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打好“钱、地、人”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2019年7月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介绍《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农业农村部:打好“钱、地、人”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火苗整理了部分农业农村部领导讲话内容,供大家知悉该《意见》的核心要点。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 在“钱、地、人”这三个方面力求打出“组合拳”。

在“钱”的方面:一方面,健全财政投入机制。这里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例。经过测算,这一比例的提高将会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同时,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基金。

另一方面,创新乡村金融服务。大家知道,金融服务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这一次文件重点提出了要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初步测算,这项措施将会增加10万亿元以上的县域贷款余额。

农业农村部:打好“钱、地、人”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在“地”的方面:完善用地保障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时候,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开展县域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探索针对乡村产业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及融合发展,这方面盘活后,就会更好地拓展乡村产业用地空间。

在“人”的方面: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兴办产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支持职业院校扩大农村定向招生。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的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实现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

农业农村部:打好“钱、地、人”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司长曾衍德:解决好“空心村”问题,根本还是要发展乡村产业。

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出现“空心村”的问题,一些乡村留不住人,日渐凋敝。“空心村”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乡村没有产业。没有产业,乡村就吸引不了资源要素,也就留不住人。解决好“空心村”问题,根本的还是发展乡村产业。

第一,要把产业更多留在乡村。过去在农村搞种养业,城市搞加工流通,农民拿不到多少收益,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

本次《意见》里提出的:要突出乡村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这些都是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要尽量把这些留在农村。

农业农村部:打好“钱、地、人”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第二,要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目前,在田头就业的农民在减少,一些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不是不想在乡村就业,而是乡村的产业发展不充分,就业岗位较少,他们只能往外跑。

《意见》提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第三。要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发展乡村产业目的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改变目前一些乡村产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增值收益留给农民不多的状况。

《意见》中提出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融合发展等多种方式,让农民不但能就业、有活儿干,更要有钱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农民的笑脸多起来。

资料来源:中国网直播

农业农村部:打好“钱、地、人”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