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写华光大帝。大家记得我经常发的湛江一户人家的视频吗?这户人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逢佳节总是要做一台丰盛的海鲜大餐,先用整鸡和一刀肥猪肉拜神,再摆酒菜拜祖先。在视频中,我们会留意到,这家人的神房供着一尊神。

这位尊神威风凛凛,有三只眼,左右跟着两个小神。不了解的人,以为这是二郎神。其实不是的,二郎神手执一把三尖两刃刀,皂靴前还有一条哮天犬。而华光大帝的神像一般是拿金砖火丹(也有不拿的,只是手指捏个诀),但肯定是没有神犬的,背后是他收伏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小神。

民间风俗探秘:广东、福建等地为何普遍信奉华光大帝?

朋友家的华光神像

华光大帝,民间又称华光祖师、华光尊皇、华光天王、马元帅、马天君、马王、马神等。为什么有这么多“马”字?因为传说他是佛祖殿前的一根灯芯,因听经日久,化为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阴、火之魂。独龙大王在雷音寺寻衅,华光将其烧死,被如来罚去投胎。投胎的人家姓马,因此他得名为马灵耀。

也许华光源自佛前常年燃烧不灭的灯芯,又擅长用火,所以民间将他视为“火神”。在这里再强调一次,华光大帝与二郎神除了三只眼的特点相似,别的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两者属性相反,民间多认为二郎神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

从一些古书记载看,“火神”华光大帝的性格也是风风火火的。在元代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描写了华光“大闹天宫”的经历。剧本写道——

“玉皇殿金砖是我藏,后土祠琼花是我赏,炒闹起天宫这一场。枪撞番四揭帝,砖打倒八金刚,众神祗索纳降。”

“上天宫闹玉皇,下人间保帝王,保得他国无灾庶民无恙,因此上感威灵岁岁烧香。我将那五岳欺,五气掌,五瘟神遣之于霄壤,五音中徵为偏长。五星中让我在南天上坐,五方内将咱离位藏,谁不知五显高强。”

民间风俗探秘:广东、福建等地为何普遍信奉华光大帝?

福建福安的华光大帝雕像

另外,在民间传说中,华光还做了这些事:先投马耳山,后投彤华宫,在火德星君家降生。3岁因私闯斗牛宫放跑“风之桃、火之桃”二判官,而遭到紫薇大帝诛杀,华光一灵不散,得金砖、火旗、火鸦,收神荼、郁垒(即千里眼、顺风耳)将功折罪。后来被玉皇大帝敕封五显灵官,主持分龙会,因得罪日值官邓化而反下天庭,为荡魔天尊所擒,受到招安。

由此可见,华光也是个不安分的散仙,性格火爆不羁,倒也符合火神的身份。他的那些事迹类似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甚至可能就是孙悟空的原形。比如孙悟空后来在太上老君的丹炉中炼出火眼金睛,也是与火有缘,也被封官,最后也被招安。我甚至猜想,吴承恩也许是受了华光的启发,从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人物。

虽然华光在天宫闹腾,但始终还是一位非常正气的神仙,特别是对于人间来说,保国卫民,驱灾辟邪,被道教列为护法四圣之一,其余三位是关公、赵公明和温琼。

华光还有个名字叫做“五显大帝”。而且他在佛教道教中都有地位,佛教称为华光天王佛,道教称作五显灵官马元帅。第一世,他由灯芯化为人身,名叫妙吉祥;第二世投胎于马耳山马家,那时就有三眼了,名叫马子贞。第三世投胎也有三只眼,名叫马灵耀,也是后世认可的他的真名;第四世就更厉害了,投胎之时成了五胞胎兄弟,五兄弟名号“聪明正直德”,华光排名第五,萧显德,就是世间所崇敬之“五显大帝”。

民间风俗探秘:广东、福建等地为何普遍信奉华光大帝?

