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注是什么?

起居注是对古代帝王一言一行事无巨细的记录。起居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礼记·玉藻篇》说:“天子无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战国时期,有记载周穆王事迹的《穆天子传》,但其记事杂有神话传说,不太可信。汉武帝时《禁中起居注》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正式起居注。然而汉时起居注仅在宫中记载,“为女史之责”(《隋书.经籍志》)。

到魏晋时,多由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时,国家开始设置专门的官员来编写。后来的王朝,大都继承了这个传统。负责修起居注的官员,在皇帝的各种活动中均随侍在旁,因此记录的内容极为广泛,包含礼仪方面的如祭天、请安;政务方面的如皇帝听政理政;更有娱乐时私生活的种种言行……正如顾炎武《日知录》中所写:”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尚矣。”

好奇君主欲观起居注,惨遭拒绝三连:不,不要,不可以

起居注的重要功能有哪些呢?

首先,自然是“录纪人君言行动止之事”,历朝历代皇帝皆为国本,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会对国家产生重要影响,记注史实不得敷衍马虎。其次,起居注是要定期交到国史馆,供编纂史书使用的。起居注中皇帝和大臣们共同讨论,决定国家政策的记录,内容往往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对外关系以及天象变异等各个方面,这就为国史馆编纂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再次,有助于后世研究。儒家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隐者讳”,一套春秋笔法组合拳下来,史书便不可尽信了,而起居注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一些,可以作为后世研究历史的一种补充。

好奇君主欲观起居注,惨遭拒绝三连:不,不要,不可以

比如我国目前留存下来的最早的起居注《大唐创业起居注》,由唐朝人温大雅所作,温大雅在李渊起兵之后,“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他记录了隋末李渊自起兵直到占领长安、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天的史实,所撰得自所见所闻,比较翔实可信。最后,起居注“儆戒人君”的舆论监督功能也是不容小觑的。试想每天有个人在你身边时时盯着你,你说话做事也必然十分谨慎了。

考虑到皇权会干扰记录的客观性,起居注默认是不允许皇帝自阅的。就像国内每个人自读书起,都有一个学籍档案包含个人信息,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籍状况以及获得的荣誉或者处罚,但学生是不能自己阅读,持有档案的。这起居注堪称是为皇帝量身定做每日更新的档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某些不良行径,皇帝肯定不愿意流传出去,留下恶名。但人皆有好奇之心,这当皇帝的也不例外,总想看看起居注,是不是有对自己不利的记录。

好奇君主欲观起居注,惨遭拒绝三连:不,不要,不可以

唐太宗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然而就是这位“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的千古一帝,在功成名就之后,突然成了好奇宝宝,惦记上了自己的起居注。

太宗曾下诏说:“起居注中记录着善恶得失,我想看看这些记录以便知道自己的得失,怎么样?”谏议大夫朱子奢(善文辞,通春秋。贞观时,累官谏议大夫,弘文馆学士。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义缘饰。每侍宴,帝令与群臣论难,皆莫能及。)挺身而出:“如果陛下所做的没有错事,即使看了也没有什么妨碍,但若是因此开启了后世史官的灾难,那就可怕了。史官们全都想避祸保全自身,悠悠千年,还有信史可言吗?”一番论断有理有据,怼得太宗哑口无言,只得作罢。然而太宗在起居注一事上不可谓不执着,依然在等待时机好旧事重提。

好奇君主欲观起居注,惨遭拒绝三连:不,不要,不可以

贞观十五年,褚遂良(遂良,散骑常侍褚亮的儿子。遂良广博地涉猎文史,特别擅长隶书)迁任谏议大夫,兼任起居事,太宗问他说:“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意思是你担任起居,记录什么事,让我看看你的工作成果,把我给写成什么样了啊?

可褚遂良不给这个面子,婉言劝阻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写人君的言行事迹,而 且记录善恶,作为鉴戒,也许可以令人主不做非法的事,没有听说帝王亲自看史的。”褚大夫不卑不亢,柔中带刚,唐太宗虽听出这人凛然不可犯,禁不住又问道:“朕有不好的事,你也必定记下它吗?(朕有不善,卿必记焉)”

这句话中言及自己的担忧和不安,同时又用皇权威胁——好歹给我留点面子啊,你的饭碗也是我给的呢。。。谁知褚遂良说:“遵守道德不如遵守自己的职责,臣的职责应当记载笔录,君王的举动必定记下来。”可怜的太宗连遭拒绝,还没回过神来,旁边的黄门侍郎刘洎接过话题说:“皇帝有过失,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人们都能看见。即使遂良不记,天下人也记着呢!”(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接连暴击之后,太宗只能自寻台阶,说了句“诚然”讪讪离去。

好奇君主欲观起居注,惨遭拒绝三连:不,不要,不可以

俗语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经过多年的惦记,太宗终于还是搞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起居注,不过用的什么手段,看过之后又发生了什么,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相关文章