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贫民窟,人们就会想到肮脏、混乱、疾病的词语。似乎一个城市如果有贫民窟,那是城市的脓疮,是要消灭的。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大城市的贫民窟就一直存在,而且生生不息,之前我们讲过的印度贫民窟就是很好的例子。

除了印度,全球贫民窟最多的,当属南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等地,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的罗西尼亚贫民窟。

很多人来巴西旅游,都喜欢到贫民窟看一看,除了猎奇,更是要了解作为城市机体的一部分,贫民窟虽然脏乱差,但也潜藏着活力和希望。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里约的另一面

里约是巴西第二大城市,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都在此举办。里约有一个巨大的形象,就是耶稣雕像。雕像平举的双臂,长28米,站在山顶上,视觉效果不逊色于自由女神像,号称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试着想象,耶稣看到了什么?正面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和美丽的港湾,当年的葡萄牙人就是从这里上岸,建立了里约。

向右扭头,是大西洋,辽阔、蔚蓝的海面,海边是富丽堂皇的酒店、购物中心、高档住宅,它们代表着美好的城市景观。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但如果耶稣回头看,情况就不同了。身后几公里的地方有座山,山上全是火柴盒式的小房子,从山脚到山顶。上山小道并排走不了两个人,赶上下雨,污水横流,垃圾会散发出刺鼻的恶臭。

两边的房子,依山而建,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忍不住担心,万一下大雨会不会山体滑坡,那些火柴盒房子很可能就垮了。这些火柴盒里,往往挤着男女老少好几口人,有的全家只有一张床。有些房子表面还有弹孔,非常危险。

这就是南美最大的罗西尼亚贫民窟,电影《上帝之城》讲的就是里约贫民窟的故事,充满血腥和暴力。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这样的贫民窟,里约有1000多个,住了100多万人,是整个里约人口的五分之一,就像野草一样漫山遍野。和中国的大城市一样,住在这里的都是从其他地方涌进来的农民。

这样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呆上一天都会疯掉,那这么糟糕的条件,为什么巴西农民不回老家,甘愿在这里待下去?

城市的吸引力

尽管罗西尼亚贫民窟充满危险、犯罪和肮脏,但对于城市外来者来说,却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城市。

首先是工作机会,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也没有多少积蓄的人,可以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可以从这个行业转到那个行业。在巴西,餐厅服务生、保姆、司机都是不需要高学历,只要努力就能活下去。

城市提供了工作机会,这样的机会在农村是没有的,贫民窟再差,毕竟还在城市里。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其次是享受福利,贫民窟虽然穷,但里面是一张张选票。人口密度大,只要修一条路就能让很多人受益,政府还要照顾。

政客们为了拉选票,会给贫民窟的人许诺各种各样的福利。比如这里的居民不交水电费,不会被强行断水断电,贫民窟孩子上公立学校可以不交钱,这些福利在巴西农村就很难享受到。

最后,贫民窟还提供了上升通道。巴西是足球王国,孩子们只要找个空场就可以踢球,像球王贝利、罗马里奥、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内马尔等巴西球星,多一半都是出身贫民窟。

在这里,有天赋的孩子,就有被俱乐部发现的机会。就连巴西前总统卢拉也出身贫民窟,之后在城市接受教育,后来当上了总统。尽管上升通道很狭窄,但还有一线希望,如果呆在农村,所有通道都是封死的。

工作机会、有限的福利、上升通道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贫民窟的另一面。很多人到罗西尼亚,发现这里的人积极、乐观、向上,幸福感还挺高。对他们来说,原来的农村才是地狱。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贫民窟的形成

贫民窟是天堂还是地狱呢?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巴西贫民窟产生的历史去寻找答案。

里约贫民窟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当时有两拨人构成了贫民窟的原住民。一拨是废奴运动后的大量奴隶,他们跑到里约讨生活,在山上搭窝棚住下来。另一拨人,是19世纪末,两万名老兵到里约找政府讨要拖欠的军饷,也在山上搭了临时落脚点,最后钱没要到,窝棚成了他们的家。

但贫民窟大发展,更重要的动力是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的农民。20世纪初开始的巴西工业化,大批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贫民窟就是他们的落脚点。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的大城市不仅吸引了本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移民。

这段时间,里约的人口年均增加3.3%,贫民窟的增长率高达7.09%。今天贫民窟和里约已经牢固绑定在一起,甚至是里约的标签。

不过,贫民窟既不专属于巴西,也不专属于发展中国家,它其实是全球现象。在工业革命开启的城市化浪潮中,就一直存在。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有一本书叫《落脚城市》,作者桑德斯走访过里约热内卢,写的就是农民进城的故事。书里有个故事,14岁的法国女孩和家人离开乡村,来到城市,在几个家庭当过佣人。之后她进了一家缝纫厂打工,先买了一张床,之后又买了自己的房子,这个过程她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最后在城市扎根。

同样的故事在全球各地的贫民窟反复上演,在香港,是九龙城寨;在印度,是孟买;在南非,是所维托;在巴西,是罗西尼亚。

所以,消灭贫民窟不是现实的想法,只要城市化的趋势仍在继续,贫民窟就会继续存在。越来越多的人用理性眼光去看待贫民窟,把它看做是城市化进程中,穷人进城可以廉价居住的方式,让外来者融入城市。

而且巴西政府也真正做实事,把贫民窟纳入到城市行政规划中,为里面的居民提供法律支持,打击黑社会组织,保障水、电供应,把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纳入到城市体系,更重要的是给贫民窟孩子提供免费教育。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结果就是,住在贫民窟的人越来越多,这不是失败,恰恰是塑造了一座成功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

外来者的重要性

贫民窟在中国没有,但中国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就是城中村。城中村和贫民窟的功能一样,给身无长技的进城外来者,提供了落脚点,让这群人能够得到暂时的安稳,慢慢实现阶层跃升。

那些从家乡到城市打拼的人,一定对城中村不陌生,很多人在城中村完成结婚和生子,之后才一步步发展出自己的事业。甚至有的人在发迹之后感叹,当年住在城中村的时光,虽然苦,却是最幸福的。

巴西贫民窟为何吸引全世界关注?城市化让外来者聚居从而焕发生机

任何一座城市,想要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吸纳外来的劳动人口,来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无论是贫民窟还是城中村,都有存在的理由,更应该被平等对待。

城市人,当你在享受高质量体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背后是多少外来劳动者在提供服务。没有这批人的努力,城市将失去活力和新鲜血液。

本地人和外来者的相互融合及促进,才能滋养城市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