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公众号

2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会议由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主持。

程晓波指出,共享经济是全球新业态、新模式创生的前沿领域,围绕共享经济开展持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和增速均实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和往年相比,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呈现两大发展亮点。一是制造业产能共享加速发展,成为共享经济各领域中最活跃的类型。表明共享经济的发展逐渐从生活领域向产业领域延伸,从简单的模式创新迈向更高层次的要素配置、技术协同和产能最大化利用。二是共享经济“稳就业”的潜力得到更大释放。在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在社会群体生活方式日益多元的情况下,共享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机会和渠道正在成为“稳就业”的重要路径。

程晓波表示,共享经济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在总结分析成果的同时,必须客观、深入地研究问题,正确引导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共享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共享经济发展。为了汇聚多方经验智慧,听取社会意见,设立了“共享经济思·享·汇”专家研讨平台。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平台支撑单位,2018年组织召开了6期专题研讨活动,形成多篇决策参考报告,为研究制定关于新业态发展、新型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撑。下一步,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团队将立足已有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创新性和政策支撑力,共同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走得更远、更坚实!

会上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是国家信息中心自2016年以来第4次发布共享经济年度报告。报告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就业和市场融资等方面全面反映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的最新发展态势,并首次定量分析了共享经济对主要生活服务业的影响。

报告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平台员工数为598万,比上年增长7.5%;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共享经济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作用日益凸显。近三年来,出行、住宿、餐饮等领域的共享经济新业态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每年1.6、2.1和1.6个百分点。

报告预测,未来三年,我国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稳就业和促消费方面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共享经济也将成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场景,在身份核验、内容治理、辅助决策、风险防控、服务评价、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和媒体的代表参加会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