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集团董事长 耿福能

中新网9月25日电 “商标、投资、创新、科研、产品等多轮驱动、多方面持续投入方能形成知名品牌,继而成就民族企业。”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看来,品牌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成就品牌之路却颇多艰辛。

据悉,好医生发展至今已走过32个春秋,如今终于树立了品牌,赢得市场,收获了回报。作为驰名品牌,其品牌价值远高于年营业额。耿福能认为,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所据有的价值,是产品的其它特征无法比拟的优点,品牌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品牌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更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集中表现。企业通过品牌的显著性和新颖性等具体特征向消费者展示其形象和信誉,加深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印象,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进而达到扩大产品销量的最终目的。

品牌凝聚着生产企业的智慧和劳动,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锐利武器,但塑造良好品牌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好医生的做法是在商标、投资、创新、科研、文化、产品、服务等领域精耕细作,多轮驱动,在改革发展中聚焦难题探出路、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其中在商标方面,与一些中国企业蹭尼康、星巴克等商标不同,为免误会,耿福能毅然另起炉灶,耿福能将商号“佳能达”改名“好医生”。1997年“佳能达”改名为“好医生”,完全2000年“好医生”商标获得商标注册,本土原创品牌“好医生”诞生。2010年,“好医生”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驰名商标”。

据悉,好医生在22年期间,完成了全国30多个省、2600个品牌服务中心、数十万家诊所零售药房终端客户的覆盖沉淀;两万多好医生人认真服务每一个乡村卫生院(室)、每一座零售药房(店)、每一个终端客户,使得服务对象在产品、时间、精力、爱心、诚信等方面产生有形到达和无形感受,好医生20多年来还持续投身社会公益,积极导入产业精准扶贫的奉献。

耿福能表示,中药的起点在“田头”,中成药质量控制的第一个环节应该前移到种植(养殖)环节,药企建立环境稳定、生产可控的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好医生集团用20多年时间来践行这一理念,建立高标准的美洲大蠊、附子、天麻、大黄等中药材养殖种植基地,实现了中成药原料来源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质量可控。其美洲大蠊养殖基地是国内首家通过中药材GAP认证的昆虫类中药材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养殖基地;附子、天麻、大黄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多位于道地药材产区。

在科研方面,好医生集团舍得投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企业上百名研发专员中,有一半是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好医生集团建立了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且是四川省创新型企业;建立了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首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澳门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平台。

同时在产品方面,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用于各类黏膜、皮肤创面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加快人体创面愈合速度,提高创面修复质量。这是一款主动修复黏膜的药物,也是《中国创面诊疗指南(2015版)》推荐的皮肤创面修复治疗用药。康复新液的相关研究及系列产品先后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荣誉,更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已成为10万家基层医疗单位的常备药品,也在4000家二甲及以上医院使用。在抗肿瘤、抗耐药菌、抗病毒等领域有10余个在研新药,有大健康领域保健品、日用化妆品在研新品22项。

据介绍,好医生集团的产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中药材基地、医药研发、日化工业六个版块,全资子公司35家。其好医生康复新液、儿童抗感颗粒、桑姜感冒系列产品,美洲大蠊研末、附子饮片等产品近10年来累计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而这些产品的原料多由好医生集团自己生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