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谷景区就是张纪中版《神雕侠侣》中“断肠崖”取景地!

走进雁荡山灵岩景区,去卧龙谷追《神雕侠侣》的足迹,小龙女是在哪里跳崖的?答案就在文中。

说起雁荡山三绝,分别是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点,灵岩景色为全山之冠,被誉为雁荡山之“明庭”,按古代词语解释,是古代帝王祭祀神灵的地方,也是指圣明的朝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上刻着“钟鼓齐鸣”四个大字,这是上海朱文龙等六个文人应景题写的。

2015年的时候,恰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青岛画院一年一度的写生创作作品展也以曾此为主题,展名“钟鼓齐鸣”。取警钟长鸣、铭记历史、鼓舞人心、珍爱和平之意。“钟鼓齐鸣”四字亦镌刻于雁荡山灵岩景区入口之巨石之上,昭示天地。

入景区,石桥拱立,林荫间狭长的小河道延绵,有些干涸是因为雨季以后河水会变少,但清晨仍给人魂牵梦绕之感,非常美妙的景象。

据说徐霞客一生走过的地方不会再走,而在灵岩,徐霞客走过两次!因此在这里树立了徐霞客雕像。

远远的我们可以看到一高一低两块岩石,称“老僧拜塔”。高者似塔似碑,兀然挺立,低的那块,其神态逼肖一位穿着宽大僧袍的老僧,低眉合掌,拜倒在石碑之前,老僧口中似是念念有词,其虔敬之态比灵隐寺里做功课的老和尚有过之而无不及。

透过树林清晰地看到“天柱峰”,它在灵岩寺右前方,高约270米,宽约250米,色白体圆,立地擎天,气势磅礴。峰北侧的摩崖是有“辟立千仞”和“天不塌,赖以柱其间”,生动得描述了它的传神景象。

莫言以雁荡山为题,当场做了一首诗:“名胜多欺客,此山亲游人,奇峰幻八景,飞瀑裁九云,石叠千卷书,溪流万斛金,雁荡如仙境,一见倾我心。”

灵岩寺因背依灵岩而得名,是雁荡十八古刹之首。该寺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咸平二年(999年)真宗赐额“灵岩禅寺”。后几经兴旺和兵毁、重建,盛时有屋宇百余间,藏经千卷,时称“东南首刹”。

灵岩寺周围群山环列,环境清幽,为雁荡“风景三绝”之一。

一路向上,紧贴石壁的盘山道盘旋弯曲,仅宽一米左右,雨后众多小泉水沿石壁流淌,把盘山道洇的湿滑,看着就非常惊险,也时不时会看到“注意落石”的标志,行走路过时注意便好。

俯视,两峰之间的峡谷郁郁葱葱,一派绿色的海洋一般,相信如果航拍飞到100米会拍到更加壮丽秀美的景致。

进入惊险的卧龙谷玻璃栈道。玻璃栈道是由凌空高架在悬崖峭壁上形成旅游观光悬空透明玻璃栈道,玻璃栈道的钢化玻璃载重安全系数已经堪比传统的钢筋混泥土,游客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也大大的方便了景区的环保安全及欣赏。

站在玻璃栈道上向下望去,便可以看到“小龙湫”,没错!

答案揭晓:这条细小的瀑布之上就是《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跳断肠崖的地方,这条常年都是涓涓细流的细长瀑布成为了断肠崖的一处标志。

穿过玻璃栈道,站在断肠崖前望独秀峰,果然独立挺秀,凌空斗绝,出类超群,苍翠有致,时有云雾缭绕。曾经看过一些报道,在这里有为情所困专程到此自杀的,有“武侠迷”冒险拍照差点坠落的,还有慕名而来结果迷失了方向的…… 因此这里目前景区也在此地做了很多安保措施。

“断肠崖”里面的有一片碧绿的潭池,名曰“龙口湖”,湖水清冽碧绿,湖中央一白衣观音站立水面莲花之上,让人有误入瑶池之感……

观看“灵岩飞渡”,据了解它表演于1916年,最早起源于农民上山采草药,后来演化成现在的高空飞渡表演,位于雁荡山灵岩景区内。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顶拉上一条绳子,高达200米,宽亦200多米,可谓世界罕见。人在绳子上表演翻跟斗、飞翔等动作,堪称一绝。人员除了横空表演外,还在270多米高的天柱峰顶用缆绳悬空而下表演。

我们也有幸见到了悬空而下的表演者,没想到是这样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体太棒了!钦佩之至!

关于灵岩

1、地址: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镇灵岩村

2、如何到达:

1)旺季时到景区内各主要景点(“二灵一龙”)都有绿色小巴可达,满10人即开,价格非常便宜,从最东端104国道雁荡镇(白溪)路口到最西端的大龙湫,也只需6.5元。

2)如果在淡季,游人稀少,景区里的公交车就不按“票价表”的规定开的(因为票款还不够司机付隧道费和停车费)。这时包车是最好的选择,大约80-100元就能包一下午的车了。包一整天的话最少要200元。

3、开放时间:6:00-20:00

4、门票:50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