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韩绛兄弟八人,韩纲、韩综、韩绛、韩绎、韩维、韩缜、韩纬、韩缅,兄弟八个全部高中进士,个个官居显要,有三个儿子担任宰相、副宰相。韩绛的父亲叫韩亿,韩亿是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所以,韩家两代人,出了四个相爷。韩绛的祖籍在河北真定灵寿,后来迁至河南开封雍丘。韩家发韧于韩亿,韩亿前出生其实很一般,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家庭。韩亿进士及第之后,其子孙才人才辈出,韩家在宋代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韩氏被人称为“兄弟同胞八人三学士,祖孙共列一朝四国公”。

台北故宫的一件珍品,飘逸灵动,可见宋人风度

韩绛进士及第时,考了个第三名,探花郎。那科的状元叫杨寘;王珪第二名,是榜眼;第四名可大有来头,叫王安石。这一年会试,高手云集。后来的事实证明此话不虚,这一科出了三个宰相。

据说状元本来是王安石的。殿试时候,主考官大致排了名次,上交皇帝御览,并由宋仁宗亲自审定并圈点状元。宋仁宗读着王安石的文章,很是欣慰。王安石的文章观点鲜明,文采斐然,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仁宗心想,真是可用之才。但是,就在宋仁宗下笔要点王安石为状元时,宋仁宗发现了问题,就是“孺子其朋”。语出《尚书·周书·洛诰》,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说的话,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翻译成白话,孩子呀孩子呀,你在和大臣们交往时,要拿他们当朋友一样的相处啊。

彼时,王安石才二十一岁,皇帝已经三十二岁了,他怎么能如此猖狂的用这种语气对皇帝说话?于是,王安石与状元失之交臂。同时,一个让历史尴尬的事就此铸成:唐宋八大家中,没有一个是状元出身。

台北故宫的一件珍品,飘逸灵动,可见宋人风度

韩绛兄弟能如此显赫,与父亲韩亿对他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韩亿既重视学术文章,又重视道德修养,在让孩子们追求事业功名的同时,对他们的素质教育也提出了要求。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一个家族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这样的教育下,韩绛在朝为官讲气节,与人交往讲仁爱,亲族相处讲孝悌。

皇佑二年,宋仁宗是年40岁,尚无子嗣。有个叫冷清的人,说他母亲曾经在宫中做事,出宫后就生了他,言下之意他是皇帝的私生子。此番言论,事关宫禁隐密是小,而关乎皇位继承才是大事,有可能会引发政局动荡,关系到国家根本。开封府的官员不敢处置他,准备把他遣送到外州。韩绛认为,应该认真追查,彻底肃清冷清的影响。再说一谴了之,他在外地还会继续造谣惑众。很快,朝廷派人查明了真相,冷清的母亲出宫数年后,先生了一个女儿,然后,才又生了冷清,他的父亲在京城开封是个医生。冷清被依法惩治,韩绛也因妥善的处理了此事,而声名远扬。

元丰六年(1083年),韩绛改知河南府时。河南府在夏季突降暴雨,发生了重大的水灾,受灾的范围影响全河南府,受灾的百姓达到了六成。韩绛下令开仓赈济灾民的同时,又一面组织人员,以工代赈,延城筑新堤防水。数月后,河南府再遭大水来袭,因为新堤的作用,百姓幸免以灾。

台北故宫的一件珍品,飘逸灵动,可见宋人风度

宋哲宗时,韩绛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又任北京留守。那年,黄河小吴埽再次决堤,为了一绝水患,都水监提出建议,在大名府城外凿渠,引其东流至黄河下游的金堤,以分水势。计划在韩绛这里遭到了反对,他说:“这个方案一定不会成功,只会白白损失国家的人力、物力,更会让大名人因为这个工程而流离失所,这样损害人民的方法绝对不是治河良策。”他向朝廷上奏疏,请求罢修河渠,建议最终得到了批准。

北宋中期,政治风云激烈变动,韩绛任过地方高级官员和中央要员,官迹所到之处敢担当、敢负责、敢作敢为。熙宁变法时,他始终支持王安石推行的各项新政,成为王安石得力的助手,他和王安石互相推荐,同时或者交替担任宰相,他是新法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他以“中正”的方法处理问题,他以“仁爱”的态度解决争议,所以,他又和王安石不一样,较少受到反对派的攻击。

宋神宗坚持任用全面反对新法的司马光为枢密副使时,韩绛虽然对司马光的人品学问极力称赞,但是,他绝不苟和守旧派的政治主张,反对重用司马光。韩绛为了使官员的任用管理更为合理,顶着压力,把枢密院的民政事务剥离岀来,让枢密院得以专门致力于军政大事。当时反对新法的人很多,包括苏东坡。而韩绛和吕惠卿是王安石最得力的支持者,反对派因此把韩绛指为王安石的“死党”。王安石罢相后,为了防止守旧派过激,又继续用“中正”的韩绛为相。

台北故宫的一件珍品,飘逸灵动,可见宋人风度

韩绛工于书法,其书师法颜真卿、柳公权,风格刚劲挺拔。

《陛见帖》,行书,纸本,凡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五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碑突见他的性格,不疾不徐,端庄中见灵动,飘逸中生气韵,从此书遥见此人风度。宋时书法,于此另见一端。

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韩绛卒,苏轼作长诗悼念他。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缙绅。

空余行乐地,处处泣遗民。

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赞勋。

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

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

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台北故宫的一件珍品,飘逸灵动,可见宋人风度

本文作者卢秀辉先生作品

韩绛(1012年—1088年),字子华,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本文为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