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热度未减,"都市圈"概念来袭。在研究了一周关于"现代化都市圈"的政策解读后,才发现原来这个政策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小编也终于可以用"粗大事了!"来作为今天话题的开头。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99%城市开放落户限制后,你真的可以少奋斗十年吗?

另外,其中第四-(十一)条明确表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这样说来,开放户籍限制的"现代化都市圈"时代,真的来了吗?

什么是"现代化都市圈"?

想要读懂这项政策,首先要搞明白"都市圈"这个概念,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我们常说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及城市群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另外,还有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两个城市圈。

99%城市开放落户限制后,你真的可以少奋斗十年吗?

从《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发改委目前在鼓励城市之间发展"圈子",从而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这一举措不仅会打开"都市圈"内户籍限制的缺口,还有助于"圈内城市"的资源共享,实现协作发展,但不管怎么说,这对于"外来人口"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99%以上的城市都不需要"户口"了吗?

关于居民落户,意见中明文指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目前,我国人口过千万大关的特大城市只有"北上广深",所以这意味着超过99%的城市将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甚至可能带来我国户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而公安部第二天又发布了一则消息,这使得户籍改革的方向更加"拨开云雾见月明"。原来是公安部副部长在21日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说要加快建立新型户籍制度,积极探索以居民常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99%城市开放落户限制后,你真的可以少奋斗十年吗?

由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审批制,导致户口迁移需要迁出地和迁入地双方共同许可才能进行迁移,这种事前迁移政策不仅为居民的户口迁移带来极大的麻烦,还会因为手续的繁琐影响到居民工作与生活,早就受到大家的诟病。

现在提出的"以居民常住地登记户口"是完全不同的制度,倘若这个概念能够实施下来,那这次的户籍改革将是颠覆性的。说白了,以常住地登记户口可以理解为"户口跟人走",你经常工作生活在哪里,户口就落在哪里,并且享受当地居民的福利待遇,帮你取消"外来人口"的标签。

开放户籍限制,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对于在外漂泊的工薪阶层来说,户籍一张纸,爱恨情仇全在里面了。因为没有户籍,就不能在所在地买房,也不能享受当地教育,多少恋人因为户籍问题而一拍两散,又有多少孩子因为没有户籍而远离父母……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因此,开放户籍限制对我们的影响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一方面解决了在工作所在地买房的问题,还能享受当地户籍的各项福利政策;另一方面,对于流动人口也是不折不扣的好消息,一旦实现"都市圈"内的户籍年限互认,不仅能帮助消除户籍壁垒,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还能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99%城市开放落户限制后,你真的可以少奋斗十年吗?

简单来说,开放户籍限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落户变得容易了,在大城市落户的条件不再苛刻,当然不包括"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无论五湖四海你来自哪里,都可以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城市落户,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再有这样那样的种种限制。

在户口限制的今天,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生活上要受到很多限制,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倘若这项政策落地,户口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会减少生活支出,户口所在地的诸多福利也能享受,将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财富积累。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面对户籍政策的变动,我们应当冷静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规划,从而选择一个适合落户的城市。毕竟只有选对了适合发展的城市,才能真的"少奋斗十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