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品牌拒绝工商抽检,究竟搞什么“鬼”?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组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日常监测工作,对无印良品(巴沟华联店)销售的木制家具开展监测,但并未获得无印良品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据悉,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无印良品最新回应称,可能是“库存检索系统”存在一定问题。(9月25日央视网、新京报)

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抽检,这是法律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职责。而依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的规定,工商部门委托质检机构对无印良品销售的木制家具进行抽检,也是正常行动。然而,有法律依据的抽检行动,却遭遇无印良品百般抵制,这一事件急需深究。

一般来说,心里没“鬼”的商家,会积极配合工商抽检。而无印良品巴沟华联店的表现令人生疑:先是一件被监测的家具没在现场摆放;当执法人员要求调货,无印良品店长拒绝;执法人员要求到柜台检查票证账簿等信息,又被拒绝;好不容易同意在其内部商品系统内查询被抽检商品信息,结果货品无登记。

对于拒绝工商抽检,无印良品辩解称检索系统有问题,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有“甩锅”之嫌。因为已被监测的家具没在现场摆放,以及店长拒绝调货,似乎都与系统本身无关。只有系统后台无货品登记信息与检索系统真正有关,但这种货品无登记,究竟是漏登记信息还是故意删除了信息?这个问题有待查证。

这个日本品牌拒绝工商抽检,究竟搞什么“鬼”?

从理论上来说,曾被监测的商品意味着在现场摆放过,既然如此也意味着货品信息录入检索系统。但从无印良品的种种异常表现来看,这里面绝对有“鬼”,而“鬼”或许不是系统问题,很可能是被监测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一系列拒绝工商抽检的表现,似乎折射出无印良品店长不想让执法人员再次看到问题商品。

因此,处理这一事件有两个角度,一是无印良品百般拒绝执法人员抽检,已经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十六条规定,即“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根据该法律第五十六条规定,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鉴于无印良品多次拒绝,态度恶劣,应当从严处罚。

另一个角度是,多次拒绝配合抽检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害怕被抽检,还是无印良品巴沟华联店管理混乱所导致?最大可能是该店负责人发现某款家具被监测后,担心质量问题被发现和揭露,故意不让执法人员看到与该家具有关的信息。如果是这个原因,更应该严格监测无印良品的相关商品,该曝光就曝光,该处罚就处罚。只有严格处罚,才能避免拒绝抽检的事件再次出现。

这个日本品牌拒绝工商抽检,究竟搞什么“鬼”?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