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荻港村是浙江上世纪小镇的一个缩影,从中我总结出了中国乡土建筑具有“三美”:一是布局之美,荻港村的整体布局很合理,入村先是崇文园、演教寺这些景点,深入才是民居,景点与民居之间用沿河走廊连接,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细看发现,“村”的木字旁写成了一个鱼的形状,雕像和字都反映了荻港村原来是个渔村,“渔”文化渗透了一千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荻港渔庄依然是浙北人吃鱼的首选。

游记:探寻一座婉约古朴的典型江南小镇

大学时期,我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乡土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之后的工作地点选择湖州,也是因为这里文墨荟萃、点数渊源,浙派乡土建筑在此星罗棋布,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南浔古镇。但是南浔古镇已成国家级的景区,在保留有原来古镇风貌的基础上,现代的工艺雕饰太多,原汁原味荡然无存。反观荻港正在开发初期,老一代的居民依然安居于此,正是我探访乡土建筑的好去处。于是早做决定,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就轻装出发了。

初见

下车到达荻港村时,已是上午10点多,暖暖的阳光下,村子显得惬意而安详。一条大路将农田与住宅分隔开来,路旁的小河在田间蜿蜒流淌。顿时产生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通往住宅的路上,映入眼帘的先是一座高大的门楼。顶上用金色写着“荻港村”三个大字,大门的两边则是一副对联,大致内容是讲荻港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地方,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位状元。过了门楼继续往里走,一边依然是农田与鱼塘,一边是新修的村落。大概是村里人为保留古镇,再别的地方另建新居。半路,农田的一侧有一座“半路亭”,掩映在两棵高大的柳树下。亭子采用传统的浙派建筑风格,粉墙黛瓦,台阶五个,两边有高墙,门以及背面的窗子呈扇形。过了“半路亭”,向里再走了五百米,就依稀见到古镇的风貌了。

浙北人吃鱼的首选

●●●

首先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新修的立碑,作为进村的标识,碑文为红漆大字“荻港村”,碑两边各自附上半边鱼的雕像。细看发现,“村”的木字旁写成了一个鱼的形状,雕像和字都反映了荻港村原来是个渔村,“渔”文化渗透了一千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荻港渔庄依然是浙北人吃鱼的首选。穿过一座木桥与亭子,一面长长的白墙赫然立于眼前,墙面上并排挂着一张张渔网作为装饰,暗灰色的渔网与白墙形成明暗的对比,看上去也别有一番风味。白墙的右侧,是一个八字形的入口,越往里走,巷道越窄,穿过它,便看见江南典型的水街结构。石砌的小桥连接两岸,水道上停着木船,两边的台阶延伸到了水面以下。两岸是青砖白墙式的民居,有些已经残破不全,石板街道上是新修的木栏杆。走完街道,就来到了荻港村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崇文园。

古色古香的崇文园

●●●

首先是立于道路旁的一块天然的石碑,上面用天蓝色写着“崇文园”三个字,字体为篆书,左下角用墨色镌刻着立碑的时间、作者。整块石碑散发着人文气息,象征着崇文园是荻港村的文化聚集地。石碑的一侧,经过一座石桥,便入了园。整个园林并没有围墙,入园口有一个“L”形的荷塘,将园林与道路以及住宅分隔开来,荷塘中央,亭子与长廊相对,曲桥连接其中,典型的江南园林构造。荷塘边,一座青砖砌的大门是荻港村最古老的建筑。这座大门里的院落修建于清末,本来作为荻港村当时的私塾,后民国年间改成小学。战争年代,院落里的房屋被毁,唯独这座大门被保留下来。大门的受力部分由石材砌成,两边及顶上用青砖横向铺砌,最顶上,也是用青砖做成拱形。整个大门的造型简单质朴,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石材上面雕刻着一排圆形图案,细看是四朵花的形状。据当地人讲,这四朵花分别是菊花、桃花、莲花、梅花,菊花象征儒教,桃花象征道教,莲花象征佛教,梅花代表三教合一,这是对荻港村一千多年来积淀下的文化的总结。院内采用四合院的布局,正面是一个私塾,名为“积川书塾”,左右两边分别是一个小型图书馆——“时还书屋”和一个展厅,正堂前有一个池塘占据了整个空间,此塘名为“放生池”,一股清流从池塘的一角汨汨流出。一座石砌的平拱桥连接了大门和正堂,这座桥又细又长,是一座五孔石梁桥,听当地人讲此桥名为“长寿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桥长21米,宽1.55米,青石石栏,望柱6对。这种常见于唐宋时期寺庙的鱼沼飞梁建筑形式,一直沿用至清代的道观,实不多见。四面厅台基长宽各14.5米,高0.6米,东西面施三级台阶,宽3.6米。四面厅台基的东面有一练丹台遗址,面积约为它的一半,二者之间置荷花池。

