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盏琉璃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小便宜其实一点也不便宜,把占便宜刻到骨子里的人,才是真正穷酸的人。

有些人拼尽全力把生活推着向前走,只为了给自己和家人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有些人占着别人收获的果实,得寸进尺,肆意妄为,不满足也不感恩,实在让人心寒。

还记得著名的农民歌手爆红后宣布退出娱乐圈舞台的大衣哥朱之文吗?

他只是一名爱好唱歌,以歌声排忧解闷体验和寻找生活快乐的普通农民。

2011年参加了山东省选秀节目《我是大明星》,以一首气势昂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海选中夺得冠军后正式进入演艺圈,而后,事业发展一路开挂。

当爆红后的朱之文获得巨大的人气和财富时,他没有忘本,没有嫌贫爱富、没有丝毫架子排场,甚至都没有给自己买一辆车,他仍然选择在土生土长的农村老家过å简单朴素的日子。

他深爱着这个村子,这里的村民,爱这里的生活。

为了让村民生活更美好,让村子更美丽,朱之文对村民掏心掏肺:建学校,修道路,建设各种生活设施,给治病的村民借钱,甚至后来各种理由来跟他借钱等等。尽管借去的钱都有去无回,他也在尽己所能的回馈给自己的家乡和村子,为村子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尽管如此,朱之文还是被村民爆出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

他钱多,为什么只借一点点?

他钱多,为什么借一点点还要还?

他钱多,为什么修路不能修到我家门口?

他钱多,为什么不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一辆车送?

他钱多,为什么村委会要求他继续多给村里做贡献不行?

没有我们,他能红吗?

... ...

当朱之文表示不再愿意施舍时,村民们把他的功德牌砸了,半夜还去把自己家的窗也砸了。

所有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种恶意的坏,其中有一种坏,叫做见不到别人好。

在那些厚颜无耻的嘴脸面前,你有钱,你就得养他,包括养他的欲望。

有句古话说得特别在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形容某些人趋炎附势最形象不过。

寄生虫依靠别人而活,却一步步想把别人吃掉,一边恬不知耻的受着恩惠,一边想尽全力的把别人推向悬崖,与之相比,那些爱贪便宜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心不是一天寒的,当所有的付出都被视为理所当然,当所有的善意都被视而不见,再强大的心脏也总会在某个时刻崩溃决堤。

2018年1月12日深夜,朱之文终于不堪其扰发文称自己将退出娱乐圈且永不复出。

相比朱之文爆红前生活的艰辛苦楚,那些贪得无厌厚着脸皮一次次索取占便宜的村民,才是最让人鄙视的。

这两年爆火的一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有一个片段着实让人不太舒适。

女主角罗子君的妈妈去公共厕所拿了别人的厕纸,被人当场抓住后仍面不改色说道:对对对,攒着,攒着。

一张厕纸确实没什么,但一张厕纸弄丢了形象教养,就得不偿失了。

人活于世,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与人而居,难免有各种人情物质生活往来。有些人以为占便宜就是图个方便多拿了别人的一点小东西,东西不多,价格也不高,对别人没有丝毫影响。

但是本性和欲望就刚刚好是这样滋生出来的啊,在一次次伸出邪恶的魔爪自我放纵中,给自己无形中树立了多少高墙,这些高墙隔断了真诚和善良,甚至堵住了自己的友谊和前程。

还记得大学时有个室友,人蛮清秀可爱的,大家对她也都很热情。日子一久,大家对她的了解也更多了。

放学吃饭时,自己先跑着回宿舍玩游戏,给排队的室友打电话“顺便打个饭”;选修课点名时,告诉室友,“顺便帮忙签个到”;室友拿了奖学金,她少不了宰一顿,“顺便请吃个饭呗”;离她的生日还有两三个月,早已宣告天下,暗示所有人要开始给她准备生日礼物了。

久而久之,同寝室的室友都对她敬而远之,而那位一直爱蹭便宜的女同学,与大家渐行渐远,毕业后就没有再联系了。

友谊的小船,终究还是翻了。

前不久有位网友在贴吧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次遭遇:自己在红绿灯处正常停车,旁边一位开三轮车的大妈剐蹭到了他的车。

这位网友还没说话,对方大妈直接来一句:我是农村的,没钱,你车肯定有保险。一副我就是要占你便宜的气势。更可气的是,对方在他报警后居然跑了。这位网友心塞感叹,其实自己真的只想要一句道歉。

有时候,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牺牲,甚至三言两语一句话就能相安无事,偏偏有些人,就是学不会。

自私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内心持久的尊重的。有些便宜看似确实赚到了,但那些看不见却又更加宝贵值钱的东西却正在远离你,并且再也回不来。

其实,在谈教养与占便宜的事上,有些古人的做法更值得推崇和借鉴。

孟子说:无恻隐之人,非人也;无羞愧之心,非人也。

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提出了“九不交”,其中一条就是“好占便宜者不交”。他在家书中明文列出自己家族中交友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不是谁都能与之交往,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家族中的朋友之一。

爱占便宜的人,时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任何时候都扮演着损人利己或不利己的角色,只想着自己而不顾别人,与之相处,不仅物质财产得不到保障,甚至连生命都处于危险之中。

诚然,曾国藩的家书给后辈们留下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法宝,为后代家族的人情利益关系做了有力的指引。

清朝曾任大理侍倾的王昶在家规中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

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

强调人在利益在众人之中无论形势如何,都要秉承自己的内心,客观公正对待。

古代先贤们的处世观、交友观有着明确清晰的分界线,看似严苛而现实,实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实用而达观的智慧。

只有在危难在利益面前,情谊才显得真诚可贵,只有在逆境面前,才知道谁把你放心里,谁把你放眼里,谁的眼里没有你。

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往来是修养。教养在手,修养在口,教养难得,修养也可贵。教养是看得到的,修养虽无形,却也无处不在。

快节奏的喧嚣下,内心的荒凉,比荒凉的沙漠更深邃,有些欲望,永远填不满。

因为,无论是得寸进尺的索取,还是明目张胆的占便宜,是一张厕纸的借用,还是一台豪车的破损,亦或者是一场尊严,还是一个人的未来,无一不涉及到个人的信誉和信任领域问题。

轻则道歉完事,重则触及生命。

但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

所有的人设和信任都是需要代价去建立的,信任很贵,请别浪费。如果因为一张厕纸毁了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人设,一次占小便宜,造成了自己的信任危机,真的太不值了。

赫尔岑曾说,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

有教养的人,遇事心如止水,有修养的心,哪里都是小太阳。做个有教养的人吧,其实真的没那么难。

共勉之。

* 作者:一盏琉璃,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6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