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由5艘船组成的一个捕鲸队,从日本北海道钏路的一个港口出发,前往日本专属经济区海域开始商业捕鲸。这是近三十年里日本首次重启商业捕鲸。而早在去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就宣布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IWC),重启商业捕鲸。7月1日的启航,只是将计划落到实处。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让人印象深刻的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美国电影《海豚湾》,记录了海豚的悲惨命运,在全球引起极大反响和共鸣。一位名叫理查德的海豚训练师,目睹了一头海豚自杀的全过程,让他难以释怀,从此展开海豚拯救行动,冒着生命危险带团队潜入日本和歌山县太地小渔村,只为将罪行公之于众。在这里,数以万计的海豚,除了少数音色优美的被挑出来高价卖到世界各地海洋馆外,其余全被渔民肆意滥杀、血染海湾……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政府和相关组织因种种利益,刻意隐瞒这些屠杀。

人们不禁追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日本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地疯狂捕鲸?”

日本捕鲸的历史

人类的捕鲸活动最早始于四千多年前的古代挪威人进行的捕鲸,几乎在同一时期日本人也开始在太平洋捕鲸,只是仅限于近海水域。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单从经济价值来看,鲸全身是宝。曾作为最重要的照明和工业用油脂,如润滑剂等,就是由鲸的皮下组织熬制而成的鲸油制成的;鲸骨可制作家具、马鞭、装饰品等;而鲸皮可制作革,鲸内脏可制香料,鲸肉可食用等。也正因鲸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我们就不难理解国际上捕鲸行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不过,古代的捕鲸者大多使用鱼叉从船上刺杀大型的猎物,也仅是为维持生计,每年他们捕捉数量有限的鲸,以满足自己以及整个村庄生存所需。

从十七世纪起,商业捕鲸开始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1675年,日本也开始了商业捕鲸活动。捕鲸者猎杀鲸类主要为了得到鲸油、鲸须和鲸骨。当时在捕鲸方面最成功的国家里,除了荷兰和美国,就是日本了。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日本每年狩猎鲸鱼的数量大约是800头。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随着技术的发展,鉴于人们对鲸类成品需求的增多,捕鲸规模也随之增大,各国纷纷加入捕鲸行列。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商业捕鲸达到最高峰,当时人们发明了加农鱼叉和先进的捕鲸船,使得大范围远洋猎捕鲸类成为可能。于是,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大须鲸群就成为了所有捕鲸团体猎捕的目标。

而日本也步入明治时期,由于实业家冈十郎引入挪威先进的现代捕鲸技术,捕鲸难度大大降低,且捕鲸安全性、效率也大大提高,日本全国商业捕鲸团体争相效仿。不再局限于近海,日本捕鲸队开始远赴北冰洋、南极地区猎鲸,鲸鱼捕获量爆发性增长。当时每年约有3000多头鲸鱼被捕杀。直至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受到重创,大型捕鲸船被充当作战舰,捕鲸业才基本中断。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进入二十世纪,由于各国的大肆捕猎,鲸类数量剧烈减少。面对鲸资源的迅速衰竭,各国不得不坐到一起商讨,拟定一个限制、管理鲸资源的捕捞与利用的协议,期望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946年,由美国倡议并于1948年生效的《国际捕鲸管制公约》成立,同时还成立了执行该公约的机构--国际捕鲸委员会,宗旨是:为让捕鲸业得以持久的发展以期获得更多利益。日本于1951年加入。

不过,参与缔约的十五个国家均为捕鲸国,因此该公约也被看成是各成员国捕鲸利益的“分赃协议”。如二战后的日本,由于民生凋敝,粮食十分匮乏,为解决饥荒,继续进行大规模捕鲸活动。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小泉武夫教授在《鲸鱼救国》一书中描述:从1946—1947年日本的肉食供应量中,鲸鱼肉占到了动物蛋白质的一半,仅这两年里,日本就从南大洋和西北太平洋捕杀约1200头各类鲸鱼;自1958年起,日本每年的捕鲸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每年约有24000多头鲸鱼被捕杀,日本人对鲸鱼蛋白的依赖度达到70%。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这一数据一直维持到之后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才不断下降,因为当时进口肉类的数量以及种类迅速增加。据IWC的统计,1980—2015年期间,日本捕杀各类鲸鱼共计约41万头,占全球捕鲸总量的80%。

随着加入际捕鲸委员会的成员国的增多,以及国际环境理念的发展,很多成员国开始反思“国际商业捕鲸”行为。于是,1983年,国际捕鲸委员会规定全面禁止商业捕鲸行为。1986年《禁止捕鲸公约》生效,每年被捕杀的鲸鱼数量由2.2万头下降至2700头。

尽管如此,日本仍在打着科研的旗号进行捕鲸活动。2014年,海牙国际法庭曾裁定,日本捕鲸并非以科研为目的,责令日本停止这项“致命研究”。而根2018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日本在2017--2018年南极夏季“考察”过程中,就共计捕杀333头小须鲸,其中122头为怀孕母鲸,此猎杀数字是前一年的三分之一。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日本人会告诉你,他们捕杀鲸鱼有以下理由:

