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彬表示,山东建筑大学与省法院的合作具有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双方要力求形成资源共享、共融、共建机制,开展联合调研、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研究等,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重视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优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输送高质量人才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分别在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行。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7月4日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分别在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行。省法院副院长张成武,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吴彬,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出席签约仪式。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张成武分别与吴彬、万光侠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省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揭牌。

张成武在仪式上致辞说,近年来,全省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环境资源司法领域做了许多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在司法政策、司法理念、法律适用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张成武强调,要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既要把法院优质的实践资源引入高校,又要利用高校理论资源丰富、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优势,着力破解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疑难问题,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研究法律、适用法律的水平。要对标一流智库,培养优秀环境资源法律人才。研究基地要以构建环境资源法治领域的一流智库为目标,合作培养一批优秀法律研究人才和司法实务专家,不断提高环境资源领域法律教育、法学研究和司法审判的水平,为建设美丽山东提供有力的环境资源审判人才保障。要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积极探索院校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思路、新途径,建立紧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实现法院的审判实践资源与高等院校的法学理论对接,推动司法审判与法学研究的协调发展。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吴彬表示,山东建筑大学与省法院的合作具有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双方要力求形成资源共享、共融、共建机制,开展联合调研、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研究等,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重视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优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输送高质量人才和创新性研究成果。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万光侠表示,省法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双方共建理论研究基地,有利于山东师范大学环境资源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培养,对丰富教学和科研内容意义重大。山东师范大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们会做好研究基地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为省法院的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据介绍,双方将充分发挥法院和高校环境资源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优势,在共建理论研究基地、建立课题合作研究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合作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教学科研、司法实务深入交流,共同打造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高地。

省法院环资庭有关人员、山东建筑大学及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部分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参加签约仪式。

编辑: 石慧 审核:傅德慧


省法院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 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