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布写的第62篇文章——《商业养老险有必要买吗?怎么选择更合理?》

一、如何通过自身的切身角度,来评估自身是否需要购买商业养老险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解释商业养老保险的本质。不论是社会养老保险还是商业养老保,本质都是拿了投保人的钱,做长期的投资,等到被保人去到退休以及约定年龄时,按约定方式返还给被保人的一种保险机制。不论是商业养老保险还是社会养老保险那,同样受到国家机构的监督。

而后续的问题我分两种情况来回答:

被保人有社保被保人无社保

1、被保人有社保

如果你有社保,那么可以通过计算目前自己在退休时大概获得的养老保险金额度,并大约计算一下自己到时候的预期(想要的)生活水平,如果期望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弥补。

为什么会通过计算期望值得方法来判断是否需要购买养老保险呢?

因为不排除有的朋友本身享受的社会福利水平比较高,除非特发情况(慢性病、糖尿病等),否则不需要花太多的心力去磨商业养老保这件事。

在养老保险的角度,商业养老保是补充社会养老保“广覆盖,低水平”的不足而存在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同样的退休金2600元/月,有的老人家认为够花,而有的老人家认为连去一个旅游都不够等等,这都是非常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就需要投保人从被保人的角度去出发考虑,切莫自以为是,因为一旦买下了养老保险这种强制储蓄的保险产品,对于未生效之前的家庭现金流来说,都属于一份支出,有支出就有压力,相信有家庭的人就会知道,小布不再赘叙。

2、被保人没有社保

看过小布文章的应该知道,但凡涉及到配置保险的问题,小布我都有提到一点,社保是国家福利,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福利机制,能最大限度地转移老百姓的基本养老、医疗问题,是一个买了是应该的,不买就是傻瓜的地位。如果有的朋友在养老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商业养老保险的话,那小布想问一问,社保跟你有仇呢?还是你跟自己的钱包有仇?有钱也不是这样乱花的。在风险管理师的角度出发,用最低的成本购买最高杠杆的产品才是我们一个理性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而购买社保这种政治正确的事儿,不应该划到要跟商业保险的级别去做选择,这是愚昧、反智之举。所以在我的价值观与从业素养出发,见到有被保人没有购买社保就要咨询商业养老保险我都会打回去,先让对方购买社保后,再作评估。为什么呢?

第一,社保相对于商保来说,基本上没有准入门槛,只要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即可。

第二,社保费用低廉,是国家福利,只要购买了社保,基本上能转移最低层面的大部分风险,杠杆率是商保所不能比拟,并且望而却步。

第三,商保的地位是弥补社保的不足而存在,既然社保是转移底层风险中的大部分责任,那么大额度的、特殊的、超出社保范围的财务风险我们就能利用商保去转移,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是如此。

3、商业养老保险,怎么买?

购置商业养老保险在一个家庭的收入成长曲线的X轴与Y轴,它的point,应该是家庭已经有足够的人身风险保障、以及充足的现金流之时。而人身风险保障指的是人寿险-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养老险/教育险,这一个排序我是从轻重缓急的标准来排列的,而养老保险为什么排到最后与教育金基本同等级别呢,是有我的考虑。

养老保险是一种递延性质的保险,目的是解决自身退休时的养老费用风险。但是如果被保人这一辈子是平平安安,一生无事故发生的,那这很好,能顺利去到老年阶段,但如果这个人命运坎坷,年轻时发生大病?出现意外?这对于没有人身风险保障的被保人来说,能否走到老年人阶段就没有太大的确定性了?

而在人生的这段路上,有可能发生的所有不确定性风险,单独靠一份养老险是没有办法去转移的,得需要专门的保险产品来转移这部分的责任,如人寿险—死亡风险;意外险—死亡/残而不死;重疾险—重大疾病的收入损失/治疗/康复/护理/饮食;医疗险—直接的超出社保范围的大额医疗费用,进口药物,器械;这几个工具对应的紧迫性与优先级都是养老保所不能比拟的,这些才是对我们的家庭财务有一个保驾护航作用的关键核心产品。

而养老保单独对应的养老,难道就只是获取养老收入的唯一工具了吗?

小布很肯定、确定、一定地告诉各位,不是!这仅仅众多方法中的是其中之一个选择,每一位公民能选择的工具还有很多,如年轻时通过几十年奋斗,实现财富增值和财务自由,即非劳务收入>劳务收入,还清负债;那么这时候,还需要额外买商业养老保险么?可以很肯定的就是,这个层面的人对于买不买就不是那么必要的,因为无关痛痒,即便是退休也有足够的现金流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

若果认为自身这辈子很难做到财务自由这一步的,那么考虑购买养老保险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保守的选择,而购买的前提,我希望是这样:

1、安心养老,前提是配置了能保驾护航人身保险。先确保自身的人寿险-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的保额是充足且没有对自身的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一般占家庭收入的15-20%算合理),但是花同样的钱,我希望是能买到更高的保额为基准。

2、目前的社保养老金与自身期望的养老保险额度差距较大。

3、货比三家,在计算好通货膨胀这一类命运级别的风险之后,理性对比多家保险公司的养老产品,标准是在能覆盖第2点的前提下,确保自身的保费能保值,并选择收益能基本抵御通胀,如果不能,那么这就不是一款好的产品了。

4、至于影响选择的品牌、服务等,这就见仁见智。而小布我的核心思想是:再牛逼的广告、再犀利的嘴舌都不及正儿八经的看合同条款来的有说服力。广告、代理人能骗你,但是保险合同不会骗你,白纸黑字的合同,即便最后出现纠纷打官司,合同上有什么就赔什么,所以看清楚合同很重要。

5、找一个能在你出现危难时伸出援手,为你扛得住保险公司与法院压力的人作为自家的保险经纪人。经纪人在保险业的角色是逐步专业化与细分化的产品,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必然会产生的职业。满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家庭保险有着更高要求的需求,如——符合财务收入特征、能实现多家选择、专业、客观。

为什么小布说的是经纪人而不是代理人?

因为经纪人在法律层面上代表的是投保人的切身利益,需要为客户的损失负责,而代理人却不是,他们代表的是保险公司的利益,签订的是保险公司的委托合同,即便是出现纠纷,也没有为客户发声的权利与义务,也就是即便是代理人自己酿成的纠纷,拍拍屁股就能走,置被保人于水深火热中不顾。(详细请查阅《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七、第一百一十八)

以上是我对于养老保险的思考与购买方法论,如有不同观点,请留言讨论。

大家好,我是布兰特,帮你识别风险,重新理解保险!

■The End ■

榜样不是影响他人的主要因素,而是唯一因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