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9 月 17 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起,马云连续 4 天出现在 5 场大型活动上,发表 4 次公开演讲。末了他还在中秋飞到纽约,参加了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会议。

这一切发生在他 9 月 10 日突然宣布退休计划的一周后。当时马云先后对彭博社和《纽约时报》宣布了即将交接公司职位的计划,随后在教师节当日公布将在一年后卸任董事局主席,2020 年连不涉及日常管理的阿里董事会席位也要放弃。

身家超过 400 亿美元的马云是今天中国最富有的人,他从不吝于暴露在聚光灯下,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商业、对时局、偶尔还对历史。

但相比以往,马云过去一周的行程还是格外丰富且高调。17 日人工智能大会、18 日阿里全球投资者大会、19 日云栖大会、20 日夏季达沃斯,中间还接受一次新华社专访。从阿里巴巴自己的活动,到官方背景的行业大会及国家媒体的专访,再到需要出境参与的联合国活动。

一周的密集曝光里,马云想说的东西也有很多。

马云宣布将很快从阿里退下之后,《阿里巴巴:马云的商业帝国》(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一书的作者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评论说,“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是中国私营经济健康程度和远景的一个象征。不管他乐不乐意,他的退休都将被解读为不满或担忧”。

的确值得担忧,方方面面。阿里巴巴是中国市值最高的私营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公司,它象征着过去 20 年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而中国恰好赶上了私营经济最尴尬的时间。

更直接的担忧体现在阿里巴巴本身。尽管马云早就开始所谓“传承”计划,将 CEO 一职与公司日常管理转给张勇已有 3 年,但再大的公司也架不住政策上的不确定。一度看上去无人可以挑战的腾讯,在游戏管制收紧半年内,市值已经减去一万多亿港元。

退休消息未正式公布,消息出走的 9 月 7 日起,阿里股价就一路下跌。教师节马云宣布退休,阿里股价盘中一度下滑 4%,市值蒸发约 150 亿美元。当天阿里系股票应声下跌,阿里健康(港股)跌超 6%,高鑫零售及阿里影业一度跌超 3%。A 股市场超过 40 支阿里巴巴概念股集体下挫,仅青岛海尔和石基信息两只与阿里关系不大的个股保持上涨。

4 天内出现在多个公众场合,本身就是对外界担心的直接回应。马云申明,退休并非一时兴起。

他说自己从 2009 年探索合伙人机制起就思索传承计划,把公司做到 102 年,不能仅仅依靠创始人。张勇和阿里培养的领导人团队,已经和马云、和公司创始人保持着一样的价值观,“只要它们不摇晃,阿里就不会摇晃。”

阿里也不再需要马云参与具体工作。马云说他曾经有 60 天没有出现在公司,也没有接到办公室打来的电话。2013 年陆兆禧就接过马云的 CEO 职务,2015 年接班人换成张勇,阿里实际的控制权已经交给张勇。最近一份季度财报显示,阿里获得 620 亿元营收,创下三年来增速新纪录。最近两年阿里的营收增幅保持在 50% 以上,新的财年增长目标进一步调高到 60%。

退休也无人强迫,更和政治毫无瓜葛。“中国的政府官员打电话给我,”马云在投资者大会上用英文说,“他们问我说你疯了吗?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可怕的事或者你生病了吗?我说完全不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