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 22:22 | 浙江24小时客户端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处了解到,作为我省“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文化建设项目,之江文化中心从最初的规划开始就不同于普通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它以“国际一流、中国特色、浙江元素”为理念,其目标是打造一个标杆性、聚人气、促消费、有机活态的新型文化综合体。

因此,早在2016年,当时的省文化厅就针对这个项目,展开了面向全球的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竞赛。竞赛收到了来自全球的86家建筑设计相关机构的报名,其中有50家递交了具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层层选拔,结合多方意见,省文化厅从中选出了8个方案,在浙江图书馆向公众展示并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结合专家和公众的投票意见,由法国AS建筑工作室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案最终入选。

但事实上概念规划方案只是一个框架,到形成真正可施工的方案之间,还需要做许多的细化工作,特别是在立足本土文化特色这个方面,这就需要一家有经验、有规模的本土设计机构来操刀。经过EPC招投,作为设计方的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作为施工方的浙江省建工集团,共同接下了之江文化中心的设计建设任务。

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届省工程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曹跃进。在百忙之中,曹跃进抽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并向记者介绍了之江文化中心的基本情况。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曹跃进

核心设计理念:“江南”与“山水”的诗意

曹跃进介绍,之江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文化综合体,并不是将四馆纳入一幢建筑内,而是四馆自成一体,分设于四边,沿城市道路设置开放的广场、绿地。中间围合部分重点打造一个文化旅游公园“诗画江南”,公共服务设施和停车布置在公园地下。这种“分散式+围合”的布置,实际上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里“和合”的理念。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之江文化中心整体鸟瞰图

而从建筑外观上来说,四馆虽然各自独立,但整体形象是统一的——都传承了传统江南建筑粉墙黛瓦的风格。比如以浅灰、浅白色石材为主的外墙,石材干挂分隔借鉴了江南风格建筑砖墙错缝透空的砌筑手法,古为今用。再比如外窗局部采用了暖色窗框,这种精致的点缀更符合江南的气韵,再比如屋顶,四馆都采用了深灰色的金属瓦屋面,覆盖在高低起伏的建筑体之上,隐喻江南群山延绵的天际线。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非遗馆效果图

曹跃进告诉记者,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蕴含天地万物。而位于四馆中心部分的文化旅游公园,在设计上亦秉承了“天地人和”的哲理,汲取浙江的山水地域元素,将四周的场馆建筑隐喻为“山”,点缀在江南园林的庭院水景之中,就如同一幅展开的中国山水画卷。

在曹跃进看来,之江文化中心是充满诗意的。这份诗意正好有四句诗可以代表,而它们是围绕着“江南”与“山水”所展开的想象。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第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曹跃进说,江南是之江文化中心的区域背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浙江逐渐发展成经济与文化双腾飞的省份。这自然离不开悠久的历史所孕育出灿烂的江南文化,而江南多变的地貌又造就了这一方独特的风景。

第二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杭州的湖光山色是江南的精华所在。西子湖畔,钱塘江边,无数的历史传说在此演绎。现在的杭州更是现代与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文化是杭州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之江作为钱塘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使其拥有良好的文化根系和文艺气质。因此,从城市规划中可见,之江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既是之江文化轴上的一颗明珠,又与艺创小镇、云栖小镇形成三大文化集群,辐射整个之江板块。

第三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曹跃进说,群山环绕,绿水盈盈,是江南风景的主要特征,也是在接触概念方案时产生的最初印象。浙江的地形复杂,有山脉也有水乡,绵延的山形与潺潺的流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同时他们又能相互融合,这也成为了本案的灵感来源。“山水精神”是江南文化的精髓,也已深入每一个江浙人民的心中。因此,曹跃进也希望在设计中能完美体现这种山水文化。

第四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一张优美的风景照片,和一张有人物照片相比,后者总比前者来得生动。而之江文化中心的建立,就是为了人。曹跃进表示,之江文化中心主要由六部分组成,除四馆外还包含公共服务中心和中心景观公园。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局部景观夜景效果图

