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吉林创业?

创业这条路到底好不好走?

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创业者,请他们分享一下创业的心得。

孙永卓

70后创业者。吉林省林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老家在长春,在吉林创业7年。

李一瑶

90后创业者。吉林省阿沃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老家在桦甸,在吉林创业2年。

1

为什么要回来?

孙永卓:2011年,我从北京回到家乡吉林长春创业,希望借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大有作为。当时我想,可能我不是第一个进入一线城市的人,但是我可以做第一个回乡创业的人,为家乡做一点事。于私也是为了孝顺老人和孩子上学方便。

李一瑶:在上海工作2年后,我接到了一个offer,就跟着现在的老板回吉林创业。我家是桦甸的。这样的话,离家比较近,还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2

为什么要创业?

李一瑶:因为我的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而创业就是我所选择的锤炼自我之路。如果选择安逸,我大可以在上海的公司里如鱼得水,薪资也比较高。但是我不满足于与此。在回来创业的路上,我相信我可以更迅速地成长。

孙永卓:与一瑶相反,我的创业其实一开始就挺艰难。记得2011年回来的时候,我带回来的第一个系统叫室内导航系统。可是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怎么做,为什么做,难觅知音,更难做生意。

那时候我困惑了:为了创业,我已经卖掉了北京的房子、车子,举家回迁。这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定,真的对吗?

虽然犹豫,但是我还想坚持做一下。后来,我有幸遇见我们现在的董事长,他全力支持我,让我放手去做。

3

为什么在坚持?

孙永卓:因为害怕,怕时间不够,怕旦夕之间就被取代。今年上半年,我一个月大概有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一直在外地出差。

其实我特别希望,我可以在办公室里面,谁也不要吵我,让我睡一觉。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开始就不能停下来。在科技行业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别人超越。

李一瑶:怎么坚持下来的?就是出于对事业的一种热爱吧。觉得毕竟老板这么信任我,肩上是有责任在的。另外也是通过各个项目的历练成长起来。

记得我接到的一个最棘手的项目——雅鲁藏布江特大桥。我负责统筹和建立模型的工作。

它是一个特别长的桥,相当于麻花这样拧着的一个形状。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那时候我们整个团队一直加班工作,有的时候会加班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最后顺利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甲方的肯定,那个时候,开心得忘记了所有的辛劳。

4

为什么快乐?

孙永卓: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付出很快就见到了成果。我们公司是2016年成立的,然而我们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研制出别人用三五年才能研制出来的东西。

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肯定。现在很多客户到我们这里洽谈合作,他们认为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并没有比别人差多少,甚至领先于北上广的一些公司。

林田科技研发的虚拟驾驶技术

除此之外,我也感到很幸运,在创业路上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是最富创造力的团队,主要由80后、90后的年轻人组成。

我们每周都要进行头脑风暴。大家畅所欲言。而我做的就是,评估这个产品它的连锁反应,最后领导团队开发出新产品。

李一瑶:我们团队是十多个人,也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大约26岁。大家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在工作上沟通没有障碍。而且我们私下的娱乐活动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去打羽毛球,一起在农家院做饭、聚餐。

相遇是因为热爱这个行业,所以我们幸福地前行。

5

为什么前行?

李一瑶:因为对我的事业有信心。BIM这个行业前景非常乐观。再一个,我觉得政府对我们这样的高新企业也很支持。现在正是发展的好时机。

辅助VR技术的无人机

希望可以把这个创业公司做好,立足吉林省,对接全国,既可以提升自己,又可以为家乡做点贡献。

孙永卓:我更多地看到了吉林的发展优势。我认为东北本身就是一个造血功能很强的地方。咱们东北有油又有矿,还有国内一流的医院、国内排名靠前的学校和人才资源。如果我们为这些人才建立一个很好的机制和平台,吸引他们回来的话,我觉得东北振兴指日可待。

东北师大净月校区

另外,这是一个拼创意,拼技能的社会。未来,我们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产品和有研发能力的团队,最后做成一个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可以叫得响的公司。也希望可以跟更多同领域的公司一起,组建吉林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集群,促进吉林科技的发展。

图片素材:受访者提供、百度图片

记者、编辑:丹丹

往期精彩内容传送门

你见过同「肝」共苦的爱情吗?

生活中,没有什么事不可挽回的

坚守,在我所站立的地方

穿越到70岁,还有勇气谈梦想吗?

敬一丹 | 在变化的时代,做一个记录者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这次换我来照顾你

工匠精神|吉林电台全媒体制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