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上周末在家,我被室友拖着看了好几集《乐队的夏天》,没想到被好几个酷酷的小姐姐圈了粉。新裤子的贝斯手赵梦、皇后皮箱的主唱兼键盘卡菈,还有刺猬乐队那个长着一张娃娃脸,却气势十足的鼓手石璐。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这些女孩在舞台上的样子让我惊艳。她们狂野、张扬、热烈、充满爆发力,在舞台上恣意挥洒,酣畅淋漓。我被她们的魅力深深折服。

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乐队是男生的领土。叫得上名字的贝斯手、键盘手、鼓手大多是男生。因此,我可以想象,这些女孩是怀抱着怎样的热忱和坚毅进入这个领域,又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前行。

我记得,有一场刺猬乐队演出时,有评论说“石璐每一次打鼓,都好像用生命在打”。我想,这些女孩的生命,一定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独立的追求。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独立。她们拒绝依附,努力实现自给自足。她们不愿从众,将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视为珍宝。她们清楚自己心之所向,哪怕那条道路困难重重,她们也勇敢追求,不轻言放弃。

她们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否实现了当时的理想?她们面临过哪些困难吗?她们对于独立自主又有怎样的理解?来看今天的故事。

01.不依赖父母,为我争取了和他们对话的资本

小君,25岁,公关,现居上海

大学毕业时,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回老家找了份工作。那段时间,我的饮食起居全部由爸妈照顾,拿到的工资当作零用钱,生活十分安逸。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了这种生活的弊端,就是我的父母不肯用平等的态度跟我交流。比如,他们不让我参与家里“大事(比如买车、装修)”的讨论,不让我表达自己对于一些社会新闻的看法,我在择业、择偶等方面和他们想法不一致时,他们会跟我说“你小孩家懂什么”,然后要我“听话”。

这种交流模式让我觉得很压抑。因为我已经不是他们的附属品了。我是一个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的成年人。就算那些思想不被他们认同,至少应该被听见,被尊重。

于是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已经长大了。我花了一个月,找了工作、室友和房子,闪电辞职,一个人来了上海。

安安稳稳度过了两个月之后,我才第一次让我爸妈来看我上海的“家”。我还记得,那几天我去接送站、带他们坐地铁、逛外滩、去吃了西班牙菜,向他们展示我真的可以独立生活,他们既失落又欣慰。

之后,我们家的沟通方式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我妈会跟我谈起家里的规划,并且询问我的意见。我爸居然主动给我发过好几个社会新闻的链接,还跟我一起探讨。当遇到意见不一致,他们也不再一味打压我,而是跟我沟通,一起分析。我能感到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我当成一个大人,开始用成年人的方式和我交流。

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一件事:当我们客观上还在依赖父母时,他们不会觉得我们已经长大了。那么不将小孩子的意见当回事,其实是他们的正常反应。只有当我们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生活,才有和他们平等沟通的资本。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02.结婚不是失去自我;保持独立的生活,会让婚姻保鲜

曼小猫,31岁,研究生在读,现居广州

可能是受老家传统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为了心爱的男人回归家庭,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所以,结婚后我就辞了职,全身心扑在家庭事务上。我老公也没有因为我不工作就怠慢我,所以周围的人都觉得我找到了最终的幸福。

但过了几年,我的婚姻还是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因为我老公会因为工作认识新的人、知道新的事,生活很丰富,而我的生活重心却全在家里,知道的新东西基本来自网络。我们的见识变得不匹配,交流越来越难。我能感觉到他的疲惫,我对婚姻的不安也与日俱增。

后来我怀孕了,为了宝宝,我开始看很多书。有一个下午,我偶然瞥见书桌一侧堆着的一摞我做了笔记的书,内心忽然被一股成就感充盈起来。回想那段时间,每次翻开书时,我的心情都特别平静,可以暂时忘掉对婚姻的担忧。

为了维持这种感觉,我决定让自己进入新的学习状态。于是我和本科学习的老师取得了联系,开始一边待产,一边考研。

其实我也担心过,担心考上了,会没时间照顾家庭。但现在看来,考研的收获远远大于问题。比如,我老公对我课上学了什么很感兴趣,会主动向我讨教。我给他讲班级里的事,带他认识我的同学,他也十分乐意。他说,这样特别像回到了当初恋爱的时候。

这让我明白了一件事:结婚并不意味着把自己融化进婚姻里。夫妻双方各自保持独立的生活,会让婚姻保鲜。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03.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拥有真正的事业

肖清雨,30岁,彩妆品牌创始人和设计师,现居新加坡

我没有面临过事业与爱好只能择其一的困境。因为我相信喜欢是事业的前提,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坚定地站在爱好这一边。

