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收藏着一张老照片,是萧长华先生的。照片上看,萧老七十来岁的样子,长脸光头,鼻直口阔,留着山羊胡,双目温和,尽显慈爱敦厚的长者风范。照片背面,有我曾祖父徐兰沅的题字:“萧老乃吾师叔,又是吾最知心的好友,我们心术信义皆同,语言合意。寻常见面谈心,临行总是不舍,必看走远方归。”读及最后这句,体会着“必看走远方归”是怎样一种情感,我在想,萧老有着怎样的魅力,才能令我曾祖父对怹如此敬仰呢?


徐淳

作者为梅兰芳琴师徐兰沅的曾孙、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我曾祖父称萧老为师叔,这是从哪论的呢?我家尊崇道教,萧老是我曾祖父的祖父徐承瀚的道教弟子,故而萧老长我曾祖父一辈。又因我曾祖父是梅兰芳的琴师,萧老是梅兰芳长期的合作伙伴,因此二人交往更为密切。萧老常来我家串门,但很少在我家吃饭。只因我家人口多,萧老怕增加我家的负担。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萧长华

萧老住在宣武门外西草厂的一个院落里。他家跨院里有两棵大枣树,树上结的嘎嘎枣特别甜。我奶奶宋喜珠是萧宅的常客,因为我奶奶的老姨是萧老的儿媳妇,因此我奶奶管萧老叫萧爷爷。我奶奶常去萧家看老姨,每次去,萧老总是热情地拿出糖果招待她这位孙辈小客人。给我奶奶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甜甜的枣和院子里的两口大缸。缸上面盖着铜盖,本以为里面装着什么宝贝,打开一瞧,却原来分别装着煤核儿(没烧透的煤块或煤球)和烂纸。萧老把每屋的炉灰拿小铲子仔细筛分,拣出煤核儿收在一个大缸里,晚上用它来封火。萧老说,用煤核儿封火既不易被煤气熏着,还省钱。另一个缸里盛着平日里擦东西用过的纸和各种包装纸,萧老把这些废纸攒起来卖废品。这真应了那句老话儿,“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萧老的这些个做法,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有环保意识,按老话儿说就是俭省。总之,过日子嘛,既要开源更需节流。

萧老在家管过日子,柴米油盐都得由他安排。我奶奶的老姨负责采买、做饭。萧老每天让她买一斤肉。买回来之后,把肉切成片,然后用酱油煸炒,放在一个大碗里。这一家老小将近十口人,一天三顿饭,甭管做什么菜就都朝这碗肉说话了。一斤肉就是萧老给自家定的伙食标准,绝不能超标。给别人定限度容易,对自己严要求不易。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对自己有约束就不易犯错误。

萧老跟梅兰芳剧团到外地演出,他总是让跟包的(旧时指专为某个戏曲演员管理服装及做其他杂务的人)带着两个锅,一个铁锅,一个砂锅,自己做饭吃,从不下馆子。那时候,梅兰芳先生每天给每人两块钱伙食费,演员和跟包的都有。两块钱在当时能吃得很好,可萧老临行前总是炸上一大碗酱带着,砂锅煮面,铁锅偶尔炒个青菜。我奶奶说,那时候我爷爷也跟梅剧团到外地演出,天天到馆子叫菜,顿顿丝熘片炒,有酒有肉。我爷爷过的是少爷生活,剧团里有不少人也是这样的。而萧老从无此举,总是过着粗茶淡饭、布衣瓦器的日子。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审头刺汤》剧照

是不是萧老挣得少呢?那怎么可能!他是京剧史上最有名的科班——富连成科班的总教习,他被誉为丑戏万派之源的丑行宗师,他长期跟梅兰芳同台演出。梅兰芳对萧老特别敬重,曾向卓别林盛赞萧老的艺术。萧老在梅剧团的演出费是很高的。后来萧老到中国戏校当副校长、校长,工资待遇也不低,足见萧老是很有钱的。在萧老家正房的小套间里放着一口棺材,那是他为自己百年之后准备的一口寿材。我奶奶说那里面放的都是银元,拿红纸把银元包成一卷一卷的。棺材里码满了银元。萧老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一句一句唱出来的,一出戏一出戏挣出来的,更是他一口一口省出来的。萧老有钱,却过着极简朴的生活。


萧老缘何爱过紧日子呢?皆因萧老的父亲是苦出身,想必萧老也过惯了苦日子,但更重要的是他日后虽然挣了大钱,仍不忘初心。他知道挣钱之辛苦,钱来之不易。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萧长华教中国戏曲学校的学生排三国故事“群英会”中的“蒋干盗书”

萧老挣钱不花,挣那么多钱干什么用呢?我奶奶给出了答案。萧老并非不花,而是相当大方。他做中国戏曲学校校长的时候,夏天一入伏,他就给戏校的师生每人送半个西瓜。而且他还自掏腰包给戏校置办些个竹桌子、竹椅子,还买来很多花草树木栽种在校园里。每年夏天一入伏,我们家廊子下面准放着一堆西瓜——黑蹦筋儿,甭问,准是萧老送的。我虽没吃过萧老送的西瓜,但我想萧老送的西瓜一定很甜。无论是戏校的师生还是徐家的老小都会觉得甜,他们一定会品出萧老那份清凉甜美的心意。做校长时刻把师生放在心上,做长辈总是惦念着晚辈,这就是萧老立身处世的原则。这让我想起孟子的话:“仁,人心也。”仁乃对他人的一种温情与善意。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选元戎》剧照,左起:萧长华饰程咬金、雷喜福饰唐王、钮骠饰大太监

萧老如此有钱,放着好日子不过却过紧日子,或许令人费解。其实,萧老是用自己的紧日子换来别人的好日子。每个人对好日子的理解不同,萧老心中的好日子就是让别人过上好日子。

1912年“富连成”科班第二科学生合影,前排右起第三人是名演员马连良。萧长华是科班的总教师。

萧老不仅对戏校的师生和亲友很大方,而且还常常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穷苦人。他花钱买中药材和蜂蜜到药厂定做丸药,比如乌鸡白凤丸。我奶奶说那会儿萧老和我曾祖父每年都会花钱去做好多丸药,用来周济那些没钱买药治病的人。孔子所说的“节用而爱人”就是指不奢侈,节财用,以爱人为念。这句话用在萧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1955年萧长华在梅兰芳主演的舞台艺术纪录片“霸王别姬”中扮演老军

萧老是我国卓越的戏曲教育家。无论是在富连成、梅剧团,还是在中国戏曲学校,他都在传道授业解惑,其实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育家。他可谓是授艺传德,恩泽后世。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1936年前后萧长华和梅兰芳合演“女起解”的剧照

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德不配位。生活告诉我们,人不是有才能就可以当一个好领导。做领导既要有才能,更要有德行。领导心里的“私”字不能太大了。如果一个人总想着怎么成就自己,怎么让自己获利更多,即使这个人有再大的才能也不能当领导,因为德不配位。萧老受人尊敬的不仅是他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更是他的艺术和品德。

此处有解:有些领导很有才能,可为何还是不能服众呢?

1936年前后萧长华和姜妙香合演“群英会”的剧照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继承萧老的舞台艺术,因为继承艺术所需的条件高且多,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萧老在生活中“把紧日子当好日子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