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湛江白切鸡、东江盐焗鸡、客家猪肚鸡、广州清水煲鸡、顺德桑拿鸡、清远吊烧鸡、普宁豆酱鸡......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为何广东人对鸡如此热衷?根据《中国家禽品种志》记载,在全国27种地方名鸡中,光是广东省就坐拥了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和肇庆杏花鸡三种肉用型名鸡。显然,这些鸡的共通点——都是为了“滋味”而生。用广东的人来说“嗯!呢只鸡好有鸡味。”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鸡的每个成长阶段,广东人都有对应的烹饪方法。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家家户户都做的白切鸡,却唯有湛江表现最为出众。位于广东最南端的湛江市,有着大陆唯一的北热带海岸。温度高意味着植被丰富,树林中的虫子和果子,成为了湛江本地土鸡的天然补剂。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白切鸡的可贵在于,只有上好的走地鸡,才能在如此简单的烹饪方式下不觉腥臊,滑嫩鲜甜的余味要靠细嚼慢咽才能获得。用湛江大阉鸡做出的白切鸡,配上当地人爱吃的红葱头酱油或沙姜蘸料,再来一碗鸡油拌饭,别提多享受了!

东江的中上游南接珠三角,北连内陆。以盐焗鸡为代表的东江菜,属于客家菜里的水系流派。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二十世纪初期,客家盐商趁着天时地利富甲一方。他们用盐毫不吝啬,先把上好的三黄鸡用沙姜和盐腌制片刻,再用油纸包好,埋进滚烫的粗盐中焗熟。粗盐360°环绕导热,把鸡骨头中的鲜香逼出。同时多亏油纸吸附了鸡皮中多余的油脂,在保持鸡肉嫩滑的基础上,使鸡皮焦香微韧,吃起来有撕扯感。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盐焗鸡有手撕和切块两种处理方法——传统客家人爱手撕,这样能避免鸡肉纤维遭到破坏;斩块的盐焗鸡连肉带骨,吃起来更香。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广州城里的鸡煲店不少,但真正比拼的,还是食材的新鲜。几个碳炉几口锅,清汤水里炖着红枣、党参或天麻等中药材,清水鸡煲无比简单。鸡肉涮一涮就好,蘸一蘸酱油,吃的就是极致的新鲜和原汁原味。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图/网络

桑拿,这种听上去画风清奇的烹饪方法,在顺德被发扬光大。以桑拿鸡举例——炉灶直接搬到餐桌上,让你吃到第一口鲜。厨师先将鸡肉切成薄片,与虫草花、陈皮、红枣丝混合并简单调味,鸡骨、鸡脚扔到蒸锅的下层里与清新中药一同炖制。蒸锅上层铺鱼塘里采的荷叶或桑叶,铺上腌制好的虫草鸡片。加盖,静待叶香与鸡香的缠绵。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要说普宁豆酱你可能陌生,但说潮汕地区的沙茶酱想必你就听过了。独立于广府菜和客家菜之外,以海鲜类为主的潮汕菜有着自己清奇的体系。

“潮汕人的味噌”,是大家对普宁豆酱的爱称。味噌和豆酱的母体都是黄豆,还都呈现出浅黄色。老一辈人出海捕鱼,在船上用鲜鱼做的鱼饭,就必须配着普宁豆酱吃才够味。不光是配海鲜,配肉类配蔬菜,咸香带甘的普宁豆酱都不在话下。

广东的鸡,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一番美味

鸡和普宁豆酱的联姻,在潮汕已是必然。取一只农家土鸡,宰杀洗净。将豆酱中完整的黄豆粒碾碎,混合上芝麻酱、糖和盐,在鸡的里里外外都抹上腌制,放入砂锅里煲熟就可以吃了。有别于广东其他鸡的清淡,豆酱鸡色深味浓,喷香扑鼻。豆酱中的发酵物质软化了鸡肉的肉质,让它从外到内都是入味的。

广州人对活鸡的崇拜,是广东百姓对新鲜食材追捧的缩影。吃好鸡,才对得起生活的波折,这便是广东人始终信奉的吃鸡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