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的西北战场,清涧战役爆发。防守清涧的是敌第76师师长廖昂。廖昂是四川资中人,黄埔二期的高材生。从黄埔毕业后,廖昂忠实地为蒋校长卖命,有常胜将军的美誉。

所以,胡宗南把防守清涧的重任交给了他。廖昂觉得一个师防守清涧力量有些单薄,因为彭老总用了两大纵队来取清涧。两个纵队打一个师,当然又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也是势在必得。

为了减少伤亡,彭老总让三纵司令员许光达给廖昂写了一封劝降信。因为许光达是黄埔五期的,算是廖昂的同学。以许光达对廖昂的了解,他认为劝降估计没用。

两位黄埔同学劝降,国军名将却负隅顽抗,晚年定居美国,近百岁

但是,许光达还是写了,在信中他陈说利害,希望廖昂能率部起义,使生灵免遭涂炭。结果,廖昂收到信后,居然违反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把来人给拖出去枪毙了。端的是非常顽固。

那就只好兵戎相见了。许光达先是集中炮火猛攻,廖昂凭借坚强的工事死守不退。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三天三夜未见分晓。我三纵的一个团长都阵亡了。看来这个廖昂真不是浪得虚名的。

许光达忧心如焚。一纵的司令员张宗逊更急,他给许光达打电话,连问怎么办怎么办。许光达调整部署,一面正面强攻,一面派一个团迂回作战,两面夹击,逐渐压缩阵地。

这下轮到廖昂着急了。他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胡宗南那么信任他,居然迟迟不给他派援兵,以至于让廖昂孤军奋战。他再能打,也是双拳不敌四手啊。

两位黄埔同学劝降,国军名将却负隅顽抗,晚年定居美国,近百岁

正在这时,张宗逊也给廖昂写了一封劝降信。张宗逊也是黄埔的学生,跟廖昂也算是同学了。可是,收到老同学的信后,廖昂还是一头倔驴,表示绝不放下武器。

彭老总下令发动总攻。这个时候,可以说败局已定,部下们早就动摇了,廖昂却拒绝了所有人的劝降,他要坚守到最后一刻,等到援兵的到来。

援兵当然不会来。廖昂被俘了。当被带到许光达面前时,许光达问他为什么不投降,廖昂还是执迷不悟,他说军人唯有死战,如果换成是你,不也是这样吗?只是没有想到会败得这么快。

两位黄埔同学劝降,国军名将却负隅顽抗,晚年定居美国,近百岁

看他还是不服,许光达又苦口婆心跟他讲了一番大道理。最后,许光达说,如果你还不服,再给你一个师,我们重新较量。廖昂却早已软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即便重新再打,他还是会输。

因为在国民党的战场上,永远都没有援兵。而他一个师的兵力根本就是寡不敌众。如果突围不出去,就只能是等死了。不过,廖昂是幸运的。被俘后,他又受到了彭老总的召见。

不久,廖昂就被释放了,他先去了台湾。发现败军之将在蒋介石那里并不受待见,识相的廖昂又去了美国加州,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直到1997年病逝,终年96岁。他真的很能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