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挪威每年捕杀的鲸鱼数量超过了日本和冰岛捕鲸量的总和,成为全球头号“鲸鱼杀手”。正是为了帮助鲸鱼恢复数量,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了禁止商业捕鲸令。

来源:21财经搜索(www-21so-com)

为了自己的利益,人类到底能多残忍?

比如眼下的日本,即便受到来自全世界的众多质疑,其依旧重启了商业捕鲸。

7月1日,“日新丸号”和另外两艘捕鲸船离开日本西部山口县的下关港市港口,前往近海捕捞鲸鱼。据相关报道,当天就已有两条小须鲸被捕获。

而为了使“猎物”保持新鲜,它在岸边就被开膛破肚,放干鲜血,之后渔民将其转移到卡车上送往港口工厂,工人随即将之切割解体……

如果你实在想象不出这个过程会有多血腥,那么不妨去看看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的《海豚湾》。

它记录了大量海豚被日本渔业人员屠杀的场景:

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亲眼看着孩子、父母被屠杀,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只剩下日本渔民的笑谈,海豚的尸体浮在水中。

人类到底能多残忍?古老的“海洋霸主”已被逼到灭绝边缘...

(一)

作为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鲸鱼其实是比人类更古老的地球居民。而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这些处于大洋生物链顶端的动物,逐渐被发现“浑身是宝”。

其肉可以作为食物,皮、油脂以及各种器官同样可以用来做各种东西。尤其是鲸油,在石油出现前,堪称贵重的工业原料。其不仅是重要的照明材料和工业用润滑油,且氢化后还可制成食品和肥皂。

正因为此,很多国家都对其展开了疯狂地捕杀。

可问题是,鲸鱼是哺乳动物,自然状态下并不能快速大规模繁殖,且一胎一般只生一个。

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少种类的数量锐减,濒临灭绝。

人类到底能多残忍?古老的“海洋霸主”已被逼到灭绝边缘...

(图片来源:图虫)

正是为了帮助鲸鱼恢复数量,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了禁止商业捕鲸令。

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日本也于1988年停止了商业捕鲸。

但由于《国际捕鲸公约》的第8条规定:任何国家可以根据科学目的击杀或者捕捞鲸,并应充分利用鲸的身体各部分。

这便给日本提供了捕鲸的合法理由,没错,就是 “科研捕鲸”!

相关数据显示,自1988年开始,日本通过“鲸类研究项目”(JARPA),每年仍会捕杀200至1200条鲸鱼,这其中包括幼鲸和怀孕的母鲸。

不仅如此,这些年,日本还一直试图游说国际捕鲸委员会放松商业捕鲸禁令。

2018年9月在巴西召开的大会上,日本就又一次提议修订国际捕鲸委员会决策规则以便恢复商业捕鲸,但议案最终再次遭到否决。

这成了日本“退群”的直接导火索。

2018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管理鲸类资源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且从2019年7月起重启商业捕鲸。

(二)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对鲸鱼“心怀恶意”的国家并不止日本。冰岛和挪威,近年来同样不顾国际社会反对,积极开展商业捕鲸活动。

尤其是挪威,压根就懒得遮遮掩掩,完全是一副“你说你的,我捕我的”架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挪威每年捕杀的鲸鱼数量超过了日本和冰岛捕鲸量的总和,成为全球头号“鲸鱼杀手”。自1993年以来挪威的捕鲸量高达1.2万头。单2016年挪威就捕杀了880头鲸鱼,2017年则上升到了999头。

而早在2004年,挪威政府就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提高每年捕猎的小须鲸数量。

人类到底能多残忍?古老的“海洋霸主”已被逼到灭绝边缘...

(图片来源:图虫)

还有冰岛。从2006年开始,冰岛就已公开恢复商业捕鲸。虽然因为人单力薄,冰岛的捕鲸公司从来没有使用完规定配额,杀鲸相对较少。

但问题是,该国在捕鲸时往往更加粗暴。2018年,冰岛被发现偶然捕杀了两头罕见蓝鲸和长须鲸杂交后代。要知道早在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就已禁止猎捕蓝鲸。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数据,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捕鲸活动,地球上蓝鲸的数量已经减少了约90%。

可想而知,当世界各地的动物保护者得知这个消息是有多么的震惊和愤怒。事实上,即使抛开误杀不谈,这样的商业捕杀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尽管日本、挪威及冰岛都声称自己是科学捕鲸,并不会对鲸这种濒临灭绝动物的生存带来任何冲击。

可“汇少集多”,一旦其它国家也纷纷效仿,那么捕鲸业的猖獗,必将导致不同种类的鲸鱼再次面临灭绝危险。

(三)

人类带给鲸鱼的生存威胁,还不止于此。

因为很多鲸鱼,可能在没成为猎物前,就因为吞食了人类倒入海洋的垃圾,被活活饿死……

大家知道,处理塑料垃圾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无论焚烧还是土埋,都会对环境、土壤等造成不良的影响。正是在怎么处理都不太合适的情况下,“聪明”的人类迅速为自己想到了第三条便捷的快速处理塑料之路,那就是倒向海洋。

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2010年流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为800多万吨,2015年流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增长至910万吨,尽管人类已经对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生态污染有所警醒,但每年流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数量还在增长。

而这些垃圾,又会随着海水到处飘浮,到达世界各个海沟。

《皇家学会开放科学》的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报告显示,地球上很可能已经不存在还未受过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

随之悲剧也一个接一个发生了。越来越多的鲸鱼,在将塑料垃圾当食物误食后,大量的塑料就会阻塞它们的胃,让它们被活活饿死。

前不久,一头年轻雄性柯氏喙鲸在菲律宾南部海岸搁浅,最后它在脱水、饥饿的状态下死亡。经解剖,这头身长4.7米的鲸鱼胃内有40公斤的塑料袋,包括:16个米袋、4个香蕉种植园用袋和各式购物袋。

这下连见多识光的解剖人员都惊呆了。“这非常恶心,也令人心碎。我们过去10年解剖了61只海豚和鲸鱼,但这次的塑料袋量是我们见过最多的。”

再往前,2018年11月20日,印尼瓦卡托比发现一头搁浅的鲸鱼。之后人们在它的胃里发现了5.9公斤的塑料垃圾,这包括19个硬塑料、4个塑料瓶、 25个塑料袋、2个人字拖、3.26千克的拉菲草绳和115个塑料杯。

搁浅,于鲸鱼而言,无疑是最痛苦的一种死法。然而,悲壮的是,垃圾带来的折磨,让它们甘愿“赴死”......

人类到底能多残忍?古老的“海洋霸主”已被逼到灭绝边缘...

(图片来源:图虫)

这正是人类最残忍的地方。

很多种类的鲸鱼对人类都很友好,在野外,碰到人类溺水甚至还会主动营救。可反过来,人类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捕杀、胡乱丢垃圾,亲手将它们逼到灭绝的边缘!

我们其它小伙伴

21Tech

ID:News-21




21早新闻:专注财经领域,为您提供兼具速度、深度和广度,同时有热度、态度和锐度的财经资讯,致力于提升您的财富价值。
21金融圈

ID:jrquan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