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6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的“智慧医疗助力医疗场景优化”分论坛上,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邢台市第九医院、武义县人民医院(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等医院,以及百洋智能科技等智慧医疗企业的管理者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智慧”盛宴。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升级改造,将赋予医院实现全医疗场景的优化,成为医疗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源泉。

记者/吴佳男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便捷、精准、规范。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国策的当下,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医疗正以惊人的速度渗入到医院从管理到临床的方方面面。

智慧医疗与现代医院的结合,已开始为医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7月6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的“智慧医疗助力医疗场景优化”分论坛上,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邢台市第九医院、武义县人民医院(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等医院,以及百洋智能科技等智慧医疗企业的管理者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智慧”盛宴。

助力医疗场景优化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做强,医院才更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依靠管理创新实现医院信息化飞跃》为题,北京医院副院长杜元太首先发表演讲。在他看来,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医院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处室管理,也不同于学科建设管理,当下,信息化已成为医院运行的重要基础,创新的源泉。

他介绍,2014年之前,医院信息化定位不准,主导建设思想定位于跟踪,而非引领。同时,信息中心并未单独设置,专业人员少,团队共11人负责两个院区,相互隔离。面对各种问题,2014年,医院旨在强素质、鼓士气,对信息部门工作人员充分授权,建立了责权统一,职能整合、扁平化管理的新型机制,以消除条块分割,打造复合型人才。

“学习能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杜元太最后表示,获取数字能力是世界上多数公司近年来的关键目标,数字化转型也将成为高管团队每个成员的责任。同理,医疗机构智慧化转型也应秉承同一理念。在此理念引领下,医院近年来的智慧化程度明显提升。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便民惠民服务更贴心、急救更快速、配药更方便、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转诊更顺畅、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这是近两年来,浙江省医疗行业“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十大目标。对此,温州市中心医院院长黄建平颇有心得。“刚接这个任务时我们自问,可以做到么?”几年下来,黄建平等人的感受是“成效明显,让病人少跑一次是一次。”

针对“十大目标”,黄建平逐条介绍了医院的经验和成果。他特别指出,其所在医院在浙江同类级别医院中,最早引入了Watson技术,以满足患者切实需求、医院建立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共给体系的需求,以及行业技术质量改进的需求。“2019年,省里提出了新的‘最多跑一次’要求,医院将一如既往,致力服务质量提升。”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我院近年的一些创新经验可为国家医改提供相应启示。”演讲之初,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陈锦飞一语惊人。该医院为企业控股医院,近年来不断发力与国际顶尖医院的交流与合作。今年1月,该医院与美国西奈山医院共同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致力于“质控”、现代信息化系统搭建等合作。

演讲后半程,陈锦飞主要介绍了医院肿瘤中心的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建设成果。在他看来,Watson肿瘤方案学习能力强且持续学习,可提供循证的、个性化的、有优先顺序的肿瘤治疗方案建议,协助肿瘤医生和临床团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未来的医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在医学上,它永远服务于人。”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弯道超车秘诀初探,当县域医院遇到人工智能。”邢台市第九医院副院长张会钦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近年来中国肿瘤发病现状,之后表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一机制应尽早推开。他同时强调,相关医生水平的提升亦刻不容缓。

“一个医生可能在某个病种诊疗上较为擅长,但不可能在所有癌种上都有所长。”近年来,邢台市第九医院与百洋智能科技达成合作,成立了“多学科联合会诊—Watson肿瘤智能会诊”中心,以实现医院肿瘤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

“Watson系统相当于一个多学科团队。”张会钦介绍,目前,其所在医院正在推进医务科、门诊、肿瘤会诊中心、肿瘤一、二病区多科室的一体化联动机制的形成,整合中外治疗相关差异等内容,“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远近闻名,武义县人民医院(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受益于此。“Watson+大医院专家,联动基层,信息化同步,将是未来医联体整体成效提升的重要模式。”武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文军表示,当下,国内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取信于民”。相关机制也尚未成熟,患者就医模式难以改变,解决这些问题,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非常重要,引入人工智能应是重要思路之一。

目前,武义县人民医院“上联”邵逸夫医院等医院,“下接”县域基层医院,建立了成熟的联动机制。“双脑合一,双体贯通。”陈文军解释,这一机制下,围绕医院创建的医联体医院人工智能中心,上级医院对接Watson和大医院专家,参与医联体医院MDT,为下级医院及时提供临床决策指导,为地方培养青年骨干。“携手AI,敢于担当;寻找差距,主抓落实。”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众所周知,青岛百洋智能科技最早在国内引入Watson肿瘤相关项目,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医院落地应用。“基于AI等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智能医疗”,青岛百洋智能科技首席医疗官吴文韬以此为题,系统介绍了Watson相关项目。“Watson不仅是临床决策助力工具,当下也已成为医疗机构科研及教学的工具。”他认为,Watson正逐渐深入医院发展战略环节,成为医院学科建设的利器。

“温和,坚持,有明确的方向。”在吴文韬看来,这一理念,是百洋骆驼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目标在于,“让医生领队,携手医院,踏实地向前走。”

智慧造福未来


智慧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

智慧医疗的核心是“便捷、规范、精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升级改造,将赋予医院实现全医疗场景的优化,成为医疗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源泉。

本次分论坛的下半程为尖峰对话,上半程的演讲者围坐台上,聚焦智慧化医院建设,畅谈医院信息化管理新路径。

“智慧医院建设,离不开互联互通、智慧感知和人工智能决策应用这几个关键点。”杜元太表示,未来医院中,患者数据一定在云端。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像百洋一样的智慧医疗企业的助力。

“未来的医院院长如果不关注信息化,就不是一个好院长。”黄建平表示,医院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就是对管理的重视。“智慧医院建设的背后,是信息化的全面改造。‘最多跑一次’看似流程的改变,其实是信息化的变化。”他建议各家医院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一定要慎重,因为“合适的伙伴才是最好的伙伴”。

“无论肿瘤还是其它学科,发展过程中,‘规范’和‘跟踪’都是最重要的原则。”这是陈锦飞从国外学习归来后的感悟。他希望更多医院能引入类似Watson一类的系统,以更好实现学科和能力提升。

“当下,医学知识发展非常迅猛,互联网产业进步迅速,这些都是医生个人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应对挑战,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如何打造复合型人才都是医院管理者思考的重要方向。”张会钦表示。

“便捷、规范、精准,这是人工智能赋予医疗的新标准,也将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吴文韬最后表示。

本次论坛由百洋智能科技独家支持,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培春和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李爱民联合主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