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见了「阿伟」张家辉,也不见了「马昊天」刘青云,只剩下「苏建秋」古天乐,由一个缉毒的警察变成了称霸香港毒品市场的大毒枭,导演也由陈木胜变成了邱礼涛。这是古天乐和刘德华俩人时隔12年后再度同框,上一次一起合作的电影是2007年上映,由尔冬升执导的《门徒》,同样也是一部聚焦「毒品」题材的电影。

阿伟已经死了,你挑的嘛,偶像!

段坤我吃定了,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

2013年,电影《扫毒》上映,港片三大男神古天乐、张家辉、刘青云同台对决,让人印象深刻。

张家辉留下了这两句经典台词,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时隔六年,《扫毒2》上映。

不见了「阿伟」张家辉,也不见了「马昊天」刘青云,只剩下「苏建秋」古天乐,由一个缉毒的警察变成了称霸香港毒品市场的大毒枭,导演也由陈木胜变成了邱礼涛。(注:两部电影剧情没有衔接,完全独立)

虽然少了张家辉和刘青云,但这部电影仍是星光熠熠,与古天乐上演对手戏的是刘德华、苗侨伟,都是港片的天王级人物。

这是古天乐和刘德华俩人时隔12年后再度同框,上一次一起合作的电影是2007年上映,由尔冬升执导的《门徒》,同样也是一部聚焦「毒品」题材的电影。

我是一个港片迷,提到香港电影,自然跳不过警匪片,跳不过黑帮,跳不过江湖,更跳不过毒品。

无论是代表着香港警匪电影巅峰之作的《无间道》系列,还是近些年上映的大片:杜琪峰执导的《毒战》,陈木胜执导的《扫毒》,王晶、关智耀执导的《追龙》,都能见到毒品的身影。

这部电影,同样如此!

01

刘德华为毒品,与古天乐反目成仇

电影中,刘德华所饰演的「余顺天」和古天乐所饰演的「地藏」,原本是同门兄弟,相识二十多年。

虽是帮派中人,但帮会有一条铁律:不准碰毒品,违者家法伺候。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地藏的场子里有人做毒品生意,被老大(郑则仕饰演)认为有参与其中,按帮规,得执行家法。

余顺天挥刀砍掉了地藏的三根手指,俩兄弟情断。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被逐出帮会的地藏,从此整个人彻底黑化,变成大毒枭。

与地藏同时离开帮会的,还有已经厌倦了整天打打杀杀,决定重新做人的余顺天。

靠着在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天赋,没几年的时间,余顺天就一跃成为了名震香港的大富商。

然而,两个早已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却因毒品再次走到了一起,并且展开了生死决斗。

余顺天欲利用自己的财力,将香港的毒贩全部扫清。

与地藏见面时,余顺天直接放出狠话,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之后,更是面对记者宣布:我出一亿港币作为奖金,只要谁杀了香港最大的毒贩,这笔钱就归他。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为什么余顺天这么恨毒贩?

儿时的余顺天出生在贫民窟,目睹了父亲吸毒堕落的样子,为了筹到毒资,父亲跪下来请求余顺天的母亲出去卖。

毒品搞得余顺天家破人亡,他是叔叔养大的,也就是正兴的老大,这也是正兴帮从不碰毒品的一个原因。

成为富商后的余顺天,收到了身患绝症的前女友寄来的一封信,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菲律宾,不过已经染上了毒瘾。

余顺天赶到菲律宾,想要将其带回香港,却目睹了儿子吸毒坠楼身亡的惨象。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遭受丧子之痛的余顺天,下定决心扫清所有毒贩,回到香港后,踏上了疯狂的复仇之路。

02

毒品的危害,到底有多恐怖?

