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下午,北京市亮马桥外交办公大楼三层正在举办中国-古巴、中国-乌拉圭纪念封揭幕仪式。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作为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古巴与中国有着相同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和古巴同样物产丰富,同样有着红色基因。自1960年建交以来,两国同呼吸共命运,结下了跨半个多世纪的深厚友谊。中国与乌拉圭则是于1988年建交,中乌关系在建交后的30多年间取得了长足进展。双方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政治互信基础牢固。2018年8月,中国与乌拉圭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乌拉圭也是首个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备忘录的签署,进一步拉近了南共市同中国的关系,使乌拉圭成为南美同中国交往合作的枢纽。而中国与乌拉圭议会友好交往已有60周年。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主席王华、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古巴驻华副大使李兹培等中外领导和宾客以及中国宋庄雪鸿艺术馆代表团一行中国、法国、德国、冰岛、韩国、捷克共16位中外艺术家出席了本次揭幕仪式。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华分别和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古巴驻华副大使李兹培一起为纪念封揭幕,国际艺术家、外交系列特种纪念封设计者马小玲先生和邢凤亮先生两位设计师上台见证并合影。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王华在致辞中表示:我们的“封”行万里不忘初心项目,也有幸成为这份友谊的见证者。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增进中国与古巴、中国与乌拉股国家间、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与互相了解,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古巴驻华副大使李兹培致辞表示:明年我们将举办中古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我坚信,通过举办这样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将持续加深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古巴著名艺术家李·多明哥·冯。他1996年毕业于圣亚历杭德罗美术学院,2002年成为古巴作家和艺术家联盟(UNEAC)成员,作品被来自古巴、西班牙、墨西哥、法国、加拿大,德国、中国等众多私人藏家收藏。曾举办“旅行回忆”(瑞士)、“缓解惊讶”(古巴)等多次个展,获第六届UNEAC奖等多个国际知名奖项。

古巴艺术家李·多明戈·冯邮票附图作品《红树》延用了一直以来的创作传统,图中的一棵高大的红树象征了顽强抵抗的人民,尽管受到了抽象的画面的约束和外在封锁的影响,仍然保持了其自身的特性在加勒比的水域中脱颖而出。就像画面中最后站着的那个男人,这棵树也象征了新一代古巴人是怎样去维护我们美洲的人民尊严。同时,它运用了中国和古巴文化当中有着相关性的红色描绘而成,显示了在古巴社会中那个小小的华人社团所传递出的爱与忠诚的讯息。

中国著名艺术家、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特聘教授、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威海市油画学会主席、山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特邀委员吴晓林,这次贡献的纪念封邮票附图画作是他的家乡《半城山半城海•威海》。

吴晓林说:“小时候我住在英国人盖的带阁楼的平房里。阁楼尽管有些低矮,却能一览无余观看大海,就因这看海的阁楼,让我在儿时迷上了窗外的风景,迷上了对风景的描绘。长大了的我成了还有点出息的画家。长大了的威海也成为有些名气的港口和旅游城市,她是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还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站在依然能看到大海的别墅阳台上,赏半山半海半边城,此景此情我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支起画架,用本真的色彩记录下我热爱的家乡。”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同样有着红色基因的两个国家的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作品当然离不开共色主题。李·多明哥·冯和吴晓林共同创作的这幅作品,名为《红色圣地》。画中两座山分别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井冈山和古巴的革命圣地马埃斯特腊山。山上有代表着中国的杜鹃花和代表着古巴的蝴蝶花,两种花都是国家革命斗争的象征,右下角的两个人物是两位艺术家本人在共同描绘两国的美好未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徐里先生在贺词中说:“通过纪念封将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带到世界各地,将万里之外的外国灿烂的文明成果带到中国,这对于文化界来说,可谓是一桩盛事。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振兴所承担起来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有幸和两位杰出的古巴造型艺术代表,邝美云以及李·多明戈·冯出席今天的活动,他们和许多人一样,将古巴文化的真实性置于创作之上,使得古巴文化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多样化且最杰出的文化之一。李·多明戈·冯是今天揭幕的纪念封中所展示的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古巴青年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材料的运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符号和意义,渴望寻求自我解读的世界。”

中国驻乌拉圭大使王刚在中乌纪念封揭幕仪式上致辞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和乌拉圭议会友好交往60周年。中乌2016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乌2018年成为首个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南共市国家,双边关系步入新时代,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祝‘「封」行万里不忘初心’之中国—乌拉圭纪念封揭幕仪式圆满成功 ! ”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纪念封的主图《圭龙珍甲》,由中国著名艺术家朱寿珍和乌拉圭著名艺术家Gustavo Fernández共同创作。Gustavo Fernández看到朱寿珍作品中出现各种不同蕴含着中华文化的龙作品,对中国的龙文化极为感兴趣,便提议合作创作一幅以龙为主题的作品,朱寿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匠人,自然对龙题材喜爱有加并且轻车熟路,便欣然应允。两位在丝绸画布上先画上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里面画出一条准备从海里腾空而跃的龙。圆圈表示万物皆要遵循规则。而龙身上的一对翅膀则预示着在遵循既定规则前提下,有时也需要推陈出新。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圭龙珍甲》作品带有太极形态,又带有异域特色,是中国和乌拉圭艺术家倾情奉献的结晶,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纪念封的邮票附图分别采用朱寿珍的《鼎》和Gustavo Fernández的《Collage de la Vaca》 作为邮票附图,双方合作的作品《圭龙珍甲》作为纪念封主图。《Collage de la Vaca》作品,宇宙照常运转,母牛自给自足。我们很渺小,但没有宇宙就没有我们。该画作富有浓浓的印第安风情,朴实无华。但体现了印第安人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独树一帜的文化。同时表达了乌干达人对外部世界和宇宙和的敬畏。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鼎》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物,造型独特美观,纹理清晰自然流畅而有寓意,质感凹凸立体巧妙结合的连接方式,是中国先祖智慧的传奇。朱寿珍用独具特色的多种创新针法组合绣制而成,有点洒针,纹理针,韵光针,施艺针等针法,使作品局部光韵立体,青铜斑纹及历史遗迹显得特有重量的物体。用多种针法运用并层层叠加于刺绣中的局部或全部时,从画面的表现力来看,增强光线散射能力,将蚕丝自然的光泽运用处理方式恰到好处,还原了历史文物原材质的真实立体感,提升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艺和发展。鼎,寓意深远,文化内涵丰厚。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华、外交部集邮协会秘书长、外交系列特种纪念封设计者马小玲、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张越以及中宇力度艺术策划总监孙铮上台为四位艺术家颁发“文化艺术使者”荣誉证书。

拉美艺术家邮品创作偏爱红色主题,中古、中乌特种纪念封仪式揭幕

纪念封揭幕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鲁璐给现场表演了箜篌演奏。箜篌,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珍宝,同时她也是一件在丝绸之路上广为流传的拥有世界基因的乐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