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除了吃月饼,

上海还有哪些风俗?

来看看,

这位“老上海”、清代诗人秦荣光是怎么说的:

中秋赏月竞开筵,

月饼堆盘月样圆。

礼斗香还烧大斗,

南园向最盛香烟。

这首诗来自《上海县竹枝词》,

暗含了上海两大传统风俗:

斋月宫和烧斗香。

“斋月宫”吃芋艿毛豆

“斋月宫”,是“祭月”的别称。每逢中秋,家家户户必要供上月饼。南北方风俗略有差异,北方人的家中会摆上月宫符像,但南方未必。但要说最不同的,一定是吃食了。在古代,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要吃芋艿和毛豆。

这种饮食风俗延续至今,来源有两种解释。一来,中秋节被老上海称为“八月半”,《上海县志》里曾记载,八月半是芋艿、毛豆的生日。再者,两种食物寓意吉祥:豆荚里的一排豆子排列齐整,象征兄弟姐妹团结;芋艿以球茎繁殖,子芋依附在母芋周围,象征阖家团圆。

在上海,吃芋艿、毛豆的风俗,早在清代宝山地区就出现了。清代诗人周兆鱼,在《潜溪杂咏》写道:“芋魁大豆瓣香烧,玩月相邀夜漏分” 。“潜溪”就是今天的宝山区大场镇。

1948年大场集镇周边地图

2018年,乾溪新村与大场集镇周边地图,“乾溪”就是与古时候的“潜溪”。

烧斗香祈福金榜题名

“斗香”是一种线香和马粪纸做成的“斗”状物,大小不一,外围糊有三圈五彩纸,中间贴上“月圆人寿”等字样的剪纸金字。香斗里面盛放木屑,中间竖立一株用檀香扎成的大主香,名“龙头香”,四周还会铺上一些碎的檀香等。

清末《图画日报》里的买香斗

烧香斗,有为家人科举夺魁祈福之意。因为在古代星象学中,“斗”与主宰文运的“魁星”“文昌星”,关联紧密。

秦荣光诗中所说的“南园”,就在今天的黄浦区也是园弄、凝和路一带。“南园”在清朝康熙年间,被一户人家买下后改名叫“也是园”,园内建了一个称为“蕊珠宫”的道观,内有奎星阁。每逢八月十五,妇女们到这里烧斗香,祈祷夫君或儿子能科考及第,金榜题名。

清末《图画日报》里的蕊珠宫

1904年也是园一带地图

清末《申江胜景图》里的也是园

“走月亮”能通宵达旦

有一个宋朝人说,上海还有一个风俗,叫做“走月亮”。他就是朱以纯。

宋代诗人朱以纯《三山亭》诗下有注文:“华亭每中秋夜,有仙鹤下,妇女夜时,谓‘踏月’。”华亭,是“松江府”别称,包含了今天上海全境的相当一部分区域。中秋之夜,皓月当空,精心打扮的妇女们结伴在月光下行进,游玩祈福,这就是“走月亮”。

清末松江府全境地图

旧时,上海地区“走月亮”风气颇盛。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还有一首这样讲到: “斗坛向晚篆烟笼,玉镜澄澄炯碧空。港口夜阑喧士女,三更犹到蕊珠宫”。作者自己还在诗下面附了一段注:“斗香之盛,蕊珠宫为第一。八月十五,竟日夜未辍也。然夜间踪迹易淆,良莠不辨,苟有门户者,往往以此为妇女戒。道光十六年,黄邑侯冕禁止夜游,数年来,此风稍息矣。”

这段话翻译过来大意是:当年上海妇女“走月亮”是通宵达旦的。但是夜间踪迹难辨,为了避免发生不安全事件,道光十六年(1836年)上海知县黄冕下令“叫停”这一风俗。从此,“走月亮”的风俗才慢慢消失。

中秋夜妇女携伴“走月亮”

上面这几个风俗你还记得几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