第一,捕鲸文化为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的捕鲸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已经形成商业捕鲸传统文化的约400年,一旦丢弃,这一传统产业会灭绝。

第二,鲸肉是日本主要动物蛋白来源。日本自认为岛国,如果放弃捕鲸,日本粮食安全将完全依赖于别国的陆地粮食。直到二战后,日本民众长期保持着食用鲸肉的传统,1962年度日本鲸肉消费量高达23万吨。

第三,没有违反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的制度。日本政府“抓住”《国际捕鲸公约》的第8条规定,任何国家可以根据科学目的击杀或者捕捞鲸,并应充分利用鲸的身体各部分。这给日本提供了捕鲸的合法理由,于是很快修订了捕鲸计划,在数量上做了修改。实际上,只要日本投入远洋捕鲸,就无人能监督得了到底捕杀了多少头鲸。在“科研捕鲸”的国际规范尚未出台之前,或“科研捕鲸”仅止于捕获而不在于危害生命的“屠鲸”之前,日本就会一直抓住这个“漏洞”继续捕鲸。

事实真如此吗?

我们首先来看,捕鲸文化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吗?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尽管日本的商业捕鲸始于400多年前,不过主要集中于北海道的网走、东北部宫城县的鱿川、中部千叶的和田、南部歌山的太地等地,而且在当地的经济中也不是支柱产业。1999年,英国市场公共意见调查机构MORI,,曾做过一次关于日本公众对捕鲸看法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询问的民众对捕鲸活动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仅约10%的人表示反对捕鲸,另10%的人表示支持捕鲸。调查发现,基本没有人认为假如一旦停止捕鲸会对日本的传统文化造成任何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日本公众并不支持日本政府的政策。

这引起日本政府的“焦虑”,为重振“鲸文化”,政府对捕鲸业提供有力支持,每年斥资500万美元在全国推广“食鲸文化”,并在设立全国性专门的“鲸鱼美味协会”。但是,根据2002年的一项调查,只有4%的人“有时候”吃鲸肉,9%的人“不经常吃”,86%的人从来不吃或者早就停止吃鲸肉。

其次,鲸肉是日本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吗?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二战后的日本,由于粮食匮乏,开始了进行大规模捕鲸活动。在日本的肉食供应量中,鲸肉占到了动物蛋白质的一半。不过,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鲸肉不再是日本民众的主食了。加上近年来国际反捕鲸舆论的高涨,很多国家放弃了捕鲸计划,加入到反捕鲸的行列中,很少食用鲸肉,这让日本的鲸肉出口受到不小限制。

而日本国内,随着日本民众吃鲸肉的热情下降,鲸肉销量也在下降。2012年,根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进行的调查显示,88.8%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购买鲸肉。而日本鲸类研究所也承认,当年捕获的鲸肉总量达1210吨左右,其中3/4没有卖出去。

近年来,日本赞同捕鲸的民众比例开始下降。2014年日本《朝日新闻》发起一次民调。在接受电话调查的1756位日本民众中,近48%表示已“很长时间”没有食用过鲸肉,37%则表示从未食用过鲸肉,只有4%的人表示“有时食用”,剩下的人则表示“非常少”食用。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而2006年,日本捕鲸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接近60%的日本人赞同捕鲸,认为吃鲸肉应该保留;2011年,美联社发布的调查显示,52%的日本人赞同捕鲸;而2012年,则有26.8%的人赞同继续捕鲸。

再次,日本捕鲸真的是为了“科研”吗?

日本政府自理直气壮地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组织,这让外界无法理解。但日本人认为,他们的“科考”行为符合1986年,世界捕鲸委员会通过的《全球禁止捕鲸公约》,因为该公约只禁止各国进行商业捕鲸,但并没有禁止“限量”的“科研”捕鲸。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日本这种野蛮地大规模捕杀鲸鱼的方式,实际上已经与科研的基本伦理背道而驰。一边大肆捕杀海洋珍稀物种,一边大谈保护海洋水产,谁信呢?日本政府官方解释,认为鲸鱼消耗掉大量鱼类,每年所食用的鱼类是人类捕获鱼类的5倍以上,为了保护鱼虾等海洋水产,有必要对鲸鱼展开捕杀。

但是,海洋生态原本就是一个动态平衡,只要人类少干预,最终它还是会达到平衡的。显然日本官方给出的理由十分荒谬且没有说服力。

况且,搞鲸鱼“科研”,也不是非得要将它杀死才可以进行,完全可以通过取其一块组织或卫星跟踪等技术来获得相关资料与数据。即使真的要杀鲸鱼不可,那也不用杀那么多,而且是年年杀!

全世界都想问问日本:疯狂捕鲸为哪般

日本坚持捕鲸,只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更大的破坏。实际上,从经济分析,如果日本政府将鲸鱼资源作为旅游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比杀死它们获得的经济效益则高得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旅游类的观鲸项目每年将会给日本沿岸地区带来约2000亿日元的经济收入。

长此以往,日本将无鲸鱼可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