多元素融合的南苕胜境

●●●

崇文园中除了这座大门,还有一个白色的亭子同样修于清末年间。与大门不同的是,这座亭子非常优美,真可谓是雕栏玉砌。原因是这座亭子是为保存一块石碑而建的,碑文由乾隆皇帝亲笔手写,碑面上还细细刻有龙纹,确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荻港村崇尚佛、道、儒结合的三教合一文化。除了崇文园中的私塾,还建有道、佛两教合二为一的“演教寺”。入寺先经过一座石砌的门楼,制作也非常精美,风格与前面提到的白亭一致,横批书“风华正茂”。寺门前的一对石狮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般的石狮都雕刻得威武庄重,然而这对石狮却呈嬉戏顽皮之状。寺院里面的布置倒很简单,一个道教的道观,一个佛教的大雄宝殿,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大雄宝殿的大门上方还雕刻着“八仙过海”的彩色塑像,工艺精细,栩栩如生。寺院的一角零零散散立着一条一条的石块,听寺里的人讲,这是当年建完寺院留下的,舍不得扔。现在看来,倒也为这寺院增加了几分古朴的风貌。

原汁原味的江南水街

●●●

接下来,就只剩下荻港村原有的民居建筑了。经过一条长长的沿河走廊,拐入古村的街道。这里是江南原汁原味的水街,倾斜的屋檐盖住了门前的街道,石砌的台阶延伸进了静静的水中,屋顶的梁呈人字形,横向的梁上方还密密地铺满木板,木板的上方才是一片一片的青瓦。廊棚曲折通幽,又开阔笔直。外巷走廊沿运河而建,条石驳岸,梯形河埠十分完整。岸边廊屋蜿蜒,店铺相间。流连其中,仿佛时光慢了下来。难怪晚清著名画家费丹旭曾赋诗赞美道:“自是春寒花信迟,梅花千树雪参差。回廊绕遍阑千曲,却好朦胧月上时。”

深度探寻乡土建筑之美

●●●

参观完荻港村之后,我对浙派典型建筑风格有了新的理解。荻港村是浙江上世纪小镇的一个缩影,从中我总结出了中国乡土建筑具有“三美”:一是布局之美,荻港村的整体布局很合理,入村先是崇文园、演教寺这些景点,深入才是民居,景点与民居之间用沿河走廊连接,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村中有个与外水道相连的池塘,足见老百姓建村布局的独具匠心,方便了渔民进出。二是细节之美,崇文园中精雕细琢的白亭,演教寺中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雕像,即使是住人的民居,房顶上木板与青瓦细细密合,也体现了细节处的美感。三是实用之美,入村口的半路亭,村中的问津亭,都为游人提供了歇脚之处;水街沿岸的走廊设有一排排长椅,方便游人驻足观赏;时还书屋中光影斑驳,杂志与常用的图书齐全,为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宁静清雅之地。等等方面都从实用出发,替居民和游客着想。我想中国的其他乡土建筑也都具有这“三美”。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或许我们不会再住进这种“土墙木门”的民居,但是要建造出美观实用的新居,还离不开对原有乡土建筑的深入挖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