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9月25日、26日,西北边陲连传佳音:陶峙岳、包尔汉在毛泽东的亲自谋划和张治中的影响下,经过新疆进步力量的积极推动,利用解放军大军压境的有利形势,战胜各种反动势力的重重阻挠,经过惊心动魄的一次次斗争,率领全疆8万国民党官兵和新疆省国民党政府毅然起义,全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获得解放。事后,张治中还写了一篇书面报告《新疆概要的问题》,就《新疆地理、历史与政治改革》、《伊宁事变与和平协定》、《几个问题和意见》等几个题目加以叙述,呈送毛泽东,作为最高决策的参考材料。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本文摘自《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李涛 编著,长征出版社

1949年夏,国民党政府在西北的反动统治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时任国民党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均倾向和平。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早在当年5月,原国民党和谈代表团顾问、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市长屈武,受周恩来委托赶回迪化,暗中策动和平起义。

8月6日,毛泽东在给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我党有威信的回族干部又甚少,欲求彻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决,必须采取政治方式,以为战斗方式的辅助。现在我军占优势,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陶峙岳现在动摇,有和平方式解决新疆的意向。”

9月初,随着西安、兰州、西宁等西北重镇的相继解放,促成新疆和平解放成为摆在毛泽东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间,中共中央得到有关方面的报告,称新疆方面赞成和平的力量,现已处在优势地位,但由于受资历、声望、立场、观点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均难以被其他各派政治势力共同拥戴。因此,那种登高一呼、山鸣谷应的核心人物,就成了和平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所在。谁来担当这一核心人物呢?毛泽东把目光锁定在张治中身上。

1946年4月至1949年5月,张治中担任国民党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在新疆期间,张治中推行亲苏和共、民主选举、民族平等、民族自治、释放政治犯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缓和了民族矛盾,安定了全省局面,威信甚高。此外,掌握新疆军政大权的陶峙岳是起义的关键人物,他与张治中私人交往甚密,既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同期同学,又曾和包尔汉一同在张治中手下担任过副职。

9月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张治中。

“西北野战军已由兰州及青海分两路进军新疆,希望你去电新疆军政当局,敦促他们起义。根据情报,只要你去电,他们一定会照办的。”毛泽东开门见山。

张治中异常兴奋地说:“我早有此意,不过新疆和我通讯早已中断,怎能联系?”

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不要紧,我们派了邓力群同志已到了伊宁建立电台,你的去电可由邓转到迪化。”

10日,张治中致电报陶峙岳、包尔汉:“今全局演进至此,大势已定;且兰州解放,新省孤悬,兄等为革命大义,亦即为全省人民及全体官兵利害计,亟应及时表明态度,正式宣布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归向人民民主阵营……甚望兄等当机立断,排除一切困难与顾虑,采取严密部署、果敢行动,则所保全者多,所贡献者亦大。”同时告诉陶、包二人他已做好不日返疆的准备。

电报发出后,张治中又考虑到新疆情况特殊,论位置则孤悬塞外,四面皆山,交通梗阻;论处境则北界苏联,南邻外蒙,西连中亚细亚,西南为印度次大陆;论人文则有13个民族,历史上曾互相砍杀,积恨极深。而马步芳一旦弃青海率马家军入疆则局势复杂,稍有不慎则后果不堪设想。同时驻疆部队中还有一部为胡宗南的嫡系,坚持反共不愿起义,必须利用矛盾,分化争取。于是第二天张治中单独致电陶峙岳,指示起义的有关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密切注意马家军的动向。

与此同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命令第一野战军尽快向新疆进军:第1兵团由青海取捷径进入河西,直取张掖;第2兵团沿兰新公路进逼西北。待两兵团会师后向酒泉挺进,务必切断青海通往新疆的道路,阻止马家军退守新疆。

张治中关于和平解决新疆问题的主张,迅速得到新疆各主要政治力量的响应。17日,陶峙岳、包尔汉联名电复张治中,表示已对和平转变审慎筹议,最近即将与广州反动政府断绝关系,接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至此,新疆和平解放已是水到渠成。

“天山积雪冻初融,哈密双城夕照红。”

1949年9月25日、26日,西北边陲连传佳音:陶峙岳、包尔汉在毛泽东的亲自谋划和张治中的影响下,经过新疆进步力量的积极推动,利用解放军大军压境的有利形势,战胜各种反动势力的重重阻挠,经过惊心动魄的一次次斗争,率领全疆8万国民党官兵和新疆省国民党政府毅然起义,全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获得解放。

陶峙岳和包尔汉在起义的电文中称:“自张将军离开西北,关内局势改观。而张将军复备致关垂,责以革命大义,嘱全军将士迅速转向人民民主阵营,俾对国家有所贡献。”

闻此喜讯,张治中兴奋地说:“我一贯保全新疆、保障和平的目的直到今天长时期是如愿以偿了。今后的新疆将永远是中国的新疆,新疆人民亦将永远享受祖国在大家庭的和平、自由、幸福了。回顾从1945年到1949年间,特别是1946年到1948年这三年,新疆局面是如此紧张,人民心理是如此动荡,多少次数濒于决裂,濒于战争,真使人惊心动魄,寝食不安。好了,现在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一切问题都成为过去了!”

促成新疆和平起义,是张治中以新的身份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的开始。共产党自然不会忘记张治中在新疆和平解放中所作的贡献,1955年,毛泽东亲自授予张治中一级解放勋章。

新疆和平起义宣布西北四省全部解放。毛泽东开始考虑西北地区军政领导的人选问题。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和张治中就新疆的民族自治、改组省政府、军队改编、财政、经济建设以及对苏条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事后,张治中还写了一篇书面报告《新疆概要的问题》,就《新疆地理、历史与政治改革》、《伊宁事变与和平协定》、《几个问题和意见》等几个题目加以叙述,呈送毛泽东,作为最高决策的参考材料。于是,毛泽东再次点将,让张治中去西北工作。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全国划分为六大行政区,彭德怀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张治中任副主席。

命令宣布后,毛泽东亲自接见张治中,客气而幽默地说:“文白先生,我们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吧!”

张治中谦逊地说:“今天您是领导,谈不上什么国共合作。不过西北人民和部队袍泽常常怀念我,我也常常怀念他们,您如认为我有去西北一趟的必要,我愿意做彭老总的顾问。”

“你去当彭德怀的副手,委屈了吧?你过去是西北四省的军政长官,现在是副手,委屈了吧?”原来毛泽东怕张治中有什么想法,才故意这样问。

听毛泽东这么一说,张治中有些窘迫,连忙说:“哪里哪里,我诚意接受,听命令,听吩咐。”

毛泽东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今后你可以来往于西安北京之间。”

张治中欣然应命,表示一定能同彭德怀及西北其他领导人团结合作,共同建设新西北。

11月22日,张治中以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飞往兰州。几天后,张治中偕同彭德怀飞赴迪化市视察工作。在新疆期间,张治中协助彭德怀,为成立新疆军区、改组新疆省政府和稳定起义部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张治中还亲自对起义部队的各级将领和机关干部以《怎样改造》和《再谈怎样改造》为题目,作了两次重要讲话,进行思想教育,对新疆起义部队以至对全国的起义部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2月28日,张治中随彭德怀飞回兰州,随即去西安,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协助彭德怀开始陕、甘、宁、青、新五省的领导工作。这一时期,张治中与彭德怀团结合作,为西北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对张治中西北之行所作的工作表示满意,当面称赞道:“国共合作得很好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