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昨天上线的每日拼拼突然延期了。

一则道歉函随后而出:由于准备不足,每日拼拼APP及小程序所有功能暂停使用,正式公测时间延期。

相对于近几天的高调曝光,不免让人感到愕然。

真假甄选师之惑?说好的上线延期了,每日拼拼的甄选师没露面?

1.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每日拼拼的甄选师怎么这么熟悉?

每日优鲜又有大动作,预备上线每日拼拼APP,在拼团制度方面,“每日拼拼将用户分为会员、甄选师、顾问三个等级,会员又分为初级会员、中极会员和高级会员”。

有几个疑惑:

每日优鲜旗下已有每日一淘,现在上线每日拼拼的战略目的?

每日拼拼怎么也出现了“甄选师”?行业里的人一看就乐了:

模仿、COPY、照葫芦画瓢都可以,毕竟商业模式不是专利,但“有好东西”的甄选师、寻味师早已声名在外,坦率地讲,有好东西取名非常走心,寻味师无非是普通意义的采购(升级版),甄选师无非是会员代理(升级版),属于公司的IP组成部分,也有知识产权的意味。

现在出现在每日拼拼的预设里,让人哭笑不得,学习好榜样没错,但连名字都照搬,如此这般的硬伤也太搞笑啦。

2.平台电商的会员层级也备受诟病,每日拼拼延期不会是担心“擦枪走火”吧?

据说2月26日内测当天,出现下载限制、注册不成功、分享功能不稳定、预计收益展示不准确等bug问题。

真假甄选师之惑?说好的上线延期了,每日拼拼的甄选师没露面?

简单地说就是商业模式需要自己演练几千遍,否则推出来就会丢人现眼。同时要在电商法的合法、合规框架之下才能推向市场。

每日拼拼“按会员分三级,然后会员、甄选师、顾问”的描述让人懵逼,貌似已经超过三级分销,而且按相关陈述“会员直接发展10位高级会员、间接发展20位高级会员后可成为甄选师,直接发展10位甄选师、间接发展30位甄选师后可成为顾问”显然已经“涉传”,只有高级会员才有资格发展高级会员,不存在普通会员发展高级会员,这是逻辑错误;同时“间接发展”已经超过三个层级,这是法律禁止的;同时后台系统也容易出现“预计收益展示不准确”的各种情形。

其实春节前后已有数家平台电商会员模式“拉人头”被媒体反复质疑,更有平台一纸通告宣布平台只有一个层级,“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店主管理办法,平台统一只有一种店主身份,店主可自购也可以进行一级分销,直接销售或购买商品才能获得佣金”。

在大家观望的微妙时刻,每日拼拼“带菌”上阵,最后关头延期上线,一大堆bug得赶紧处理,否则项目会直接崩盘。

真假甄选师之惑?说好的上线延期了,每日拼拼的甄选师没露面?

3.每日优鲜不放过任何一个风口,但该入局社区团购却闪了腰

每日优鲜已融资八轮,合计10亿+,依靠资本强大的火力,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风口,可谓“追风的汉子”。从O2O生鲜电商到无人货架,从自有品牌“每日良品”到社交电商“每日一淘”,每日生鲜抱着“宁可错杀,不可错失” 嗜血的态度拥抱风口。

5万亿+的生鲜市场眼看难以一口吞下,每日优鲜背负了“资本也要兑现”的压力。继续变阵保持高增长或赶紧上市,每日生鲜看似有风口就杀进,背后是持续高速增长的乏力。

冒进是冒进,但至少在资本面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这次每日拼拼明显有点“霸王硬上弓”的态势,不仅主攻方向有重大偏差,本来每日拼拼理应杀入社区团购,但现在确是与“每日一淘”同质的竞品,在品类上、社交模式等同出一辙,只是每日一淘是返利,每日拼拼是拼购,但是本质是一回事。所以这次大阵仗只是上线了一个跟自己同类的竞品,而且模式漏洞百出,抄袭的痕迹过于明显。

对于如日中天的社区团购,差不多相关各方均已入局,如厂家、产地端(如正大集团孵化的优鲜管家),有渠道端(蓉城优品、快来优品等),还有零售端(盒马鲜生等),以及宝妈团(食享会、你我您等),店主团(兴盛优选),店主+宝妈团(苏宁小店),目前社区拼团200家入局企业中已经跑出月GMV过亿的“五朵金花”食享会、十荟团、你我您、松鼠拼拼和零零壹。

从时间节点来看,社区团购的窗口期将要关闭,入局门槛已抬高至30个城市和1万+社区,从所有参与方跑步入场的态势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每日拼拼在关键节点,上演如此一出尬戏,还好刹车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