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水青山,残墙旧瓦,石房木楼,清澈古井,日出日落,朝朝暮暮,目睹了天眼人追梦筑梦的奋斗背影,也见证了小村乡亲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天眼人家》,就是这样的一首歌。

天眼人家天眼人家
04:31来自长征网

有的人,本是初次见面,居然一见如故。

有的歌,虽然首次倾听,却似经典老歌。

《天眼人家》,就是这样的一首歌。

我五音不全,但热爱歌唱;

我不懂音乐,也喜欢听歌。

《天眼人家》,我单曲循环,听了一遍又一遍。

坦白说,离开青青校园后,我几乎没有关注过娱乐圈。

很多新歌、新片、新人,我一无所知。

《天眼人家》的词曲作者,与我素不相识;

深情演绎的歌者阿娜丹,我也未闻其名。

无意间,在《黔南头条》微信群,看到有人转发分享《天眼人家》的链接后,好奇地点开,戴上耳机听了一遍,结果没有让我失望。

于是,我冒昧地加了词作者微信。

才知道,他叫熊江睿,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在中国天眼的故乡驻村已有两年之久。

他所在的村,是平塘县克度镇 落良 村,是离中国天眼最近的村。

这名90后小伙,早已把天眼之乡,当作自己的故乡。

关于天眼的故事,央视《大国重器》、《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专题片,均有震撼记录。

关于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22 年如一日,以命相搏,为后人留下观天望宇利器 的事迹, 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天眼与南仁东先生,有太多太多故事,今日暂且不表。

今天,作为“门外汉”,在此班门弄斧,谈一谈听后感。

初听《天眼人家》,有似曾相识之感。

既好像是,邓丽君在诉说《小城故事》;

又仿佛是,江珊在歌颂《梦里水乡》。

旋律,宛转悠扬,娓娓道来,百听不厌。

歌词,遥望星空,紧接地气,时空感、画面感极强。

歌声,穿越时空,诉说着古老布依村寨的过去和现在,也让听者看到了小村的美好未来。

山水人融为一体,倾情呵护大国重器。

绿水青山,残墙旧瓦,石房木楼,清澈古井,日出日落,朝朝暮暮,目睹了天眼人追梦筑梦的奋斗背影,也见证了小村乡亲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

这是一首有故事的歌。

每听一遍《天眼人家》,遥望宇宙、一眼万年的大国重器,以及为之鞠躬尽瘁油尽灯枯的南仁东先生,还有建时默默为之付出、建成默默为之守护的父老乡亲,自然而然的浮现在我眼前。

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我敢断言,你也会听出,歌声背后的故事。

几日前,看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说的是,40集电视剧《中国天眼》在北京正式杀青。

我不知,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片尾曲是否已定。

如果网投,我力推《天眼人家》,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或片尾曲。实在不行,作为插曲也无可厚非。

在我看来,《天眼人家》这首歌,与这部电视剧很搭。

如若南仁东先生在天有灵,听了这首歌,我相信他也会感到欣慰。

天眼人家

作词:熊江睿 王芳燕

作曲:李玉德

演唱:阿娜丹

天眼脚下是我家乡

黄昏时刻家如画

古老的残墙旧瓦

诉说着布依人的远久神话

小河弯弯绕着那青山

朝霞铺满追梦的路

山川间的石房木楼

堆砌着天眼人的奋进年华

天眼人家

梦随小桥流水闯天涯

天眼小村

桂花树下的清澈古井

流淌着无数人的奋力青春

天眼人家

山是昂扬向上的山

水是追逐梦想的水

人是拼搏奋进的人

天眼小村

山是守候天眼的山

水是陪伴天眼的水

人是守护天眼的人

熊江睿,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派驻平塘县克度镇落良村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和一名文艺青年,诗歌代表作为“爱城”系列情诗,出版情诗集《我在贵州等你》;辞赋代表作《铜仁赋》《德江赋》《中国天眼赋》等;歌曲作词代表作《爱已不在》《梦想贵阳》《天眼人家》等。

作者:何立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