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攻城掠地还是强军对阵,弓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战争利器。弓箭的射程远,威力大,可以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外对其造成打击,大大提升了己方的战斗实力。尤其在弓箭手规模足够大时,万箭齐发的规模,足够让敌人付出惨痛代价。

当然战场的弓箭不可能像百步穿杨那样追求精确度,它主要是为了覆盖敌方阵地。所以不可能箭箭射中敌军士兵的命门,许多可能只是射中了非要害部位,降低了对方的战斗能力。

但是在平时的史书或者影视作品上,我们经常会到看“毒箭”的身影。所谓的毒箭就是在普通箭的箭头部位涂上剧毒,在毒箭射中敌人身体后,就会将毒素融进体内,使人中毒身亡。像三国时期,华佗为关羽刮骨去毒的故事,就是因为关羽在战场上中了敌人的毒箭所致。

大家可以想想,单单一根毒箭就能对“武圣”关羽造成如此重大的伤害,那如果是成千上万的毒箭呢?那不就能轻松歼灭对方,甚至都不需要短兵相接了。然而翻阅史籍我们会发现,在古代的战争竟然很少出现大规模使用毒箭作战的场景,这又是为何呢?在小编看来,原因应该跟以下几点有重要关系。

一、战场上伤亡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那都是以一种大家都相互认同的方式或者规则进行,即使输了也会自认技不如人。不过使用毒箭的性质就不同了,这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完全就是绞杀重器,完全不给人活路,太过泯灭人性了。而且遗留战场的毒素会经雨水流入附近土壤和河道,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可能是一种二次残害。

就像两个男人打架,都不需要事先只会,在搏斗过程中肯定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裆部,因为一旦谁先用了这招,那对方也将会使用,而被踢中的后果,谁都是无法承受的,所以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各自放弃这种伤害。在战争中也是,大家都知道毒箭的威力,一旦双方同时使用,结局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到最后肯能都成了输家,白白便宜了其他的对手。所以这也就成了大家心知肚明的禁忌了。

二、古人比较注重名节,像这种用毒的方式,在那些名士大将眼里是非常下作的手段,只有那些品格卑劣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而且这种用毒箭的方法有失人道,不能给人留下活路,古代人口数量本来就不多,打仗更是需要足够的人才能形成优势。交战双方的目的不单是要获胜,还希望能以战养战,将敌方俘虏或者受伤士兵招降,补充到自己的军队人数中,才是一个长远可持续的方案。既然对方的人有可能是自己将来的士兵,那又怎能轻易去毒死呢?

三、以中国古代的医药和科技水平来看,提炼大规模的毒药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古代毒药的来源基本上取之于动植物或者一些矿物质,比如像毒蛇就是最好的毒素提炼物,比一般的断肠草之类的效果要好很多。但是一条毒蛇能提炼出的毒物是非常有限的,根本满足不了上万支弓箭的需求。而且毒蛇的数量少,获取难度大,很难做到量产。再比如植物类和矿物类的毒药就更不现实了,因为这种类型的毒性比较低,就箭头上带的那一点根本不足以对成年人造成致命伤害。同时虽然这类物质比毒蛇更容易获得,但对于一场战争所需要的巨量来看还是杯水车薪,而且费时费力。

所以在古代战争中,毒箭的使用还是少之又少,真正的胜利还得需要天时利地人和等综合因素,其中的复杂程度远非一个人或一种武器就能彻底锁定战局。即使一开始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祸福总在旦夕之间,若对方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自己也将遭受惨痛的代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战争也禁止化学武器的重要原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