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中秋,那天放学出校门,见到爷爷正倚着自行车在校外等我回家,爷爷说,等不及见他的宝贝孙女儿了。

那一天回家的路上,路边叫卖的奶奶声音仿佛格外的洪亮,爷爷自行车的“叮铃”声也不时的响起,我就坐在自行车后座,暖暖的秋风拂过我,夕阳的余晖照在脸上,爷爷带着我慢悠悠骑回了家。

那天傍晚还可以看到落日的夕阳和初上的轮月。记忆中的这一天,月亮大又圆。

到爷爷家第一时间,我就被爸妈派去摆放碗筷,爷爷爷家里有一个大大的四方桌,桌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的菜,就等着我们的到来。

四方桌,爷爷奶奶坐最北面的位置,爷爷坐右侧,奶奶坐左侧;四方桌的东西两侧分别坐着我爸妈和我大伯大伯母,四方桌的南侧坐着我和我姐姐,南侧是“最小”的座儿。

印象里在爷爷家吃饭时,我和姐姐的面前永远是堆着满满一碗的菜,那时候的我们怎么吃也吃不完。晚上大家会坐在院子里聊天,大伯母总爱讲嫦娥的故事给我们,奶奶会从家里拿出用油纸包着系着麻绳的月饼出来,边走边招呼大家。

这样的团圆饭从我有记忆中就一直存在,这些爱我的人们从我有记忆时就存在,伴随着我的童年长大,我曾以为这样的团圆饭要吃一辈子。

可是自从我大学毕业之后,离家来了上海工作,就再难吃一顿这样的团圆饭了。上海的生活节奏太快,拥堵的地铁总是挤的人喘不过气来,领导也总有层出不穷的加班任务...

每次父母在电话中询问何时能回家过节时,我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并不是不想回家好好过个节,只是来回的路程太费时,且长期加班而疲惫的身体也需要好好休息。

然而在这个中秋节,我踏上了回家的高铁。只因爷爷在电话里说,买到了小时候经常吃的油纸包着的月饼。

现在每年过节,公司都会派发许多高端礼盒包装着的月饼,气派十足,口味也越来越多变。然而却总归少了一丝记忆中的味道。无人分享的月饼,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月饼啊。

刚出高铁站时,已经看到父亲等待在了门口,探着头不停在张望,看到我出来,眼里布满了笑意。只不难发现,许久未见的父亲,眼角也长出了皱纹。

赶到爷爷家时,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一堆人,曾经的四方桌上也摆满了熟悉的饭菜,一旁的大伯招呼着我们落座吃饭了,还是老规矩,我和姐姐坐在了南侧。

大伯和大伯母还是老样子,爱拿我和姐姐打趣,姐姐也还是没改掉顶嘴的毛病,席间的欢声笑语仿佛许久未听见了。

回想起之前自己一个人过的中秋,一次是在万达和朋友吃了顿饭,一次是自已在房间看了一晚上电影,一次比一次孤独。

我们总是因为各种忙碌而忽略了家人,忽略了自己,也忽略了生活的意义。到底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工作?生活不应该只有忙碌,还应该有那些像闪耀在夜空里的星星一样,细碎的而美好的回忆。

当初的我并不觉得这个日子有什么,不过是个月亮特别圆的日子。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想团圆却无法团圆,席间总是缺少了几个人,才知道这个日子的珍贵。

希望我们能好好珍惜每一个能团圆的日子,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亲人陪伴在身边。

感恩这个中秋节,给了我能和家人相聚的机会,家好月好好人团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