁不绝。这其中的第一位,正是来自西安易俗社的“肖(若兰)派”传承人之一王荣华,她循着先贤的足迹,掀开尘封的记忆,演绎了由《蝴蝶杯》改编而来的《游龟山》唱段。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游龟山》王荣华

百年经典百年魂,百年精神百年传。另外一位肖派关门弟子、秦腔名家——李淑芳则带来的《三滴血》精彩选段,这出百年前在武汉戏码头一炮而红的名段,更是再现了当年易俗社前辈们的艺术盛景。她将肖派婉转缠绵带情的腔音、内敛婉约的身法和传统细腻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三滴血》李淑芳

不仅仅是王荣华和李淑芳,《戏码头》开播以来,全国各地众多的秦腔名家纷纷登上这个大气恢弘、美轮美奂的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了秦腔独特的艺术魅力。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的齐爱云,为我们献上了她的拿手好戏《打神告庙》。在一声声高亢的控诉声和一套出神入化的“水袖功”表演中,齐爱云化身敫桂英,将内心的那种悲苦、激愤、无奈和抗争表现得酣畅淋漓。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打神告庙》齐爱云

秦腔《回荆州》,虽然讲的是巾帼女子与当世豪杰的婚姻,但尽显孙尚香在这段权谋中混杂着的惶恐、期待与爱慕,引人浮想联翩。秦腔名家苏凤丽演绎的孙尚香,与大家印象之中的穿云裂帛的秦腔完全不一样,英气逼人又不失柔美娇媚,演活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孙尚香。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回荆州》苏凤丽

“未曾开颜面先红,上得台来美髯公;张口不似腼腆妹,摇动须翅巧生风”,这段词赞的正是秦腔女老生——屈连英。《戏码头》上,她以一曲成名作《清风亭》“舍子”选段,就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秦腔浑厚深沉、悲壮激越的唱腔,“舍子”这段尖锐的戏剧冲突被她完美的体现了出来,让人感同身受,义愤填膺。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清风亭·舍子》屈连英

素有秦腔“第一须生”之称的丁良生,给《戏码头》的观众带来了一出饱含湖北元素的《伯牙摔琴》,用秦腔完美阐释了俞伯牙“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的心境,这段知音难觅、情深似海的感情深深感染了全场的观众。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伯牙摔琴》丁良生

王新仓的名字,对于三秦大地上爱好秦腔艺术的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来到白云黄鹤的故乡,他用一出《黄鹤楼》,为《戏码头》的观众讲述了一出精彩纷呈的戏中酒、酒中戏、戏中局、局中戏,令人拍案叫绝。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黄鹤楼》 王新仓

“与众卿话永别倾诉衷肠”,秦腔文武小生李小锋,首度登上《戏码头》,送上的是秦腔《越王勾践》一段,他用时而遒劲雄浑、悲壮激昂,时而跌宕起伏、如泣如诉的唱腔,征服了《戏码头》的每一位观众。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越王勾践》李小锋

李小锋再度登上戏码头却是手持开山斧,演绎了一个《劈山救母》的传奇少年沉香。说到这出戏,秦腔界向来都是由三个人分别扮演三个角色,才能完成演出。而一人分饰三角,这是李小锋的一大创举,也成为此戏最大的亮点和看点。已年届知天命的李小锋在舞台上扮演少年沉香,翻转腾挪、载歌载舞,动作一丝不苟,余音绕梁不绝。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劈山救母》李小锋

看了李小锋《劈山救母》里的精彩武戏还不够,郭楠、杨运还带来了典型的短打武戏秦腔《三岔口》的精彩片段,这折“黑夜格斗”的武戏,被两位演员演绎得既妙趣横生,又英气十足,十分精彩……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三岔口》郭楠、杨运

7月14日即将播出的“全国大学生戏曲挑战赛”上,我们也听到了非专业科班的大学生唱出的或婉转悠扬、或撕云裂帛的秦腔,这正说明了秦腔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方兴未艾,后继有人!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大学生选手独蕊蕊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戏码头》上齐吼秦腔

大学生选手陈建刚

有人说,如果要了解西北人,就必须要听秦腔。

也有人说,如果要了解中国戏曲,也必须要听秦腔。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秦腔就是秦腔。它不加修饰,但声声入心;它不事张扬,但曲曲动情。《戏码头》的舞台上,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的秦腔名家带来他们的经典作品,来让我们感受那三秦风骨、魅力秦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