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探索以来一直在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地球,可能不少人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费力在宇宙中寻找新地球呢?其实主要还是为了人类的延续,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都知道,随着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地球的资源在加速消耗,同时地球的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再加上地球的人口不断增加,地球迟早有一天将不堪重负,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移民到外星球。

寻找新地球,如果能在太阳系内找到当然更好了,距离近移民也容易和安全,可是通过科学家对太阳系的探测和研究,除了地球其它的行星的环境都不适合人类生存,除非花费大力气对其进行改造,但再改造也没有天然的地球好用。于是科学家把目光放到了太阳系外,宇宙浩瀚广阔,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不少和地球相似度非常高的类地行星,有的距离地球几十光年,有的则距离地球几千光年以上,我们当然是希望找到一颗离地球最近的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今年4月18日,美国宇航局借用SpaceX公司的一枚Falcon 9火箭将一颗系外行星观测卫星(TESS)送上了太空。系外行星观测卫星也被人们称为“行星猎人”,它能用那独特的太空望远镜对太阳系附近数亿颗恒星系进行分析,同时也对该恒星系内部的围绕行星进行探测。该卫星能通过主恒星面上亮度的微弱下降,推断出围绕恒星公转的行星数量、大小及行星构成。

TESS探测器才发射几个月后,就带给人类一份新的惊喜,原来行星猎人在距离地球大约59.5光年外发现一颗围绕主恒星Pi Mensae运转的新行星,这个主恒星和太阳非常相似,而这颗围绕它转的行星其实是一颗超级地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下它的一些数据。

这颗超级地球,直径为地球的2.14倍,质量约为地球的4.82倍,最主要的是它上面有大量的液态水,还有大气层,从探测器的观测发现,它表面几乎被水覆盖,说明它上面的面积大部分是液态海洋,这和地球太像了,不过它的大气成分主要由氢气和氦气构成,按照这颗行得的面积,它上面可以容纳200亿人类生存。

可能很多人会非常激动,我们终于找到一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新地球了,大气成分没有氧气不要紧,只要有水就能进行改造。不过大家可能高兴得太早了,这颗美国宇航局发现这颗超级地球的公转轨道仅距离恒星0.07个天文单位,也就是说比太阳系内水星到太阳距离更近50倍。

由于距离主恒星太近,这颗行星上的海洋每天都会因高温而大量蒸发,这么继续下去,上面的水资源枯竭是迟早的事,它的命运有可能和太阳系的水星一样。当然也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这颗行星上面能有大量的液态水,而且海洋面积至少占到星球面积的70%以上,如此大量的液态水,说明这个星球上的温度还是比较温和的,否则也不可能存在大面积的海洋。

虽然它离主恒星比较近,但有可能这个恒星太阳发出的热辐射并不像我们的太阳这样强烈,那么照射到行星表面的温度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虽然海洋水在不断蒸发,但它是有大气层存在的,而且大气层的厚度有可能还非常厚,大气层会保护星球的海洋水蒸发,如果也存在地球上的降雨,那就会形成循环,这样水资源就不会枯竭。

如果真像一部分人想的那样,这颗超级地球虽然离恒星近,但可能温度也是适宜的,继续发展下去,行星上面诞生生命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说不定现在这颗行星上面的海洋中已经有生命诞生了。这颗超级地球距离我们可是有59.5光年,这对于人类来说可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我们通过探测器看到了也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景象,事实到底如何,只有近距离观测才能弄明白,我们现在对这颗行星的了解知道,它比地球大很多,是超级地球,上面有大量液态水的存在,还有大气层,以及它距主恒星非常近。

离主恒星近并不代表就一定不适宜生存生存,正如一些人猜想的那样,有可能这个行星所处的主恒星的热辐射并不强烈,行星离它近反而满足了宜居带的要求,而且它上面能有大量液态水的存在,说明可能有厚厚的大气层,而且星球表面的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否则就不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态海洋。

不过,这样的超级地球即使人类非常渴望能够去到那里去观测,但可惜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到达。我们的宇宙飞船速度现在连太阳系都无法走出去,更不要说去到几十光年外的宇宙深处了,而要到达59.5光年外的地方,宇宙飞船的速度最少也要接近光速才行,即使以光速飞行,到达这颗超级地球也需要60年左右,以我们现在宇宙飞船的速度,没有几十万年是去不了的。

因此,速度才是限制人类太空探索的主要问题,只有解决了速度,有了光速飞行,甚至是超光速飞行的能力,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去探索太阳系外发现的那些类地行星,否则我们对这些行星只能是过过眼,看见也到不了。不过,人类科技是不断向前快速发展,相信未来宇宙飞船的速度也不会取得突破,光速,超光速飞行也不再是梦想,总有一天可以实现。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