读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为了之后就业方便,会选择金融、工程之类的大众专业。但我只想学设计,所以我选择了当时还很小众的工业设计专业,只为把喜欢的事变成擅长的事。

后来就业,我也是根据爱好选的。我很喜欢彩妆,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和心得,毕业后我进入了彩妆公司做陈列设计师,为了每天为我喜欢的彩妆做设计。

但渐渐地,我陷入了煎熬。身为一个设计师,我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变成现实,可以留下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但在别人的公司工作,我会被困在现有的设计格局里,无法突破、无法表达自我。这消耗了我的工作热情。

于是我决定将那个在大学时就有的理想付诸实践:做自己的设计品牌,专注彩妆设计。经过三年的打磨,我终于有了自己设计的彩妆产品。

把彩妆从爱好变成事业后,我收获了更加丰富的愉悦感。我能看到消费者对我的认可,能看到他们诚恳的建议,能和他们一起陪伴品牌成长。而这些,都是彩妆仅仅作为爱好时,无法带来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我走到今天,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我的父母、丈夫还有一些行业前辈,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的体会是,我们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时常会没有信心,不确定自己做的对不对。这时候,周围人的支持,会增加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敢于尝试。尝试过后,我们会更勇敢,下一次遇到类似的转折时,才不会害怕。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04.追求独立,差点让我成了孤家寡人

北研,28岁,外企从业,现居北京

我第一次接触到男女平等、女性独立这些知识是在读研的时候。因为这些信息与我过往的知识体系差距太大,让我误以为自己前二十多年都活错了方向,于是决定用接下来的时间努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生。

但我对独立的追求在不知不觉间向着奇怪的方向发展。比如,为了体现情感独立,我会疏远男朋友,因为我觉得独立的女生不应该在情感上依赖任何人。为了体现经济独立,我会拒绝父母以任何名义给我钱,即使我自己过得很拮据,也不接受他们的好意。为了体现思想独立,我和朋友讨论问题时,会习惯性反驳,还经常因此和朋友争吵。

之后,我的生活出现了一些不对劲。我的男友觉得我不需要他,对我们的关系渐渐失去信心;我的父母不仅没有对我放心,反而更加担心;我的好多朋友也不肯再跟我深入交流。而我,却以为这些只是我真正独立的标志。

去年年底,我体检出了一点状况,需要做手术。我逞强不让父母过来陪我,但他们还是来了。去交押金的时候,我其实特别害怕,手不停地颤抖,以至于输错银行卡密码,把卡给锁了。当时,收费窗口的人和后面排队的人都在催我,我急得快要炸了。

这时,我妈从身后把我搂进怀里,帮我交了押金,陪我去护士站交材料、体检、签字,一路走完流程。一直到送我躺上手术床,她都没有多问一句话,只是像小时候哄我睡觉那样,轻轻拍拍我。在手术室的门关上的瞬间,我终于没忍住,泪如雨下。

经过那次手术,我发现一件事。独立不是逞强,在脆弱的时候真实地表现出来,适当地去依赖别人,并不会让他们觉得我不独立,也没有减少他们对我的尊重,反而能拉近彼此的关系。因为当我拒绝依赖别人,我其实是拒绝了别人的善意,拒绝和他们建立关系,那么当我真正有需要时,反而无处可依。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作者的话:

写到这里时,我想起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一段台词:“So what if I work? So what if I get divorced? So what if I’m alone? Why do women care about how people look at them or see them? All women.(如果我工作又怎样?如果我离婚又如何?如果我孤身那又如何?为什么女人要在乎人们如何看待或者评价她们?所有女人都是如此。)

曾经,女性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他人指摘,而现在,女性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独立自主,按自己的意愿规划人生。虽然,这个过程依然困难重重,女孩们却也从不吝惜叛逆,不惧怕抗争。可是,就像前面的一位受访者所说,独立自主不是割断与别人的联系,将自己困成一座孤岛。

没有依赖的独立会变成孤立,那是一种不安全的体验。孤立的人因为无所依凭,会不敢追求、不敢探索。他们生怕一朝跌落,会没有地方疗伤,再也无法恢复。但独立自主的初衷,是实现更勇敢、更自由的生活,这不是孤立的状态能够带来的。

真正的独立,一定是在和周围人的联结中建立的,在依赖别人的基础上发生的。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旁人一句“放心,我一直在你身后”,常常能成为我们的铠甲,让我们勇敢向前。我希望,每个追求独立的女孩,都能拥有这一身铠甲,可以保护她们去到更广阔的地方。

真正独立的女性,都活成了什么样?|访谈:4位女性的事业与爱情观

欢迎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8年度健康头条号。

7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