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大战,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一个课题,很多国内外军事专家,至今仍对当年中共华东(含中原)60万部队(另有40万支前民工)完胜国民党军80万部队(当时为现代化军事装备)的战例感到不可思议,耿耿于怀。相关的论文、课题累出不穷。但历史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很多军事专家从战场层面曾反复推演,兵棋复盘等,得出过很多结论。但有一点极少谈到,那就是淮海战役取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情报和策反。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如果从特工情报系统公允而论,当时国民党特工机构也并非酒囊饭袋,保密局(军统)、党通局(中统)、各剿总(战区),绥靖区,以及国民党相关党务部门从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就采取各种方式潜伏在解放区,个别的甚至渗透到我党政军内部,以获取我军的情报。总之,淮海决战开始前,国共两军秘密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报战,开展得非常激烈、尖锐、热火朝天。但国民党特工从总体水准来说,较之抗战初期,因为党争,因为良莠不齐,因为贪得无厌,下降的不是一,二十个百分点。

彼时,国民党军在获取情报方面拥有比中共军事力量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首先,它有数量众多的空军。它派出的侦察机可以肆无忌惮地出没于解放区上空而不怕被击落,因为那时解放军既无飞机亦无高射炮。侦察机掠过长空,从空中鸟瞰地面上解放军的行动,可谓历历在目,在这方面获得的情报既及时又准确。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国民党军在信号情报上,也拥有先进的无线电侦听设备,可以从空中获取中共电台发出的发出的电波,尔后加以破译,从中获取情报。

但与这些相悖的历史事实是,就淮海大战发起前一天,国民党在情报战上就先输了一个回合。邱清泉和黄百韬在"剿总"会上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却谁也说不清华野主力在哪里。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出其不意"是双方统帅部用兵的一个基本特点。为此,华东野战军把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和作战计划,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1948年10月23日,中共军事首脑签发的《淮海战役预备命令》中,为此特别作了如下规定: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1.各部均须先行派队至指定集结地区,配合地方武装、政府,布置封锁消息。

2.除在山区内部可以利用白天分散开进外,其余一律利用夜间行军开进并严格注意防空保密。

3.为免过早暴露,各纵队行动中,尽量利用长途电话线接线联络,汽车传骑联络,到集结地点后,再行恢复电台联络。

由于华野各部队严格执行了上述命令,因而国民党的飞机侦察和无线电侦听等等先进情报手段,也就基本上失去了作用。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聂岳撼

况且中共手上还有几份国民党军中绝密级的绝密级文件,如:《陆军战斗序列》,《中华民国三十六年陆海空军作战总结和下年度作战计划》,文件由国民党国防部少校机要官聂岳撼获取,交由马叙伦(民主党派魁首之一,民进党创始人、辛亥元老、近代中国著名学问家、书法家、教育家,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高教部部长)转中共华东情报部门。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马叙伦

而潜伏在国民党通讯兵独立第三营任中尉排长兼电台台长的陈恩钧,则将国民党国防部与联勤总部系统使用的新编密码全本抄录,送至中共华东情报部门。

1948年11月4日,顾祝同专程赶到徐州,在"剿总"召开了高级绝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对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究竟在哪里、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谁等等重大问题,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这仅仅只是情报作战中的“正面战场”,在情工对峙中,中共真正赢在了一个大开局,即著名的“贾汪起义”,就是著名的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沛”领导的第三绥靖区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今天所披露的史实材料中,略显轻描淡写。而在当时,都不咎是在刀口行走的计划。

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情报)部(原山东军区情报部)曾派情报人员王耀华,打入“三绥”进行情报和策反工作,与张克侠建立了联系,后又派交通巡视员朱林,面见张克侠、何基沣联络起义事宜,沟通了何、张与华东人民解放军淮海前线指挥部的直接联系。通过这些工作,宛如在淮海前线架起了一座通向胜利的“金桥”,使解放军顺利地渡过国民党重兵把守的运河、不老河和旧运河三道防线。当时任华东解放军淮海前线指挥部领导成员的谭震林曾说:“没有张克侠部队的起义,不好过那三条河”,起义胜利,使淮海大战中中共部队得以“变过河为过桥”。

原本华东局希望的是冯治安起义,但大战前,华东社会部做了详尽的调查研究,从各个情报渠道,以及情报人员亲身涉险考察,果断的调整了方案。

张克侠:1929年加入中共。

何基沛:1939年加入中共。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何基沛,张克侠

朱林:华东社会部巡视员,多次涉险入敌营,亲自考察、甄别起义人员情况。

杨斯德: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民联部部长。以国民党国防部少将高参名义入敌营,亲自做起义策动、联络,和指挥事宜。

王世江:1938年加入中共,国民党第77军27师111团3营少校营长。

李明远:1938年加入中共,十年间多次进入何基沛部队进行兵运。此时改名李连城,打入第三绥靖区任少校副官,负责起义联络事宜。

还有很多。。。

如罗柳溪。他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少校参谋、肖毅肃的侍从参谋、海军司令部情报处代理上校科长等职,自45年10月起就开始搜集国民党军军事情报。后来按期提供国防部作战厅编印,三五天出刊一期的《作战汇报》(内容是汇总全国战场对我军作战的判断和国民党军作战计划部署及各战场作战指导,还附有敌我各战场作战详图)、国民党军黄河战略、徐蚌战役作战计划、长江联合作战计划等。

「说谍」国共军事情报战,淮海大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败局

罗柳溪

如华东分局情报部情报干部林施远(施远),打入了南京国防部二厅机密印刷厂作校对。抗战期间曾获得日军对苏作战和对我军作战的档案材料、旧电码密本等。这个位置地位不高,但能接触大量密件,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林施远所获取的情报包括国防部二厅、三厅合编的绝密件《敌情》(作战双方实力部署、军队番号等,可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及对我军各战区兵力部署的了解程度,分发范围很小,仅能抄录)。林施远后来还进一步打入国防部二厅任翻译。

如国民党国防部三厅厅长郭汝瑰等。。。

暗通款曲、知己知彼,未雨绸缪,是十年一剑。淮海大战(国民党方说徐蚌会战),国民党从开局就输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