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N曹鑫 记者 李梦丽/文、图

  

  近日,江西商报记者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在南昌市烈士陵园旁某水泥搅拌站采购约一百余方混泥土,使用后工程质量检测不达标,送检发现产品成分缺少近一半,索要赔偿却以无发票和无发货单为由被拒。

  记者调查发现,该搅拌站为当地村民联合开办,无名无证无生产资质,不但扰民,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过往的水泥搅拌车对附近某司法警校学生出行和日常训练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内销”实为幌 产品系“三无”

  两个多月前,王某和一位朋友承包了村里的乡村道路建设工程。朋友向王某介绍了南昌市烈士陵园附近的一家水泥搅拌站,该搅拌站能以低于市场价出售产品,并承诺保质保量且立方体抗压强度能达到C30标准。

  几经协商,王某预先下单交易了一百多方湿料式混泥土,并且在对方要求下现金结款。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乡村路改建也陆续开始动工。然而,第一期工程段完工后,水泥出现大量开裂,且一碰就碎。

  进行混泥土质量检测后,发现水泥路抗压强度标准等多项指标不达标。王某将购买的混泥土送检,得知该混泥土产品砼强度标号连C20都达不到,且混泥土基本成分也缺少近一半。

  气愤的王某和朋友一起找上水泥搅拌站理论,并要求进行赔偿。然而,对方以王某无法提供收货单和发票为由,拒绝任何赔偿,且不承认自己产品不合格。

  此时,王某才意思到自己可能被骗。他发现该水泥搅拌站连一个名字都没有,根本无处投诉。自己当时心存投机心理,在低价面前未过多考虑产品质量和开具发票的事情。

  9月11日上午,江西商报记者来到瀛上村森林公园综合场,沿长青路穿过墓区,在西北方向的烈士陵园旁找到了该水泥搅拌站。一路上记者先后遇到两辆白色水泥搅拌车,往松鹤路出墓区方向驶去,沿路搅起大量粉尘,且速度奇快,并不断按喇叭示意行人避让。

  远远听到轰隆隆的机械操作声,此时,搅拌站设备正运作着,一辆搅拌车正在装载混泥土,一旁另一辆正排着队。六七名工人用手推车往搅拌设备拉运着工料,工人未着任何工作安全服。搅拌站估算占地约一个足球场大,四周堆着成堆的沙子,除了两座大型机械设备外,在入口处仅有两个用集装箱改造成的简易办公室,除此外,记者没有看到任何名称显示牌。

  “你哪里的喔?你怎么知道这有混泥土搅拌站的呀,我们只进行内部销售。”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进搅拌站,工作人员却事先询问起记者身份来,显得很是警惕。

  几番对话后,记者发现,搅拌站为瀛上村当地村民联合开办,并未取得营业执照,且由村民担任技术人员。

  一名万姓负责人隐晦地向记者透露,因为环保这一关过不了,根本办不了证。而所谓的“内销”,就是指直接拿工程量过去,只接受现金结款,不开发票,需要多少就制作多少。

  当记者提出需要将混泥土运至南昌市东湖区时,该负责人表示只能在晚上下半夜运货,因为他们水泥搅拌车未办理运营证,不敢进市区。

  污染环境与扰民引发担忧

  记者绕水泥搅拌站四周走看,发现其东侧几乎被一片墓区包围,通过地图比对不难发现,水泥搅拌站紧挨着烈士陵园,仅有一条允许单车通行的小路相隔开,偏北方向的不远处则是灵山公墓的边界。

  记者注意到,小路路面覆盖着厚厚的粉尘,靠着搅拌站那侧,沿路的树已经被建筑垃圾和产品废料拦腰掩埋,堆积约两三米高,这些树的树叶都已经枯萎。路的另一侧,便是墓区,一些较靠外的烈士墓碑和绿植上面都不同程度地覆盖有粉尘。

  南昌市森林公园综合场,位于南昌市经开区瀛上村,为南昌墓园中心,有灵山、万寿、琼山、青山等墓区以及南昌市烈士陵园,平常便会有不少市民到墓区祭扫。

  9月11日中午,记者来到南昌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水泥搅拌站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平时运货车辆都是正常进出,管理处对经由墓区的长青路并没有管理权限,且搅拌站并未进入陵园地域,所以并未过多介入干预,只知道水泥搅拌站是今年上半年才出现,是当地村里面在经营,而且管理处一直以为它手续齐全合法合规。

  瀛上村森林公园综合场往黄家湖方向和松鹤路方向,居住着不少村民。采访中,村民向记者反映,平常也会走长青路路过,以往经过烈士陵园路段时,都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从今年年初开始,该路段路面的粉尘弄得行人很是狼狈,一有车辆经过路人就得吃灰尘。

  长青路是通往烈士陵园的必经之路,在与松鹤路交界处,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便坐落于此,长青路也是学院学员出行和日常跑步训练的地方。

  学院学工处王处长向记者介绍,学院也关注到了水泥搅拌站的存在,校门前的长青路过往车辆从上半年开始较往常多了起来,其中水泥搅拌车速度普遍较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学院门口突然出现的水泥搅拌车,王处长表示,学院也一直以为水泥搅拌站手续齐全合法合规,而出于学员出行安全考虑,学院日常会设岗巡查并加强学员道路出行的安全教育。

  被责令整改却“夜间”作业

  9月11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经开区质监局”),并跟随执法人员来到水泥搅拌站进行现场检查。

  由于搅拌站负责人不在现场,执法人员只得与负责人电话取得联系,当场询问得知该水泥搅拌无法提供任何证件,且未办理任何手续。随后,执法人员告知搅拌站负责人通知员工停止现场的一切行为,并要求负责人第二天到行政服务中心接受调查。

  据经开区质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搅拌站负责人接受询问调查时,对执法人员称搅拌站9月份才开业,目前没有任何收入和相关的数据及台账资料。

  根据申办混凝土搅拌站资质需达到的六个基本标准要求,该处搅拌站不具备经营资质。9月13日,经开区质监局执法人员再次来到该处水泥搅拌站,发现搅拌站贴上了“瀛上村”字样的封条,而执法人员也对搅拌站出具了责改通知书。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后续将把搅拌站相关情况抄报至经开区政府相关部门。

  9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烈士陵园对搅拌站进行再次回访,发现搅拌站并无工人作业,但走近查看发现,搅拌站机械设备依旧有工作痕迹。随后记者走访附近居民,有村民向记者透露,搅拌站白天是关停状态,但到晚上却依旧在作业,并且夜间有水泥搅拌车进村里拉货。记者随即将这一情况反映至经开区质监局。

  9月20日,记者再次以消费者身份拨通搅拌站老板联系电话,并以在经开区附近做工程为由,提出急需购买混泥土。对方表示,搅拌站现已关停生产,因环保过不了关无法办证,这两天会拆除设备不再经营。

  更多内容请登录江西商报官网:

  www.jxsb.cn

  或关注本报腾讯官方微博:

  t.qq.com/jxsb-com

  微信ID:jxshangbao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