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人并不是一位《蜘蛛侠》系列的铁粉,但要论MCU每位英雄的角色弧线,哪一位角色最打动我,非汤姆荷兰饰演的蜘蛛侠—彼得帕克莫属(接着是钢铁侠与星际异攻队),至今在《终局之战》推出后,个人仍然觉得《蜘蛛侠:英雄归来》是MCU系列最佳(在《蜘蛛侠》系列里则仅次于山姆雷米执导的《蜘蛛侠》版本),它不同于其他部MCU作品之处,无疑是放大了英雄“最平易近人的一面”,讲述主题亦为英雄的责任命题,多了几分的日常刻划,《英雄归来》把格局做小,却品见初心,甚至是最令人感同身受的《蜘蛛侠》电影,也许《英雄远征》在角色历程的描写,略逊《英雄归来》一筹,但本片却给了彼得帕克的英雄旅程一个关于“责任/天命”的审视与申论。论片中“后响指事件”的故事脉络而言,《英雄远征》的确笼罩着《终局之战》事件后的余波,悼念逝去英雄、响指后整顿世界的不平衡,对本片的主人公彼得帕克而言,莫过于是失去恩师—托尼史塔克的伤痛,在这十一年、总共23部电影,“无限传奇”一部份更象是属于钢铁侠/托尼史塔克这个角色的纪元,而在《英雄远征》亦延续了《蜘蛛侠:英雄归来》,主线故事仍与《钢铁侠》系列有所互文。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在前几个月,《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为漫威电影宇宙的世代划下了一个阶段性句点,巨细靡遗长达十一年的“无限传奇”,也许初代复仇者们的旅程已经结束,但MCU的传奇故事仍旧继续着,特别是一肩扛起“无限传奇完结篇”之名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就显得格外重要,且别具意义;如今击败了“紫色泰坦大芋头”萨诺斯,诸位复仇者元祖相继退场,《英雄远征》的问世,将引领观众进入“后《终局之战》”仍附带着余波的世界观,要说是阶段性的结束?不太尽然,在我眼里,《英雄远征》更象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如凯文费奇所说:“《蜘蛛侠:英雄远征》才是MCU第三阶段真正的结束”。论片中“后响指事件”的故事脉络而言,《英雄远征》的确笼罩着《终局之战》事件后的余波,悼念逝去英雄、响指后整顿世界的不平衡,对本片的主人公彼得帕克而言,莫过于是失去恩师—托尼史塔克的伤痛,在这十一年、总共23部电影,“无限传奇”一部份更象是属于钢铁侠/托尼史塔克这个角色的纪元,而在《英雄远征》亦延续了《蜘蛛侠:英雄归来》,主线故事仍与《钢铁侠》系列有所互文。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关于“责任/天命”的审视

个人并不是一位《蜘蛛侠》系列的铁粉,但要论MCU每位英雄的角色弧线,哪一位角色最打动我,非汤姆荷兰饰演的蜘蛛侠—彼得帕克莫属(接着是钢铁侠与星际异攻队),至今在《终局之战》推出后,个人仍然觉得《蜘蛛侠:英雄归来》是MCU系列最佳(在《蜘蛛侠》系列里则仅次于山姆雷米执导的《蜘蛛侠》版本),它不同于其他部MCU作品之处,无疑是放大了英雄“最平易近人的一面”,讲述主题亦为英雄的责任命题,多了几分的日常刻划,《英雄归来》把格局做小,却品见初心,甚至是最令人感同身受的《蜘蛛侠》电影,也许《英雄远征》在角色历程的描写,略逊《英雄归来》一筹,但本片却给了彼得帕克的英雄旅程一个关于“责任/天命”的审视与申论。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在导演乔恩沃茨的镜下,《蜘蛛侠》系列的电影IP除了囊括既有的MCU世界观元素,也多了几分约翰休斯的YA青春校园电影感,《英雄归来》向休斯的《逃学天才》与《早餐俱乐部》致敬意味深厚,至于《英雄远征》则延续了《英雄归来》的青少年YA剧基调,格局与角色推展至更大的格局,《英雄远征》的故事肌理和三幕剧的结构与《英雄归来》仍属同一套,命题也延续之,曾在《英雄归来》渴望成为英雄拯救世界的邻家男孩,在历经恩师托尼的死,《英雄远征》则与《英雄归来》相反,彼得多了几分却步,因胆怯而(暂时)卸下英雄身份,就与山姆雷米的《蜘蛛侠2》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终重拾紧身衣与责任感的段落,始终与系列的角色命题“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脱离不了关系。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神秘客带有社会寓意与讽刺

关于本片的反派,虽然在预告一直掩盖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神秘客是一名反派角色的事实,但实际了解他在漫画当中的背景与身份,大概就能明了他在电影中是何等地位,而漫威再次发挥了他们的“伪预告”,神秘客“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响指事件撕裂时空而带来元素众”的说词,通通都是一场骗局,神秘客真正的来由,其实就与《英雄归来》的秃鹰无异,简而言之又是史塔克树敌、又是彼得要帮背的锅;要评价神秘客这名反派,大概只能以“空有理论,却没有明确的动机”来形容,他仍然是位典型的漫威免洗反派,唯一令人信服之处,只有他代表的社会寓意与讽刺,重点是还跟角色塑造本身是两回事。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人们需要能够相信的东西,而现代人什么都愿意相信”—神秘客昆汀贝克。

这句话以现今的角度来看格外讽刺,也是《英雄远征》箇中的社会隐喻,只要有哪位指标性人物“说了”或“做了”什么,人人都信以为真,无论是真是假,举凡贝克利用史塔克无人机制造并投影出元素众来大肆蹂躏世界,然后自扮救世主来让自己成为“钢铁侠第二”,神秘客代表的社会讽刺即为“伪造”与“眼见为凭”,无人机投影是他的糖衣、媒体则是他的利器。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蜘蛛侠并非钢铁侠第二

地球救世主(托尼史塔克)之死,换来短暂的和平,却也埋下了因果,给予天才与救世主的质疑,《英雄远征》在这点就完胜先前的《X战警:黑凤凰》,而这也给予“钢铁侠—托尼史塔克”这名英雄的角色弧线真正的终结?,对于彼得而言是个探讨关于“英雄责任”的审视,身为英雄并非玩乐,而是一个天命,但绝对是以“助人”为本;他(彼得)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咱们平凡却英勇和善的邻家英雄—蜘蛛侠,这是始终如一的。


《蜘蛛侠:英雄远征》他并非钢铁侠第二,他就是蜘蛛侠


“无限传奇”的首为《钢铁侠》、尾则是《英雄远征》,两者不仅有诸多的首尾呼应,亦有传承香火之意味,举凡彼得在制作蜘蛛装时,播放着AC/DC演唱的Back in Black,抑或是片尾向世界大众揭露真实身份的段落(虽然彼得是被阴的,且严重危及到身份危机),处处皆代表着钢铁侠的世代已经告一个段落,蜘蛛侠也许就是接下这位逝去的昔日英雄香火的新世代传人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