其中公共服务中心完全布置在地下,留出大量的地面空间给景观,现代的建筑规划设计必须是建筑和景观和谐的有机体。因此,此次设计的核心策略就是创造这样一个和谐的整体,四个主要场馆在场地中沿边均衡布置,互相形成对话,每一个界面都向城市开放。围合成的内院既延续了江南建筑的庭院感又赋予了她现代公共空间对市民文化生活的使用需求。

局部景观效果

如果要概括之江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核心的话,曹跃进将其归纳为八个词:

多元、公益、便利、共享、突破、传承、开放、人文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中心景观公园下沉广场效果

未来省级“四馆”,有共性也有个性

尽管建筑群的外立面保持了相对统一的风格,但事实未来的省级“四馆”都会保留一些个性的成分。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之江文化中心鸟瞰效果图

有一些是大家可以直观想象出来的,比如博物馆,博物馆因为有大量的展陈空间和收藏空间,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宝贝,需要让室内环境尽可能地稳定,因此它的外立面墙体将会以实墙为主。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浙博新馆室内效果图

而图书馆正好相反,因为人在其中活动,需要相对明亮的采光,因此其外立面会使用相对多一些的透明玻璃,增加室内的采光面积。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浙图新馆室内效果图

而也有一些是大家可能想象不到的。比如文学馆,按照目前的规划,文学馆中会有一些小型的展览、讲座空间,以及供儿童学习活动的室内外空间。此外文学馆还将会设置一些作家创作室,吸引国内外的知名作家入驻进行创作。因此,曹跃进表示,在设计时会更注重一些文人氛围的营造,并确保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文学馆室内效果图

再比如非遗馆。曹跃进说,在与非遗馆的责任单位对接之后,对这个“馆内外都要别具一格”的新馆舍,充满了期待,也感受到了挑战。非遗馆想要呈现的“活态传承”的理念,和让游人融入展陈空间的设想,也让曹跃进非常有兴趣。

而除了这些充满个性的设想,在听取相关责任所提出的要求后,曹跃进也发现了一些共性,比如“四馆”都对自己的中央大厅有一些复杂的要求。以图书馆为例,它的中央大厅作为整个馆舍空间联系的纽带非常重要,但它又必须要有展示区域和储藏功能。而除此之外,馆方希望设计师,能打造出一个别致的,具有浙江特色,又很有视觉冲击效果的中央大厅:“既要过目不忘,又要体验良好”。而同样让曹跃进觉得考验团队设计师功力的,是博物馆的中央大厅。作为之江文化中心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需要与外观保持相对一致的山水建筑理念外,还需要融入一些更能够代表浙江文化底色的元素,比如良渚文化等等。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局部景观夜景效果图

而除了四馆建设外,与文化中心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将建有会展中心、教育艺术中心、儿童活动中心以及停车场。而半开放式的文化景观公园,将会打造成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又带有江南园林特征,同时具备文化品味的户外空间。作为之江文化中心的有机构成之一,它将会作为四馆的补充与延伸,提供相对较大的户外活动平台,和室外的儿童活动平台,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基础。

专访总设计师: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

沿江涵路文景路路口步行广场景观效果图

曹跃进表示,之江文化中心的建设,无论从选址还是建设标准来说都具备了相当的前瞻性。比如其选址位于之江文化带的核心区块,周边的文化氛围已日益浓厚,交通规划也十分便利。而在馆舍功能方面,设计需要有超前意识,要留足发展空间。其设施也是以“先进性、智慧性、示范性、引领性”为目标。此外在软件方面,之江文化中心也是以“成为全国先进,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为目标。而未来,之江文化带将与周围的云栖小镇、艺创小镇一同形成三大文化集群,同时以浙江音乐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两大学院为支点,撬动整个之江新城板块,成为浙江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文化集群。

(原标题《总设计师独家专访:之江文化中心就是围绕四句诗展开的想象》。编辑毛玫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