电影里有一幕令人触目惊心:

在菲律宾的一处戒毒中心,一个出生才十多个月的婴儿在大声啼哭,因母亲长期吸毒,这孩子从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备受折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吸毒人数已超过两亿,每年有十万人因吸毒而死亡,一千万人因吸毒而丧失劳动能力。

一沾毒品深似海,从此人生是炼狱。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对脑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转性。

数据显示,82%的合成毒品滥用者,即使停用了8至12年,仍会有一些精神病症状,乃至精神分裂,一遇刺激便会发作。

毒品的危害,往往不仅仅是自我的毁灭,而是会毁掉整个家庭。

很多时候,染上毒瘾的人,真得已经不再是人了。

余顺天的父亲,为了吸毒,竟然跪下来求自己老婆出去卖,这让我想起了《门徒》里古天乐所饰演的那个瘾君子。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为了便于自己吸毒,丧尽天良的他竟然逼迫自己的老婆和三岁的女儿替自己贩毒。

有资料显示,约80%的男性吸毒者有过其他违法犯罪行为,80%以上的女性吸毒者在从事卖淫活动,而每年因吸毒后产生幻觉,行为失控引起的犯罪案件更是不计其数。

前段时间,「北京禁毒」公众号曾有过一则报道:

一个30多岁的瘾君子,吸食毒品后先是持刀砍伤了自己的母亲,后来又砍伤了前来夺刀的父亲。

被夺去刀的他,跑到厨房里又拿出两把菜刀出来,继续追砍自己的父亲和妹妹。

最后,他跑到了楼上的卧室,割了儿子的颈部数刀,致其当场死亡。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人在毒品的刺激下,真的和魔鬼无异,而这些人的存在,也在严重危害着公共安全。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九江警方曾通报过一起因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

两名女子遭一辆小车撞上当场死亡,其中一名女子已怀有8个月身孕,而另一名女子是名准新娘。

有研究表明:酒后驾车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而毒驾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

我们都知道酒驾有多可怕,实际上,毒驾比酒驾更加可怕。

毒品之害,罄竹难书!

03

有人死了,连块碑都没有

前段时间,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破冰行动》让很多人看完颇为震撼。

和平年代,我们时常被消防员逆行的背影所感动,实际上,缉毒警察的牺牲比例更高,所受到的死亡威胁也更大。

2016年公安系统总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数量是一般警察的4.9倍,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68岁,平均每天都有一名缉毒警因公殉职。

因怕被毒贩报复,他们的身份往往不能被公开,即使是牺牲了,连块墓碑也不会有,接受采访都要打上马赛克。

电影《湄公河行动》里有一个细节:

有人问:为何给牺牲的警犬立碑,没有给牺牲的缉毒警立碑?

标准答案是:因为毒贩会跟随前去祭拜的亲友进行报复,这是出于安全考虑。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贩毒有多赚钱,毒贩对缉毒警察的恨就有多深。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摸清活跃于中国境内贩毒集团的毒源,一位化名叫李雄的缉毒警察主动提出跨国潜入的要求。

入缅后,李雄不幸暴露,从事后缅方移交的尸体来看,可以断定他是被虐杀的。

尸检报告显示,5根肋骨被钝器敲碎、两条腿膝盖以下被剥皮削肉、鼻子被刃器割掉,两个眼球被捣碎,下巴被钝器击碎,8根手指被砍,致命伤是头骨的一处钝击凹陷。

从第一处伤害到致命伤,中间持续时间达45小时左右,毒贩们为了让他在被虐待时保持清醒,给他注入了大量安非他命。

还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缉毒警察因偶遇孩子,孩子叫了一声爸爸后,毒贩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全家。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人用打满马赛克的人生,来守护着我们的静好岁月。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刘德华和古天乐反目成仇:谁碰毒品,我就剁了谁


缉毒警察的每一次任务,都是生死对决,他们的这一生,注定低调,但又足够伟大。

人生中的有些坑,只要进去一次,就再也出不来了。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作者简介:哈叔,青年畅销书作家,著有《决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长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简练精辟,深受当代年轻职场人的的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