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想要把传家宝卖500万,被拒绝后,故宫花了2000万后才买到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文化非常灿烂的国家,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精美文物被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了解过去,品味经典的窗口。然而,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文物流失在民间。藏宝于民,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有些文物因为材质的特点,如果没有专业的保护,就会损坏。因此,大多数专家还是建议,珍稀文物应该有专业博物馆收藏,即是对文物本身的负责,也有利于更多的人欣赏。

国家对民间文物的征集,历来是很重视的。在1992年,东北地区一个县级博物馆在当地征集文物时,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群众的积极性很高,拿出了不少文物,而有一位老汉带来的传家宝,更是让专家们眼前一亮。

老汉想要把传家宝卖500万,被拒绝后,故宫花了2000万后才买到

原来,这是一幅古画,山山水水古意盎然,充满着书香笔墨气息。很显然,这一定是不简单的文物,但专家一看上面的题跋,更是傻眼,居然有乾隆皇帝的御书“诵芬写妙”四字。按理来说,有著名藏家的题字,应该价值更高,更何况这是当时天下第一藏家的字迹,专家在犹豫什么呢?

原来,就是因为乾隆的御书,让这件字画的地位变得太高了。本来有可能是一件普通的古画,则可以变成价值连城的国宝。但问题是,这会是真的吗?文物界造假可以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即便是国家级的专家还有打眼的时候,小县城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更是没有能力下结论。

老汉想要把传家宝卖500万,被拒绝后,故宫花了2000万后才买到

再听这位老汉的开价,专家彻底傻眼,他张口要500万元,一分不少。此时还是九十年代初,这个数字太过惊人,县城博物馆专家不敢答应,也没有权力答应,只能表示按照一般古画的标准,补偿奖励一万元。

双方的谈判,是要在差距不大的前提下进行,现在差距如此之大,当然没有谈的必要。老汉带着这幅画,悄然离开,开始这件事还在当地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来也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老汉想要把传家宝卖500万,被拒绝后,故宫花了2000万后才买到

然而,在三年之后的1995年,这幅画再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一次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来自于全国富豪们的挑选。它被认为是北宋画家张先的《十咏图》,参加了北京某拍卖公司的拍卖。

原来,老汉当年离开后,一直不服气,因为它知道这幅画的来历本来就非比寻常。按照此画名人题字、用章来看,张先创作了《十咏图》之后,在宋室南渡之后,进入了全程贾似道的家中,后来又有周明叔、周密、赵孟頫等人收藏,在清朝时进入内廷。

老汉想要把传家宝卖500万,被拒绝后,故宫花了2000万后才买到

清朝灭亡之后,溥仪将故宫中很多文物偷偷带出宫外,其中就包括这幅《十咏图》。后来,在溥仪接受日本人的怂恿,出任伪满洲国皇帝时,便将它带到东北的伪皇宫。当抗日战争胜利之时,溥仪仓皇逃走,顾不上那些字画文玩,守卫伪皇宫的士兵便将其瓜分。这位老汉的先祖,正是这些侍卫之一,是他带走了这幅《十咏图》。

因此,《十咏图》被北京某拍卖公司认定是真迹,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是张先绘制自己父亲张维所写《吴兴太守马太卿会六老于南园》中的场景,画中所记载的北宋文化,都是现存的惟一第一手资料。

老汉想要把传家宝卖500万,被拒绝后,故宫花了2000万后才买到

正因为这么重要,它被作为拍卖会的压轴大戏,连故宫也派人参加,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这本来就是故宫流出之物,故宫拍卖回去,也是众望所归。一些有实力的藏家甚至停止了叫价,为的就是成人之美。最后,故宫博物院以1800万元价格中拍,加上10%的佣金,总价达到1980万元,逼近了2000万元。但是,国宝无价,能够回归,也算是幸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