佛山粤剧博物馆的华光大帝

其实上面这四世故事很长,而且有很多灵异的情节,在这里只能简要说一下。因为民间的传说,总是层层加工,到最后已经看不到事件的真相了,只能姑且听之。比如之前我写的康王,就有几个版本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

“康王的真名应该叫崔文瑞,是宋朝的边关大将,一生忠义,他一直远在千里守护边关。他母亲去世时他在千里之外,后来误沾碰到母亲尸水中毒而死,番鸭也吃了他母亲尸水中毒,所以康王不吃番鸭,凡是康王庙都没有人拿番鸭去拜的。”

看上去这个传说是不是有点荒谬?然而这是在吴川流行最广的康王传说,代代相传,就成了这个样子。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到当时的价值观,崇尚“忠”“孝”,另外对于鸭子这种家禽,似乎有一定忌讳。

因为之前也有人告诉我,如果家里信奉华光大帝,也是不能用鸭子来拜的。因为鸭子曾经救过华光的命,所以他不吃鸭。为什么在湛江的风俗中,康王和华光都不能用鸭来拜?我总觉得有关联,知道的朋友可以说一下。

民间风俗探秘:广东、福建等地为何普遍信奉华光大帝?

信奉华光大帝是民间习俗

另外,华光也是跟康王一样,是从中原带到福建,再被福建移民(主要是南宋末年)带到两广海南的。而在宋代,道教发展很迅速,吸收了相当多的人神进入道教神体系,从属于体系中更高等级的道教神。那么华光大帝是纯粹的虚拟神呢,还是历史中确有其人呢?

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明朝前期的王灵官是马灵官华光的前身。《新搜神记》、《通俗编》》都有记载,王灵官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时人,原为术士。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1403-1424)中封为“隆恩真君”,并敕建“天将庙”。宣德(1426—1435)中改为“火德观”。道观中多塑王灵官像,形象奇特,赤面、三目、披甲执鞭作为镇守山门之神。

第二种说法是:华光大帝马元帅原是福建福清县人。生于唐光化二年(899年)九月廿八日,卒于后梁贞明元年(916年)十月初四,年仅18岁。史志称:马氏生前为人善良,常济贫扶危,见义勇为,受到村民的爱戴。去世后乡民感其恩德,立庙祀之。后晋天福八年(941年)因“阴助”官兵御寇有功,被敕封为“调遣阴兵卫国护民元帅”。

上面两种说法中,主人公都得到了朝廷的封号,这是“人神”出现的重要依据。至于哪种说法更真实,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传到现在,华光的来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神秘。华光大帝被不断地升级包装神化,有各种原因,也许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民间风俗探秘:广东、福建等地为何普遍信奉华光大帝?

顺德均安华光大帝出游

不管怎样,在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海南等地,民间对华光大帝的崇拜是一种长盛不衰的现象。有的农村建有华光庙,或是将其与别的神灵一起供奉。也有直接在家里设神位的,比如我朋友家,这种做法更显虔诚。为了得到华光的护佑,有人给孩子取名也要加一个“华”字在中间,表示“契华光”的意思。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是传说中华光大帝的诞辰,很多地方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游神、舞狮、舞龙、唱大戏……湛江的年例中,也经常有华光大帝参与的项目,还有“穿令”“穿杖”等惊险表演。

另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华光大帝被粤剧班视为祖师爷。粤剧是南方一大地方戏种,因当时戏台都是竹木搭成,又凭木船作交通工具,演戏或交通都易遭火灾。华光是掌管火之神,因而,忌火的粤剧伶人奉火神华光大帝为保护神,以祝福消灾。所以,位于佛山的粤剧戏行琼花会馆大殿供奉华光帝神像,每年农历九月廿八华光神诞,粤剧戏班均举行隆重的祭祖师活动。除了戏班,广东及雷州半岛的一些醒狮班、舞鹰雄班也供奉华光。

民间风俗探秘:广东、福建等地为何普遍信奉华光大帝?

戏班拜华光

总之,供奉华光大帝是南方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富于神秘气息。关于信奉的原因,我认为一是为了防火保家宅平安,二是为了驱邪消灾,三是出于对祖先风俗习惯的传承。关于供奉华光大帝的民间习俗,你那里的说法是怎样的?欢迎参加讨论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