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镕得知消息后,对任友义哈哈大笑道:“上天早就把我的名字刻在了铁塔上,这说明我会得到上天赐下的福祉,你因为不侍奉上天,不敬重鬼神,所以才没有这种福分啊。王镕听后非常好奇,便故意派任友义率领三千名亲兵协助惠照寻找相国寺,如果找不到就以军法治罪。

节度使派兵挖出一个古代铁塔,上面刻着他和士兵们的名字

唐昭宗天祐年间天下大乱,各镇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攻伐,都有代唐称帝的野心,唯独成德节度使王镕胸无大志,谁来攻击他,他就向谁称臣,先后归附后梁太祖朱温和后唐庄宗李存勖。但正因如此,王镕竟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保持半独立状态长达三十多年。王镕在政治上毫无远见,但享乐起来却是一点也不马虎,骄奢淫逸花样百出。他还沉溺于旁门左道,妄图炼出仙丹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因此他对佛道两家的高僧高道十分尊敬,在这些人面前,往往恭恭敬敬地以弟子自居,然而要有人真给他讲解佛经和道法,他却兴致索然一点也听不进去。

有一次,太原有个叫惠照的和尚,晚上睡觉时梦见王镕的辖区内有一座相国寺,寺里的铁塔无缘无故地发出耀眼的光芒。惠照醒来以后,立即启程前往寻找相国寺,想要去一探究竟。没想到刚一踏入王镕的辖区,就被当作间谍抓了起来。王镕听说这件事以后,连忙派人把惠照迎接到自己的署衙里供养了起来,准备闲暇时向他请教长生不老的方法。

王镕有个部将叫任友义,此人久经沙场头脑清醒,多次劝导王镕不要过于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神仙之术,应该加强军备广集粮草,以应对当时错综复杂而又危机四伏的局面。王镕表面上显得虚心纳谏,背地里却依然我行我素,又觉得任友义在自己身边絮絮叨叨碍手碍脚,就想找个机会把他除掉。这次任友义见王镕在署衙里供养一个来路不明的和尚十分担心,就跑去劝王镕说:“署衙乃是军事禁地,我军所有的政令全都由这里发出,万一这个和尚是敌军的奸细,那我军所有的谋划部署岂不全都泄露了?”王镕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便亲自审问惠照,惠照就把自己的梦境告诉了王镕。王镕听后非常好奇,便故意派任友义率领三千名亲兵协助惠照寻找相国寺,如果找不到就以军法治罪。任友义顿时明白了王镕的用意,但王命难违,只好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任务,同时也伤心地萌生了隐退的想法。

经过两个多月的查访,惠照终于在镇州南三十里的地方找到了相国寺的遗址。这座相国寺的废墟看起来非常古老,已经没人知道它始建于哪个朝代了。任友义指派士兵在残垣断壁中寻找铁塔,找了好几天却一无所获。后来在惠照的提议下,在废弃的佛殿旁向下挖掘,挖了两丈多深的时候,果然挖到了一个一丈来高的七层铁塔。这个铁塔横卧在地下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但塔身一点锈蚀都没有,光亮得如同新铸的一般。更为奇特的是,塔身刻满了用汉隶书写的人名,第一个就是王镕,王镕这三千名亲兵的名字也一个不少,唯独没有任友义的名字。

王镕得知消息后,对任友义哈哈大笑道:“上天早就把我的名字刻在了铁塔上,这说明我会得到上天赐下的福祉,你因为不侍奉上天,不敬重鬼神,所以才没有这种福分啊!”任友义趁着王镕高兴,便以年老无能为由向王镕请求允许自己解甲归田,王镕正巴不得任友义赶快在自己的眼前消失,就很爽快地赐给他一些财物,允许他自行离去。

过了不久,王镕的养子王德明发动兵变,杀死了王镕,铁塔上刻有名字的那三千名亲兵或战死或被俘后处死,无一幸免。只有任友义提前离去,躲过了这场劫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